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惠忠 《初中生》2009,(8):34-35
对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加以有意的歪曲解释,这种修辞方法就叫曲解。曲解是有意作出不符合原意的新解,和误解、用词不当等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2.
解释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总结了很好的经验。本文从释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目的在于给改进词语教学提供一些反面教材,引出一些有益的教训。因为初步归纳了八个应当注意避免的问题,所以称为“解释词语‘八忌’”。一忌牵强附会有些词语本身富有政治思想性。在解释这些词语时,要把它们的政治思想内容准确地揭示出来。但是,这些政治思想内容必须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绝对不许外加上去。那种牵强附会、穿靴戴帽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例如:“狼心狗肺”一词,本来是“形容坏人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有一位教师却作了  相似文献   

3.
对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加以有意的歪曲解释,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曲解.曲解是有意作出不符合原意的新解,和误解、用词不当等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巧用曲解 对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加以有意的歪曲解释,这种修辞方法就叫曲解.曲解是有意作出不符合原意的新解,和误解、用词不当等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5,(6):65-70
所谓"民俗声训",就是带有主观猜测性的,被一般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伪声训"。然而,这些声训要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去解读,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解释,就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这样的定位,无疑给《释名》声训一股起死回生的活力。因为《释名》全书按照声{}II来解释事物名源,它不是语言声训,刘熙有时还根据当时的方言来解释词语,或者根据汉代民众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加以解释,我们现在对其中的词语训释就不好理解了,更不能按照语言声训的科学要求去界定它,批评它。从天文地理词语的解释与汉代认知文化、亲属长幼词语的解释与汉代尊卑文化、人体器官和疾病词语的解释与汉代审美和医药文化、饮食类词语的解释与汉代饮食文化等几方面,对《释名》名源训释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精华进行解读,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还它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6.
目前流行的汉语教材,谈词语(包括词和短语)的构成,则详尽地谈它们的结构类型;谈词语解释,则详地尽谈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很少将二者联系起来加以阐述。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解释词语也只是指出词语的意义,很少有意识地顾及词语的结构。那么,词语解释与词语结构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将二者起挂钩来呢?这里,笔者试根据有关的汉语知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在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语例,对《搜神记》中十四个词语的词义加以解释,同时对与此相关的失误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邳州地处徐州市东部,邳州话中目前还保留着许多元剧白话词语,本文选取了部分词语,将元剧中的例句与邳州话加以对照解释。  相似文献   

9.
阅读文言文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词语解释成不同的义项,一个句子作不同的翻译,表面上似乎都能讲得通,而文言文词语或句子的翻译往往只有一种最能贴近原文旨趣。这时若根据语境、脉络、结构整齐等因素往往难以定夺,这就需要以“理”解文。这里的“理”,指的是事理和情理。以“理”解文。就是借助事理或情理方面的因素来推断词语含义。翻译句子。下面我们结合对人教版教材中部分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的质疑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词语解释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词语解释工作,主要还是词典编辑、书籍注释和语文教学中的事。我这里主要就语文教学中的词语解释来谈些意见,同词典编纂和书籍注释也有一些关系。一、词语解释的重要性词语解释包括词语的注释和讲解两个方面。确切地注释和讲解词语,对提高阅读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特别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显得更重要。因为要加强语言的训练,把语文作为一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时代和语言的变仟,人们对古词语的理解,常常有错误之处,而这种错误的理解,却得到了人们的承认,这叫做俚俗化的解释.但回到古文中时,则必须还原其本来的词义,而不能用今天俚俗化意义去解释.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中国领导人讲话语料的基础上,探讨目的论指导下外交场合中国特色词汇口译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认为:目的论为口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目的论指导下,译员应在注重"三着眼""三贴近"的基础上,坚持准确性、灵活性和文化性三大具体原则,并采用音译加诠释、直译加解释、词缀法、词汇合成法、解释性翻译等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外事口译的交际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为数不少的古语词,并在释义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古词语的收录和释义语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古词语收录应该遵守的两个原则以及古词语释义语言应该注意的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词语的来源错综复杂,训释词义也可以从多角度去探讨.中古汉语有不少词语来自汉译佛经,就存在梵、汉两个不同的词汇系统,可从不同词汇系统的词义比较,帮助解决释义问题.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也可以从同一词汇系统中词与词相互间的关系,帮助考释词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为数不少的古语词,并在释义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此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优美文化遗产。要将文言文准确而通顺地译成白话文 ,必须要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中字、词、句的意思 ,坚持信、达、雅的原则 ,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以直译为主的方法。具体来说 ,就是要坚持对译、改易、增补、删除、调整、保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从跨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英、汉语中委婉方法进行比较。指出:社会习俗;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引起英、汉委婉语在语言形式和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以及对跨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构汉语语词意义生成理论应首先认识到以下几点:语义生成理论不等于语源学;不应以传统的现代汉语构词法理论代替对语义生成理论的探讨;要充分认识语义生成的多源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透视汉语中的字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字母词的大量涌入已经对汉语汉字的规范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虽然字母词进入汉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还是要从本质上认识它。字母词的涌入有其实际需求的一面,但主要还是一些语言外的因素在起主导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语言须要规范,这种规范的主要标准是适应全社会大多数人的使用需要,而字母词在汉语社会目前还不具备这个功能。因此对汉语中的字母词应该积极予以规范而不能等待语言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20.
词汇具有系列性、群聚性的特点。尤其是近代汉语新生成的词,大多都是合成词,词的群聚性更明显。运用“词语系连法”,可对其分群归类,在训释词语的同时,探索这种方法对修订辞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