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陈出新先文后语——“囧”字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新兴字"囧"在部分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语言中大量出现.目前, "囧"的使用已成为网络文化新风尚,并有从网络语言向现实口语发展的趋势.本文从追溯"囧"的历史来源出发,总结归纳了"囧"的用法,指出了以"囧"为代表的"翻新字"和"先文后语"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网络流行词"囧"字的形义考证,联系"囧"字和一系列"囧"字符号在网络语言中所诠释的意义,进而解读"囧文化"所代表的网络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末以来,一种新兴的网络语言掀起了一场奇特的网络文化——"囧"文化,并由虚拟的网络走向了现实生活。"囧文化"是指因"囧"字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网络语言文化。由于那些五彩缤纷的网络词汇的大量涌现,网络语言正朝向一种文字符号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显示出了独特的价值与意义。随着一系列新词汇的出现,不仅网络语言体系自身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而且对传统语言系统也是很好的补充和有益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那是在似神似幻的N年前,传说中的某投资商在传说中的姚X脸上发现了传说中的"囧"字,粗略估算了一下囧的升值潜力后,建立了"囧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发了"囧股票",公司上下费尽心机,想让这只股票涨起来. 第一季度:网络传播 "Sofa,我的确被囧到了."在某员工的努力下,囧字第一次出现在跟帖中,立刻引起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网友的围观,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并发表评论,而那第一个囧字出现的帖子也成为当天该贴吧第一高楼.  相似文献   

5.
谈“囧”     
网络流行语“囧”在青少年的语言中大量出现。目前,“囧”的使用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新风尚,并且有从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囧”的用法、使用特点、流行原因等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着重阐述网络、报纸流行的"囧"的初始意义、网络意义及其泛化义,讨论、分析、了其独特的修辞价值,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发掘其在网络上流行乃至于走向生活的深层原因.提出对此类现象应该持有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认识."圃"的寿命能有多长,须留心观察和耐心等待.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的内部调节功能,语言自身会不断地对语言运用事实进行过滤、筛选,检验其合法性、合格性、用用性,以保持系统的相对平衡并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7.
对囧字这个网络热词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它的形、义、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动态性解读.诠释了囧字这个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从而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8.
谈"囧"     
"囧"作为汉字中的一员,以象形为构字法,具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网络文化中的"囧"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汉字,它具有独特的风格,与表情符号相比也有许多差异。"囧"是出现在网络语言交际中的一个奇特的符号,关于它的许多问题还值得继续深思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囧"、"雷"两个网络"红词"入手,追根溯源,挖掘其深层含义,阐明旧词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生命力,以引起人们对旧词新意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囧"这个早已被打入冷宫的生僻古汉字,在"潜水"了一段时间后浮出水面,并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网民的社交场合中。它之所以如此迅速地火爆网络世界,与其自身形体结构的特点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关联。本文在对"囧"语义演变描述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囧"新义的在线生成及语义整合过程,认为其语义生成机制主要是跨空间映射、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  相似文献   

11.
吴婷 《海外英语》2013,(4X):241-242
继"囧"字以后,"槑"字成为了网络的"新宠",各大网站博客上,到处都是"槑"的踪迹,"槑人","槑族"的说法也是弥漫着网络世界,它的高频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模因的推动,正是模因的复制传播的成功才产生了这种现象,从而达到了语用修辞效果。该文通过模因变异方式来解读"槑"流行的过程,在通过得以模因成功的因素来分析"槑"传播复制中所具有的特性,从而有利于一些语言在网络变异,传播,并且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网络流行语“囧”为例,运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语音、书写、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层面分析网络语言的文体特征及文体效果,同时对语境根源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流行,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语言交际方式。不仅是在网络中,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日益增多。虽然对于社会有积极作用,但是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存在一些粗言粗语等不文明、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地方。选择网络语言中的一个字——"囧"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引出关于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等一些问题,希望对于人们运用网络语言进行日常交际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网民借助"囧"这个字的特殊形貌,形象地表达了它原本没有的新义:郁闷、无奈、不乐观、莫名其妙、糟糕、打败、使别人郁闷或自己感到郁闷.文章就"囧"字的含义、起源和流行的原因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继古汉字“囧”(音同“炯”)风靡网络后,“槑”(音同“梅”)又成为网民的新宠。“太槑了!”“又在发槑?”……即使是认识它们本来面目的语言大师,也可能被其网络表达方式弄得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16.
在甲骨文中,"囧"字有"大明"、"祭祀地"之意,现因其像人愁眉之样而有了"尴尬"、"无奈"等意.借助文化传播的"模因化"力量.类似"囵"这样的新意冷僻字在网络上不断涌现,广泛传播.本文从模因理论出发,认为"囵"字被赋予新意是在特定时代环境下发生的一种汉字文化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7.
谢政伟 《学语文》2009,(2):48-48
如今的网络流行语可谓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如果要评选今年的网络流行语,相信“囧”(音Jiong)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颇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没有收录“囧”字,表明这个词很生僻,在现代生活中罕见使用。网络世界之外的大多数人对于“囧”还是相当陌生。既不知它的读音,也不懂它的意义。不过稍微接触网络的人就不难发现,“囧”在如今的网络媒体中已被频繁使用,许多网民对“囧”的读音及意义似乎了然于胸。张口闭口都是“囧”。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教学囧态,通常可分为由教师故意设置的"智慧"囧态和意外生成的突发囧态。有效处理课堂教学囧态是启发学生智慧,创设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汉字也要发展,但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新字新词,我们要冷静、理性地对待,不要随意盲目使用。囧(jiǒnɡ),这个字非常有意思,真的是奇思妙想,它的本义是光明的,就是目光炯炯的"炯"。原来用的也是这个字,但是现在用的"炯炯"则不是这个字。这个字早就退出历史舞台,没人用了。现在这些孩子一联想,发现这个字很像一个人的脸,倒挂眉,囧得不得了。一张嘴,很无奈地撑开,所以它的意思变成了郁闷、无奈、悲伤。今天听到有人说"我很囧"时,千万别以为是说我很光明,而是我很郁闷。  相似文献   

20.
"囧",因楷书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遂在网络语中迅速窜红,并被主流媒体关注,形成一种网络风尚。许多人认为,流行字符"囧"是个"复活"的古代汉字。古"囧"今"囧"是同一个字,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语。对于这种古字新用现象,我们要客观、理性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