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上帝看到这段话,感动得一塌糊涂,就想:“假如现在让世界上每一种生存者重来一次,他们会怎么选择呢?”于  相似文献   

2.
相声演员郭德纲有一句经典语录:"大伙是愿意听啊,是愿意听啊,还是愿意听啊?我决不强求。"我听的时候跟着傻笑了一阵,也就忘了。可第二天  相似文献   

3.
印象新加坡     
新加坡,人人都说那是个美丽的艺术之都,是个富饶安逸的地方,究竟是怎么个美、怎么个安逸法?这次我参加了北京旅行社的“新加坡一地自由行”,脚踏实地体验了一回。语言是基础,否则你连乞丐都没得做因为飞机晚点,我弄不清将什么时间抵达新加坡,于是一登机就冲那浓眉大眼的漂亮空姐问:请问几点到新加坡?空姐冲我只是笑而摇头,于是又问第二个,“不懂”!这一个用了两个平声“不懂”的,显然是生硬的华语。此时我猛然发现,这机组人员都不是中国人,我乘坐的是印尼航班,乘务员全是印尼人。我只好不再言语,扳着指头算从北京到新加坡约6小时,那么我应在…  相似文献   

4.
唐新勇 《职业圈》2004,(12):30-31
“大部分的时间里,人的生活都是冷漠和枯燥的,但一旦在某个特定时刻爆发,它的即兴之作却是超乎想象的,甚至能给一个人的命运带来戏剧般的改变。”这是龚淑桦——中国DIY香皂项目的创建人从自己的创业经历中感悟出的生活真谛。从选项、找日本人谈判、从他们手里拿到这个项目,再到把它做出声势并为自己带来百万利润,她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让我们一起走近龚淑桦,看看她是怎么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谁都知道,对外的经济稿件不好写,其中工业题材更难。《宝钢16年》可以说是一个迎着困难上的带有挑战味的命题。16年的宝钢意味着什么?一个钢铁铸就的庞然大物!一个中国钢铁工业走向现代化的缩影!怎么写——量体裁衣?不行——篇幅有限只能写2500字,大小就是它一一难上加难。就象这“钢铁巨  相似文献   

6.
近来,“李子柒”现象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个现象和问题的讨论,也出现了很多争议。那么,其在国内外的成功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文化与受众认知的价值公约数?在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中,对以非国有产业化姿态客观介入的这些案例我们怎么看待?从国际传播实践主体看,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这一案例形成的良好效果,对于当前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有何启示?对于有资本介入的品牌传播行为,国家又应该给予何种程度的关注或支持?就这些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课题组联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相关讨论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职业圈》2004,(11)
这天快下班时,“应有尽有”百贷公司的老板问一个售贷员:“你今天做了几单生意?”“一单。”年轻人回答道。“只有一单?你卖了多少钱?”“300,000美元。”售货员回答道。“你怎么卖到那么多钱的?”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的老板问道。“是这样的,”售货员说,“一位男  相似文献   

8.
你应该知道     
“啥?”卫医生的妻子再也忍不住了,猛地从沙发里坐起来,用手指着丈夫呵斥,“你可知道明天动手术的是我的亲娘,你的丈母娘啊!”“怎么了?”卫医生更不能容忍妻子的误解,“不就是让你把咱家的两千元钱包好,明天手术前塞在我兜里吗?这有什么,下了手术  相似文献   

9.
“您这照片都是抓拍的?”“这张片子是拍的吗?怎么象是画的呢?”在“李兰英舞台摄影展”上总会有不只一人在看过她所拍摄的《旋律》、《流浪者》、《吉赛尔》等作品后发出这样的疑问。透过众人惊叹之余的疑问,不难看出,在照片的构图、色调、  相似文献   

10.
人在江湖     
人一生下来,便处于众人的包围之中,并开始与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联系。而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论做什么,都要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好与这些人的关系?正确的方法,也就像一位少年所说的那样,要“做一个让自己高兴,也让别人高兴的人”。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重要的问题。我们与那位少年年龄相仿——16岁,一个刚开始步入社会的年龄。如何从一开始就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如果处理好了,它会避免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而一位老者的话说得更好:“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不要强人所难。而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却没有做到,他们总是单一地从自己的视角去看问题,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别人的心理,从不倾听别人的意见,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伤了别人自己还不知道。相反,懂得这一点的人,往往容易成功。NBA著名组织后卫斯托克顿说过:“我总是细心地观察自己的队友,当了解了每个人的特点后,在比赛中,我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不强求他们做他们难以做到的事,结果比赛打起来十分流畅,每个人也都尽力发挥了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11.
满地黄叶     
看着眼前这一景,脑子里不知怎么闪出伟人的那句名诗:谁持彩练当空舞?当年读老人家的诗时,根本不能悟出那美感,只知要背;教书时,也只机械地讲那字句,并不曾认真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怀,对学生讲诗句如何美,让他们去选择A、B、C,却不肯让那“美”字多停留心房半分钟。  相似文献   

