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宋祖建 《天中学刊》2009,24(4):73-75
"诗言志"与"诗缘情"向有是非之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曰"诗言志",二曰"诗缘情"."言志"与"缘情"是诗歌发展不同阶段的评述方式,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诉求.诗歌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志意,情感于诗,犹根与本,考据渊源,探寻元典,辨析其语用异同,可以看出诗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的本质和作用目的,中国古代向来有"诗言志"和"诗缘情"两种说法,通常认为"言志"是对政治理想的表达,而"缘情"则是自然情感的抒发。但在很多时候,"志"与"情"又似乎没有明确的界限。"温柔敦厚"作为儒家文学观的核心思想,无论在思想还是方法上都对文学创作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那么它对"言志"与"缘情"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发愤著书"与"诗缘情而绮靡"是遵照"温柔敦厚"之旨还是对其的突破呢?本文从"言志"、"缘情"的含义入手,对它们与"温柔敦厚"诗教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关于诗歌本质和功能的两个命题,它们的转变有一个很复杂的历程。虽然汉代诗学以诗歌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但却多次不自觉地拈出所谓“止乎礼义”的“情”,无意中为“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4.
不赞同将“缘情”从先秦时代提出的“诗言志”说中分割出来并与之对立的意见。通过对诗、骚作品所体现的诗学思想的考察,证明先秦时代即已有“缘情”作诗的自觉,“诗言志”纲领中既有与“政治、教化”联系的要求。亦有“吟咏情性”的内涵。诗歌中有“政治、教化”内容,并不一定构成对诗歌审美的损害,那种反对与“政治、教化”相联系的“纯诗”主张,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偏颇和不科学的。“中和”之美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相对和谐关系的反映,表现着哀乐之情抒发的一种常态。而在大喜、大悲境况下,诗歌的情感表现就难以选择“不淫”、“不伤”的“中和”,而总要发为敢笑、敢怒的“激切”——它正表现着人们在非常境地中的人性之“真”。从情感表现看,诗、骚作品兼有温婉有节的“中和”与“发愤”无羁的“激切”之不同取向,显示了“诗、骚”所体现的诗学思想,已涵容了审美的丰富多样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诗缘情     
正"诗言志"与"诗缘情",是对诗歌本体的不同认定。"志"与"情"紧密关联,但侧重点不同。在中国诗论的传统中,"诗言志"先于"诗缘情",这或许与孔子的删诗有关。经他删定的"诗三百"成为"经",它寄托着孔子的政治理想与伦理期待,突出诗的教化作用。诗根植于"礼",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伦理道德,"言志"说由此应运而生。但实际的诗歌创作和鉴赏中,诗比"情"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6.
陆机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出发探讨了各类文体的特点,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著名论点。他是鲜明举起“诗缘情”大旗的第一人,也是古代文论中对情感的关注由外在功转向文学本体的第一人。在此前,对感情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不明晰的。《尚书·尧典》云:“诗言志”。当然“志”的本义也包含情感的内容,情与志不是绝缘的。在而在集权专制的社会里,往往偏重从功利出发去解释“志”,文学成为“言志”的工具便是艺术的必然。这样,“诗言志”不仅限制了诗表现情感的疆域,而且还  相似文献   

7.
“诗言志”的萌芽与发展和礼乐文明息息相关。西周时期是礼乐文化高度发展的阶段,“诗言志”思想贯穿于周王室制礼作乐的过程中。春秋时,诗教发展起来,《诗》成为儒家教育的核心,“诗言志”的内涵得到扩展。至战国,荀子明确提出了“诗言志”理论,将“情”与“志”并提,为之后“言志”向“缘情”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缘情”与“言志”是两种源远流长、影响颇大的创作主张。《诗大序》中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中提出的“诗言志”,乃是这两种主张的滥觞。但在魏晋以前“缘情”说与“言志”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可以把二者看成同一内容的不同说法。这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思想观念。因此,这里指的“情”并非文学创作中的情感。魏晋以后,随着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认识也愈加深入,于是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正式产生。这里的“情”才是“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干芳春”的悲喜哀乐之情。尤其是在刘勰提出“人禀七  相似文献   

