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志敏 《考试周刊》2013,(31):192-192
<正>友爱情感的培养是幼儿形成其他高级情感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友爱情感,为幼儿在将来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最高道德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培养幼儿的友爱意识我班共有30名幼儿,其中26名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家长、亲友、邻居、老师等多方的关怀、照顾与爱护,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科马罗娃说:"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未来的个性基础是在早期奠定的。"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明确提出幼儿德育总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幼儿体育游戏中,一方面要重视幼儿运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重视幼儿心理品质、道德认识、行为习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相对自然的情景中,了解每个幼儿爱集体行为的真正动机,观察他们能否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作出有利于集体的选择,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认识,萌发爱集体的情感。过程一:在活动的前一天,我告诉幼儿第二天要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请他们带气球和乒乓球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4.
曹树 《早期教育》2005,(12):10-10
幼儿园德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这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幼儿德育规律.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也要适时渗透道德认知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具有较大可塑性,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道德情感认知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道德情感认知决定孩子将来能否真正成为具有优秀品格的人,并且是幼儿日后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幼儿道德情感认知的发展首先从道德认识开始,而后升华为道德情感,影响或指导幼儿日后的种种行为,进而指导我们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认知。通过对于幼儿道德情感认知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我们可  相似文献   

6.
林幼莲 《时代教育》2013,(4):164-165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知识内涵。挖掘传统节日活动教育价值,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认同,能激发幼儿"爱"的情感,符合《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杨琴 《考试周刊》2014,(5):184-184
培养幼儿道德品质,首先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特别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感染,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孩子的内因,逐渐促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8.
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其次要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特别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感染,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幼儿的内心感受而逐渐形成其良好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个性培养是幼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结合幼儿教育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首先,教师要爱孩子、关心孩子、亲近孩子,给孩子情感上的满足。同时,为幼儿营造一个坚强、团结、友爱、温暖的集体环境,使每个幼儿获得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最大可能性。集体是发展个性的场所,是充分揭示儿童个性才能和夭资的沃土。良好的集体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而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幼儿个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杨琴 《学周刊C版》2014,(6):215-215
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其次要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特别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感染,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幼儿的内心感受而逐渐形成其良好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1.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著名幼儿教育家张宗麟先生在《爱国主义教育在幼稚园》一文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不但在幼稚园可以进行,而且应该在幼稚园时代开始;但是必须先做到教师对爱国主义要有正确的认识。”爱国主义是我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特殊的感情。必须从小就进行培养。从幼儿心理发展来看,学龄前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这个阶段幼儿的情感处在不稳定时期,感情易冲动,易外露,空洞的理论教育幼儿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以情感教育为主,从教育幼儿爱自己的家庭、爱幼儿园和爱家乡开始,逐步引导他们爱国旗爱祖国。 首先要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情感,父母榜样的力量,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家庭里,父母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幼儿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文明、礼貌、充满友爱的现代家庭环境。此外,父母与幼儿还应在情感上进行双向交流,培养他们尊敬长辈,热爱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  相似文献   

12.
一、上学期教研工作分析 上学期重点抓了室外集体游戏,主要是认识室外集体游戏的作用。通过对比实验,大家体会到室外集体游戏对培养幼儿爱集体的情感和遵守规则的意识都有特殊作用。但是,教师对室内区域活动的认识不足,只知设立游戏区,但不知如何利用与发挥室内游戏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关的情感和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呢?它的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启迪爱。德育教育不只是教幼儿口头上的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而它的本质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的要求,结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全面提高幼儿的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王英  段丹 《文教资料》2014,(23):71-72
动画片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情境性强、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深受幼儿的喜爱。具有以上特点的动画片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二是能促进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三是有利于幼儿意志力的锻炼,四是有利于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动画片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作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员要参与动画片的制作过程,策划出符合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动画片;二是幼儿教师要将动画片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提高道德认识;三是教师要鼓励幼儿再现动画片的情境、创编动画片的内容,在亲身感受中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四是家园合作,为幼儿创设道德实践情境,促进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幼儿科学教育成为幼教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把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幼儿各项活动中,有效地实现科学教育活动的有序化,使幼儿产生爱科学的情感?以下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物质世界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科学气氛的环境。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来作为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基地,从而引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观察是最能激发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好奇心的一种活动,是培养幼儿关心、探索物质世界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来认识周围世界,获取自然知识,搜集科…  相似文献   

17.
一、在主题活动中实施爱的教育 在建构式课程的背景下,孩子的学习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对幼儿实施爱心教育,应该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培养幼儿爱心情感.如在中班<朋友见面真开心)中我们可以培养幼儿同伴问真挚、合作、友爱的美好情感:在大班<有趣的昆虫>中,我们可以培养幼儿关爱动物,深切感知动植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从教材中挖掘大量的情感教育因素,从激发情感入手,让孩子在感动、感知、感恩中体验享受爱和付出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是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特别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感染,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孩子的内因而逐渐形成其良好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里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中老人都很宠爱他们。在家吃饭靠喂、穿衣靠帮,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劳动能力的教育与培养。 一、注意培养幼儿爱集体劳动的情感 我们利用每一次教育的机会,表扬那些主动为同伴、为集体服务的小朋友,并将发生在班级的好人好事编成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不让幼儿被动地服从老师的指派为集体做事,而是从情感教育入手,让幼儿体验自己为集体做事给班级带来的变化、给同伴带来的快乐;体验做好事后,同伴和老师对自己的感激之情。使幼儿感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理应为同伴和集体服务。使“要幼儿做事”这一外在的指令和压力,变成幼儿“我要做事”的内部动力,增强劳动观念。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部分的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使他们成为爱祖国、有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如何生动、有效地促进孩子萌发爱祖国的情感呢?笔者认为以下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