12.
一首流传半个多世纪的西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深情地唱到那里有位美丽的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那么,这“帐房”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一个知名度和实力都十分有限的出版社,5年中推出的两个系列的8本画册,居然本本畅销不衰,他们的“诀窍”在哪里?我们推荐大家读一读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大山说他认识中国人、中国人认识他都是因为有相声,小品做“中间人”。“而我是很偶然地闯入中国说唱艺术大门的。”这个偶然发生在1988年。这一年大山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毕业后,作为中加互换学者项目成员被派到北京大学继续深造中国语言文学,当时他的中文名叫路世伟。两个月后,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预备做一个外国人参加的节目,路世伟“不幸”被委派了这个任务。节目是小品,名叫《夜归》。排  相似文献   

15.
《对外大传播》2004,(2):26-28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在重新审视着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怎样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的化应以怎样的方式让世界了解认同?在“中国化德国行”之后,央视演播室请来化部部长孙家正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请他们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观众一起向世界讲明当代的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次特殊的新闻发言……  相似文献   

16.
亚妮 《文化交流》2005,(3):8-13
2004年7月,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浩,约我见一对父子,并要为我讲一个70年以来的传奇故事。这对父子的父亲名叫汪济英,浙江省博物馆的老馆长;儿子叫汪大川,是一家公司的老总。他们拿出一批年代久远的油画,向我讲述这个油画作者"沙耆"的传奇故事。看了这些油画,不由得让人想起很久以前在我的老家宁波,一个会画画的疯子的种种传说。令我吃惊的是,呈现在我眼前的这个疯子的画,如此具有西方表现主义的精到笔触,是如此的富有才气! 据说这是画家完成于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叶的早期作品,存量非常少。算起来,如今沙耆快100岁了,他人在哪里呢?这几十幅画又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与一帮“新新”文人时不时地混战在一起,生活便有了全新的感觉。 所谓的“新新”文人,这个词语不知算不算是在下的创造,反正是在近日的一次聚会上,在座的都是一帮本埠最优秀的文人与编辑,且都是同性,平时在一起打趣说笑,非常自在。那一刻,笔者忽发奇想,这样一群时尚鲜艳的女性,无论是其行文还是用语,是风格还是内容,都与传统文人判然有别,那么在这“新新”人类满天飞的今天,说他们或她们是“新新”文人当之无愧乎。 笔者的这一全新称呼,让这一帮放浪形骸的女文人立刻有了大呼小叫的机会。 当天下午,笔者在网上致信一女友,说“新新”  相似文献   

18.
陈意 《文化交流》2016,(4):54-57
正杭州老开心茶馆有一群"喜欢说话"的人。凯乐会的社员们因为"热爱与梦想",在这里演绎时尚,传承国粹。相声这门艺术一定能重新绽放出它的光芒。中国的曲艺多姿多彩,具有喜剧风格的语言艺术—相声,有着特别引人入胜的魅力。但如今这门表演艺术似乎在走下坡路,二三十年前的相声名角改行当了小品演员,时不时在影视剧中客串一把。正当"听相声"也许要淡出我们这代人记忆的时候,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在杭州老开心茶馆遇到了一群"喜欢说话"的人。于是,我带着镜头,走近他们。  相似文献   

19.
一天,有三个人一起来找命神。她们一个是护士,一个是模特,一个是修女。她们都哭闹着要求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护士说:“我虽然有‘白衣天使’的称号,但称号对我何益?我有娇好体态,也有靓丽脸庞,怎么就不能让我做一份更风光的职业呢?”命运神觉得她说的全是实情,想法也不过分,于是点了点头。这时模特苦恼地说:“财和色我都有,可它们并没有带给我真正的快乐。我要的不是虚幻和热闹,哪怕能让我为苦海众生多添一份温暖和抚慰也好。”听了模特的话,命运神正在低头沉思,这时立在一边的修女已接上了口。她说:“命运神呀,请帮我换一份职业吧。这么多年来,我发现我不仅没能救赎他人,连自己的灵魂也仍在泥潭之中。”  相似文献   

20.
侯宝林是公认的相声艺术大师 ,他的成就有目共睹。本文着重探讨侯宝林的相声艺术及其文化史意义 ,认为侯宝林的相声艺术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而且能推陈出新 ,俗中见雅 ,具有理论基础 ,从而把相声从“撂地”的“玩艺儿”推进艺术的殿堂 ,引入学术的领域 ,是相声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侯宝林相声艺术的文化史意义 ,不仅在于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相声段子 ,更在于他为后人摸索出了一条发展通俗文化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