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具有与时代相一致的教育思想。才能引导一个推动时代向前发展的教育模式的构成。文章以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为研究对象,从把握时代发展的精神入手,改革过去的教育现。树立与时代精神相适宜的新教育教学现。以构筑中文方向师范生就职前“专业”发展平台为目的,对时代特点以及应具有的新教育思想(教育对象观、教学观)、教育策略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影响同样十分巨大,其深刻渗透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以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整合的优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为主要依据,从满足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满足课程改革新的要求、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识字和阅读教学同生命教育有效融合、作文教学合理渗透生命教育、结合实际生活提高生命价值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以加强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为主要依据,从满足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满足课程改革新的要求、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识字和阅读教学同生命教育有效融合、作文教学合理渗透生命教育、结合实际生活提高生命价值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以加强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教师素质研究是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教师专业发展中职前教育阶段为研究段,对小学语文教师职前专业素质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小学语文教师职前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包括:语文专业知识、语文观与成就动机、语文专业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关于语文教育的宝藏,经历近百年的不断探索与发现,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其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创新性及与时代的适应性。叶圣陶先生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策略,以及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于当下社会教育发展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人文观、工具观、教材观、创新观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金春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173+175-173,175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教育界的新宠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分析和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因此,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站在时代前列,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整合和发展.本文主要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为研究课题,内容涉及到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师观等发生了变化,培养目标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要从课堂、教材、知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成长以及以学定教。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及师生关系的变化,并指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变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谢战锋 《文教资料》2007,(25):172-174
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后,其原有师范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比较突出,既要突出师范性,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明确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完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办好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0.
杨荣 《天津教育》2020,(7):179-180
小学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生涯的基础,对学生的潜力挖掘以及未来的人生方向明确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除了重视基础教育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从狭隘的基础观到全面的素质观,既要抓好学生的学习进程,又要抓紧学生习惯养成、情感培养、思维锻炼等,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文化素质的目的。面对新的时代特点与教育形势,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内容,关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为小学生以后专业特长的发展及未来人生方向的寻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4位不同时代的实践哲学大师的观点,提出实践哲学是主体不断寻求价值超越的精神生命活动。根据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指出教育哲学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和合目的性危机。教育哲学要走出困境,可以从5个方面寻找出路:一是教育哲学的发展需要民主和宽容的社会氛围,二是教育哲学需要回归日常生活世界,三是教育行动须与教育思想相结合,四是教育哲学须与教育科学相贯通,五是教育哲学实践主体须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和分析我国1979年以来教育哲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当今教育哲学研究应关注教育实践、关注各种社会思潮,对教育发展中提出的一些根本问题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和科学的预测,使教育哲学切实发挥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collaborative piece written by a philosopher/action researcher and an action researcher/philosopher explores the use of practical philosophy as a tool in action research.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to be made between what we refer to, roughly, as ‘theory’ and ‘practice’ (while never losing hold of either). The connection is made around ideas of ‘practic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justice.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practical philosophy’ might develop as a ‘philosophy in human practices’. It begin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that philosophy is rooted in social practice, with philosophy in educational practices being rooted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paper goes on to explore the use of ‘little stories’ as a way into the diversity of significant particularities. Finally the links are drawn with action research.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ocess of reconceptualisation is itself an action that will make a difference as part of a series of action research cycles.  相似文献   

14.
It would be convenient to pretend that the historie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Britain and, by extension, the USA and Australia, were responses to a common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but convenience in this case could only be accomplished at the expense of explanatory power.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these three places is parallel but not in commo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Britain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philosophy than 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e US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e USA appropriated the lead of the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d initially retained closer connections with social science than did its English counterpart. Nevertheless, it is argued here that educational philosophy's reference to social science—Victorian and modern—is the missing explanatory element in modem histories of the discipline. The appropriation of education by social science—a common feature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Britain, Australasia, and the USA—leavened the research agenda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Britain. Peters’ educational work can be best understood as an attempt to reunite education with moral philosophy such that the study of education would resume a profile similar to its nineteenth‐century counterpart, when it was moral philosophy that provided the most interesting discussions of human nature, primitive custom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education among them.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Greek women teachers and educato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a leading figure of Greek women’s education in Ottoman territory, Sappho Leontias (1830–1900). Within a transnational framework an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writings of Sappho Leontias, the paper presents her educational views, theory and philosophy and focuses on her connections to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activity “beyond ethnic/national borders”,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s on her theoretical schema. A secondary intention of the paper is to present the influence Leontias exercised on the education of her times through an overview of her educational activity.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time and place, as well as gender ideologie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per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they affect or shape individual projects and choices to a great extent.  相似文献   

16.
创业型大学是一种全新办学模式,强调创造知识、转让技术、服务社会等职能。基于英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教育背景等时代背景,剖析英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办学理念前沿、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活动丰富、政策保障有力、社会援助广泛等主要措施。以此为借鉴,从紧扣时代发展需求、树立科学办学理念、开发系统课程模块、构建综合实践体系、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争取持续社会资源等方面,探究英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经验对我国实践的重要启示,从而推动我国创业型大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大学办学理念的变迁来明确中国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职能、人才培养目标、社会服务功能,再通过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来探讨目前独立学院构建办学理念的必要性,对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意义以及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由斯普林格(SPRINGER)主办的国际同行评审期刊《哲学与教育研究》(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旨在推进教育哲学研究的整体发展,且长期为SSCI来源期刊。从该杂志2010-2019年刊载文章数量和内容可以发现,国外教育哲学研究依然将教育本体及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看作教育哲学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儿童教育哲学、空间教育哲学、数字教育哲学和生态教育哲学等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杜威、康德、哈贝马斯等教育哲学家的文本解读仍是研究热点;世界主义、批判教育学、存在主义等流派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外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的启示下,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应重视教育本体问题的研究、新研究领域的拓展;注重对教育哲学名著的时代解读;重视对国外教育哲学成果的引进;注重对教育实践的价值引领;重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飞速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了教育方法的新标杆。自主学习的研究也随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这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成长的环境与土壤。  相似文献   

20.
毕达哥拉斯盟会是一个兼有政治性、宗教性、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组织。其教育思想建立在哲学和科学理论基础上。其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建立和指导完美社会秩序的人,以及遵循良好秩序的社会公民。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教育内容是把数学放在最高的地位,同时注重音乐、天文、体育等和谐教育。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后世人们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它是哲学史和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推动了哲学、科学和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但它关于灵魂不朽和灵魂轮回说对后世哲学、教育有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