9.
朱熹诗中的情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重义理性命之学,又主诗言志缘情之说,故常用诗抒发内心的情愫.本文仅就其崇尚自然、忧国伤时与执着情谊三个方面略述之.  相似文献   

10.
卢波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116-120
诗言志和诗缘情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两大理论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咏物诗滥觞于齐梁,以沈约、谢脁和萧纲为代表的咏物诗人一反言志派论诗的传统,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是齐梁诗坛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也是传统诗歌"兴寄"艺术的渊源。"兴"由《诗经》的艺术手法发展为具有诗歌美学意义的"兴寄",这作为诗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发展值得深入分析。儒家解《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诗》受春秋赋诗言志的影响,将"兴"发展为引譬连类的解诗之法,并进一步与"比"结合,从而确立了"比兴"的诗歌创作原则。儒家的"比兴"观要求诗歌有所寄托,促进了"兴寄"艺术的发展,在传统诗学范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诗言志”说是中国古代诗论的源头,随着它的发展与后人的不断丰富,成为中国诗论的价值导向,塑造了中国诗歌的道德品质,规范着历代文人作诗、评诗.本文力图从“诗言志”内涵及其在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诗人以诗“言志”形成的含蓄的文化道德传统、读者以“志”读诗塑造的忠君爱国的道德观念三个方面,论述“诗言志”对诗论的影响.这种影响支配着人们对诗歌的价值追求,成为中国诗歌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形成了中华民族讲究独特且优良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灵魂,是给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按"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党在思想政治建设上还存不少差距.按"三个代表"思想要求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宣传教育必须务求实效,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占领思想高地;职能部门务必负起责任,坚持守土有责,改进作风,做到言行一致;"三个代表"要求务必落实到基层党组织;以党章治党和以德治党、依法治党务必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玉台新咏》这部诗歌总集,作为宫体诗的代表作品,大多诗人将他们的笔墨放在了对女性的描写之上。而作为表现女性之美的服饰成为一种意象频繁出现在诗歌中,它不仅体现的是魏晋六朝诗人的一种审美观念。而且有些意象还深深地表达了诗人相思之意或者愁苦之情。本文着眼于服饰意象,力图从"罗类衣物"、"带"、"巾"等意象群来分析诗人的情感,解读六朝诗人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这部书具有浑然一体的双重品格:它不仅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同时又是一部师心重情的骈文佳构。《文心雕龙》的不朽魅力就在于它是一部生气灌注的理论之作,精义的发挥与生命的律动、唯美的形式较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这里从理论批评与自身创作的一体化视角来考察《文心雕龙》,认为此书理论的建构与实践性的感觉力之间既存在着交融互摄,也有若干分裂偏枯,具体表现在“言志”与“缘情”、“衔华”与“佩实”两个方面。《文心雕龙》情志一体、华实相胜的诗性批评话语范式对当代职业化的、零度风格的文学批评依然有较大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籍《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和辞令谈吐,由“志”——“情”——“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入学由浅至深、由内修至发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革”时期诞生了大量的传统诗词,这些诗词或述心言志,或上关国政、下察民情,或揭露“文革”丑恶的社会现实,或抒写对妻子的思恋、对儿女的关爱……但不论以何种面目出现,都能做到有感而发,缘情而作,从而大大拓展了传统诗词在当代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兴”的本义是有所托、寄,“赋比兴”之“兴”和“兴观群怨”之“兴”用的都是引申义。前者的意思是“托事于物”,后者的意思是“托事于《诗》”。“兴观群怨”的具体意思是依托《诗经》发表意见,借此观察彼此的心志,互相交流思想情感,并对他人进行怨刺。春秋“称诗”分赋《诗》、引《诗》两种形式,“兴观群怨”对二者都是适用的。前人或认为“兴观群怨”乃指作诗或读《诗》而言,这种看法是颇需斟酌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诗经》分类中“颂”的涵义及特点的争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主要有政治说、音乐说和舞容说三种。《孔子诗论》的出土证明《颂》诗是赞美祖先和君王的功业的,它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深沉、久远。其音乐具有安和、舒缓和悠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学科特征——变与不变,变的是指教学内容的不固定性,不变指的是公共理论课承担的教育职责。本文着重探讨通过加强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以动态的时效性提升课程的实效性的途径,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提升其人文关怀情怀,从而实现该课程时效性与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