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课题的形成和研究目的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星球,内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剧烈的热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太阳表面呈等离子态,温度约6×103K,中心温度高达2×107K以上,太阳在一年内向空间辐射的能量约1.2×1034J,地球获得的能量约2.2×1024J,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聚变反应可以持续数千亿年,所以  相似文献   

2.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约1.5×107摄氏度,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内部高温高压下产生的核聚变反应,它的能量主要以辐射的形式,稳定地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是地球上光和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1999,(4)
什么是温室效应? 月球上白天的温度可达120℃,夜间温度可低到-180℃以下。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包围着它。地球由于有大气包围,太阳的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地面增温后向外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一小部分能量向外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内射向  相似文献   

4.
巨大无比的太阳能文明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能源资源宝库.她不断地向宇宙空间(其中包括地球的外层空间)辐射出大量光和热。地球就是靠太阳光照射而保持温暖,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也都是靠太阳能来维持的。尽管地球只接受了太阳总辐...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轻核聚变的认识渊源于对太阳能源的研究。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上每平方厘米发射出6400瓦的能量。如此丰富的太阳能的来源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之后几乎立刻就被提到了日程上来,当时科学家已领悟到恒星的辐射一定是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的。1842年,罗伯特·迈耶首先提出,太阳辐射来源于流星不断地向其表面坠落。但是,简单的计算表明,这种来源不可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以解释观察到的太阳光度。1854年,开耳芬和亥姆霍兹试图用缓慢收缩过程中所释放的引力能来解释太阳的长期辐射。他们估算出依靠这种效应,太阳的能源可维持三千万年左右。但后来,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物也至少已经存在了几亿年了。  相似文献   

6.
身边的辐射     
《今日中学生》2011,(7):77-78
天然本底辐射 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一直在接受天然本底的辐射。什么是天然“本底”辐射呢?它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来自外层空间,统称为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也就是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  相似文献   

7.
人类环境中的主要能源有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而又大部分来自太阳能。太阳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辐射能量,在地面上太阳光的能量密度可达1000瓦·米~(-2),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地球所截获並贮存起来,地层中埋藏着的石油、煤和天然气都足远古时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留给人类的遗产,自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到今天,化石燃料(称为一级能源)一直是主要能源。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使得能源日趋枯竭,1973年阿拉伯国家联合发起石油禁运,引起了全球性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     
《小学生导读》2013,(12):F0002-F0002
一般指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地球生物靠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  相似文献   

9.
身边的辐射     
《今日中学生》2011,(Z4):77-78
天然本底辐射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一直在接受天然本底的辐射。什么是天然"本底"辐射呢?它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来自外层空间,统称为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也就是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还会接触到各  相似文献   

10.
1 紫外线和臭氧层 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须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在普照大地的同时要辐射各种各样的紫外线,其中有:  相似文献   

11.
徐慈根 《生物学教学》1999,24(11):35-37
太阳是一个直径约140万公里的巨大火球,每秒钟向四周辐射放出的能量有382XIO2‘焦,其中到达地球的能量约占其总辐射量的20~22亿分之1(约为182X1017焦,全年合5.74X1024焦,这相当于现今地球上总发电量的10万倍)。地球生物圈中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均来自于太阳辐射能,就是这些能更使得地球上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观。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和地球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是影响生物圈正常活动的最大因素,而导致地球接受太阳辐射量改变的主要原因是:1、太阳系公转引起的轨道位置的变化和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2、太阳活动相对强度的变…  相似文献   

12.
太阳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它不断地发出光和热,地球上除了原子能以外的一切能量皆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太阳的辐射能量是从哪来的呢,它发光的物理本质是什么呢?人们对此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起先人们认为太阳是由煤或氢一类的燃烧物质组成的,所以发出光和热,可是按这个设想经过计算证明太阳在几千年内就燃烧完了,这个设想显然是错误的,后来科学家猜测,太阳能可以从它自身收缩中获得,由于它的收缩,使太阳中心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增大,这样  相似文献   

13.
太空中的巨型粒子加速器科学家用一种叫“蝇眼”的超常望远镜的观测到一种能量极大的宇宙射线,其能量要比地球上任何加速器获得的粒子的能量高10亿倍。这种亚原子粒子来自外层空间的某个未知天体。它的能量足以将一条匙的水加热约10℃。初级宇宙射线由质子或较大的原...  相似文献   

14.
地球的电场     
众所周知,地球具有磁场,地球是否有电场呢?回答是肯定的。地球被大气层包围着,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和外层空间的宇宙线把大气分子和原子电离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地球上总有些地方有雷暴活动,雷雨里剧烈的对流作用推动正电荷不断地注入上层大气,并很快地向水平方向传导,均匀地分布在地球周围的电离层。雷雨时的闪电活动又不断地将电子推向地球,这样带负电的地球表面和带正电的高  相似文献   

15.
晓泓 《少年科学》2006,(9):56-61
太阳诞生大约有50亿年了。在这50亿年的漫长时光中,太阳始终以它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哺育着地球上的万物。在地球上,除了原子能以外,其他形式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能。要是没有太阳,就不可能有地球上生机勃勃的世界,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了。太阳,是地球万物生命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科学家研究表明,数十亿年前,原始地球是一个刚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出来的接近均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和镍等元素组成,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逐渐升高,因而物质就有了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不同圈层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中所有的定律、定理、公式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和使用的,不能任意推广。例如历史上曾有一些物理学家,将地球这个局部范围内所得的“热平衡”规律,即高温物体自动地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直至温度相等为止,推广至宇宙空间的太阳向地球传递光和热这一自然界热运  相似文献   

18.
绚丽的极光     
<正>2023年12月,黑龙江、内蒙古、北京等多地出现极光,绚烂、梦幻、神秘……人们搜肠刮肚地寻找着形容词,希望对这一现象进行准确描述。极光确实美丽,但其背后暗含着危险。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可以被预报吗?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绚丽的极光极光实际上只是地磁暴的“副产物”,是一类发光的空间天气现象。当日冕物质携带着太阳的能量与地球相遇后,其中一部分会随着地球磁场进入两极,大量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撞击大气层,造成大量能量的释放,部分释放的能量会以可见光形式发出,这就是极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  相似文献   

19.
热污染是因能源的消费。引起环境的增温效应,而增温效应又达到了损害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程度。 热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动力、化学反应,高温熔化和民用燃烧热力装置向环境排放的废热。废热释放的能量是相当惊人的,目前美国大部分城市人为释热相当于地表吸收太阳净辐射的1~15%,欧洲的大城市一般为33%左右,在某些特大城市人为的释热已超过太阳净辐射。据统计,莫斯科的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能源     
在中国科技馆展览大厅里,一辆精制的小车在光照下运行自如,一旦光照停止小车便停止运行。这就是光电池车,光是它惟一的能源。 在太阳内部发生着核反应,温度高达1500万度,辐射出大量的热能。传到地球外大气层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人类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