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幼儿园一项最基本的活动,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和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恰当,或者是因为玩具材料和资源投入的不足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频繁发生争抢游戏玩具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不仅应该采用增加玩具的数量和制定合理游戏规则的方法,还应该从幼儿身心发展方面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逐渐从无条件道德向有效道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游戏活动,使幼儿养成和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本文试图通过观察游戏环节中的争抢现象,从深层次去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阐述相应的教育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学习、活动、适应、生活或工作。儿童是通过游戏获得发展的。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幼儿游戏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通过文献检索,有关游戏方面的文献很多。但绝大多数聚焦在幼儿园的教育情境中,集中于探讨游戏中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有关家园互动,共同推进提升幼儿游戏水平的研究文献量少且集中于个别经验的介绍,缺乏系统和较为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角色游戏一方面作为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之一,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另一方面作为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不仅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同时能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认知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效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建构材料对物体进行造型的活动,是幼儿园三大创造性游戏之一,被誉为"建造工程师的摇篮",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1]。本研究以建构游戏为媒介,从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着手,运用事件取样法,对L幼儿园3-6岁幼儿建构游戏坚持时长、社会性游戏水平、游戏中断原因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幼儿建构游戏坚持时长呈稳定上升趋势,小班坚持性时长不稳定、中班幼儿坚持时长集中在10-19分钟,大班幼儿坚持时长集中在15-24分钟;2.小班幼儿大部分都是受其他事物影响或对搭建主题不熟悉、不感兴趣转移注意力而中断游戏,中班幼儿大部分是因为建构完成而中断游戏,大班幼儿大部分是由于活动结束而中止游戏。  相似文献   

5.
我园地处农村,大多数幼儿来自农村家庭,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日益加剧,我们儿时的游戏很难在现在的孩子身边找到踪影。难道是游戏资源的匮乏吗?其实不然,是因为高科技占据了孩子的大量空间,孩子不需要去为游戏材料烦恼,也没有人引导他们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开展游戏。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开展活动,延伸幼儿的家庭游戏。面对小班幼儿我们可以尝试从美工区开始,因为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美工制作和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品味,对于培养幼儿朴实、坚韧的优秀品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就有了两类:一类是幼儿自主的、完全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自主游戏;一类是教师组织的,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游戏。本文主要探讨了一些让幼儿真正的自主游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角色游戏为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而产生,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游戏的一种。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的角色、主题和情节都是依照幼儿自己的兴趣、意愿、经验而进行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往。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对于幼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所有的活动中,游戏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最有效的一个活动之一,它为幼儿学习合作、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作为幼儿一种特殊的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作为幼儿一种特殊的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裘晓琴 《科学大众》2013,(9):102-103
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游戏有很多种,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是幼儿运用模仿和想象,在扮演角色中,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体现幼儿的社会性。区域活动立足于幼儿,更注重于实践操作,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幼儿在区域中的角色扮演是要教师做幕后的推动者,引领幼儿在不同"角色"扮演的场景中"活"起来,成为推动游戏内容和进程不可或缺的中介体。[1]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作为幼儿一种特殊的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但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问题比较明显,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幼儿更好的深入游戏中,玩好角色游戏,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游戏不仅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且是幼儿真实的生活。游戏对幼儿身体、智力、人格、情感、创造性、合作能力和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而游戏对幼儿的成长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陆晓华 《科学大众》2013,(2):99+135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获得情绪上的满足,还能获得学习经验和能力。本文围绕"怎样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班级的游戏活动案例,寻求游戏活动中最佳的互动策略,促使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互动更精彩、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虞永平教授在《表演区(室)与幼儿园课程》中认为,幼儿的表演是在特定情景下的连续和系统表达,表演能促进幼儿动作表现力、交往能力、审美和创造能力以及情感的发展。童话是幼儿喜爱的文学样式,它最贴近幼儿心理,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开展童话表演游戏活动,能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情感发展。表演游戏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欢乐,也能提升他们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艺术活动能够开启幼儿的心灵智慧和精神境界,对于不断地提升幼儿的情感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由于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游戏精神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对幼儿教育的最本质把握。所以,只有关注游戏精神,才能回归幼儿教育的本真。本文将重点对幼儿园艺术活动游戏化教学实践指明思路和建议,笔者从艺术内容游戏化、材料游戏化、过程游戏化等方面着手进行阐述,让艺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的工作,也是儿童的生命。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主要的游戏,对幼儿早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在游戏的开展中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自主性游戏的效果,下面我将结合一些我平时观察到的事例,对影响幼儿自主性游戏效果的因素进行简单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幼儿普遍缺乏规则意识,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区域游戏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我们不能采用言语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游戏,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和执行。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作为幼儿一种特殊的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