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高新技术不断渗入教育 ,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自然课既显得更加重要 ,又赋予它新的使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 :“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 ,而且还包含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发展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自然教学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巧妙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调动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积极性 ,逐步发展学生能力 ,使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一、丰富学生感性知识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对小学自然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从中体会到必须充分发挥自然学科在全面培养小学生素质上的优势,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思想品德多方面都得到提高;必须反映自然科学的精神,突出科学启蒙教育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邵林钧 《闽江学院学报》2002,22(4):60-61,88
文章探讨在课堂教学中,从引发科学兴趣、传授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品德、丰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旨在引起广大教师对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浅谈化学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莉 《教育探索》2000,(4):57-57
一、科学素质的含义和内容科学素质是指在接受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科学素质的形成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除了知识、技能之外,属于科学素质教育范畴的还有许多内容。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兴趣特长,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等。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为:1.科学情感包括对科学的热爱,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渴求科学知识,喜欢观察和探究自然事物和自…  相似文献   

5.
一、通过游戏活动 兴趣是个体行动的巨大动力,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及相关问题的兴趣,他们就会对自然、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科学现象.产生积极的情感。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他们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就会熟视无睹,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相关的问题来.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没有良好的科学素质 ,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专长。因此说 ,科学素质的培养对于青年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前途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质则是个重要方面 ,所以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 ,这是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形成过程以及科学对社会作用的理解。第二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对科学的亲近感。第三是应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待事物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让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是科学课标的理念,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科学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增添一份助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本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吕湘香 《成才之路》2013,(36):22-22
新课程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有科学知识、科学的价值和本质、科学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关于初中化学教学,只进行片面的化学知识教学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创新,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培养,并对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化学科学学习方法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和创造思维素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规定:“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呢? 一、诱导——激发创造的兴趣 兴趣是从事一项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人门的先导。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必须先使学生对科学创造感兴趣。为使学生对科学创造感兴趣,应在教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多结合教学内容,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多做一些有创造性的游戏。如讲牛顿看到苹果落地面发现地球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  相似文献   

13.
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基本科学素质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在这方面有着与其他学科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科学素质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一定的科学方法、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正确的科学观。自然教材中将这些内容充分地挖掘出来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来学习自然科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是初三年级才开设的一门新的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化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计算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实验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自然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实验操作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信息,提高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率,一举多得。怎样才能做到在实验中既提高学生素质,又培养学生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1 培养兴趣,奏响主旋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全方位启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正常的教学氛围。如开展实验操作竞赛,让丰富多彩的实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朱星波 《生物学教学》2000,25(10):32-33
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对选拔上来参加生物奥赛的学生来说 ,对他们强化科学素质训练 ,培养他们学习科学、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科学素质就显得更为必要 ,因为他们对生物感兴趣 ,将来有可能成为国家的专门人才。因此 ,在对参赛的学生进行辅导过程中我潜心地做了科学素质培养工作 ,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见解。1 大量介绍国内外生物科技动态 ,培养学生产生对生命科学追求的科学意念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我搜集了大量的生物科技资料介绍给学生 ,如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朊病毒的发现 ;艾滋…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小学自然学科是学生接触自然科学的开始,因而在自然教学过程中从小对学生进行的创新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自然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启发性更使之成为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能力的关键。而在自然实验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呢?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实验情感。实验情感主要指学生进行自然实验的兴趣、动机、意志力和自信心,强烈的实验情感是学生未来进入科学创造大门的最好…  相似文献   

19.
科学素质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素质。科学素质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综合反映。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灵魂。因此,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笔者下面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科学素质训练和培养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兴趣是学生对知识的自然要求。学生有了这种自然要求,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一门艺术。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能脱离教材,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魅力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材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