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连泰 《传媒》1999,(3):35-35
“如何预测新世纪的散文走向,当下散文创作还缺少什么?”这是日前由中国作协创联部和《散文选刊》联办的’99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上各地二十余家报刊的散文编辑家们的共同话题。 散文缺少震撼力 光明日报《文荟》主编韩小蕙等认为,散文应是呕  相似文献   

2.
电视散文创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拍好一部电视散文?前人不曾留下任何模式,更谈不上成熟的创作理论。在观摩学习他人优秀作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电视散文的创作谈点感受。 一、电视散文的幢文创作《选择》 电视欲文的创作,首先要选择(或创作)一篇好的散文,就像拍摄一部影视剧,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剧本一样。散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视散文作品的质量。 什么样的散文适合作电视散文的“剧本”呢?首先必须符合电视的特性。此外,傲文的文学性也是衡量电视散文“剧本”质量的重要标准。 有了一篇合适的散文,对创作一部电视散文可谓成功了一半。具体如…  相似文献   

3.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清新玄奥,朴质而不乏睿智与敏锐,其佛教散文和抒写对生活见闻“随机”的顿悟与感思的散文,以及他的寓言散文,构成他创作的主流。颇受两岸读者青睐。他的散文可以说是喧嚣都市生活中沉静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梁衡是当代提倡师法自然、追求艺术真实、探索民族风格的散文作家,也是一位个性鲜明、思想敏锐、很值得评论界关注和研究的作家;他不仅是散文创作的实践者,还是一位随时把散文创作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散文理论研究者.他的散文理论研究,有着独树一帜的创见.  相似文献   

5.
许一婷 《东南传播》2011,(12):156-158
电视散文是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电视艺术形式。电视散文是文学散文的电视化,也是被电视化的文学散文。它的出现是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一次绝妙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在文学散文的创作中,意境的营造是成功的关键,电视散文也不例外。追求美的意境是电视散文创作的出发点和衡量电视散文成功与否的重...  相似文献   

6.
《新闻战线》2011,(12):111-111
为繁荣散文创作,推出文学新人,增进作家交流,《散文选刊》杂志社将举办全国散文征文评选活动,自即日开始征稿,相关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7.
陆永稳 《新闻世界》2009,(12):111-112
新闻通讯是新闻中的巨制,创作难度较大。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通讯作品,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研究和实践中的一大难题。穆青尝试、提倡的散文笔法在通讯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在人物通讯写作上。此种散文笔法的运用在其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详细剖析陆蠡散文创作的两大主题:关注同情劳动人民与表现诗人与黑暗世界的对立,从中揭示陆蠡创作思想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魏禧是清朝初年著名散文三大家之一,他才华出众,交游活动广泛,散文创作极具特色,对清初的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魏禧生平和交游活动,对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进行了简略探讨,希望能为此人物的历史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宋清  邢连军 《兰台世界》2014,(12):139-140
魏禧是清朝初年著名散文三大家之一,他才华出众,交游活动广泛,散文创作极具特色,对清初的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魏禧生平和交游活动,对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进行了简略探讨,希望能为此人物的历史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即电视化了的散文。电视是它的外化手段、它的二度创作。离开“电视”这一载体,电视散文也就不复存在。综观电视散文的创作,屡有误区存在。许多创作者无法分辨电视散文与电视专题的差异与区别,将电视散文拍得像一部专题片,失去了电视散文所特有的空间感、诗性、设计性与故事性,将很有韵味的电视散文搞得寡淡无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电视散文属于一种独立的电视节目形态,其重要特征在于审美性。在当下的电视节目竞争下,电视散文正呈现式微之势。因此,需要结合电视发展的新特点重新定位电视散文,电视散文的创作也需要主动借鉴各种电视节目中新的元素,通过不断的借鉴和吸收,让电视散文这种节目形态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3.
代维利 《声屏世界》2016,(10):39-40
电视散文把文学与电视相结合,它改变了散文原有的文学形态呈现方式,以优美的语言、 隽永的意境、 精湛的音画和丰富的内涵给亮丽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本文以近年来笔者主创的电视散文作品为例从四个方面对其创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宋代文学家汪藻以擅写骈文著称于世,他的散文创作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概括了汪藻散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分析他的文论观论述了汪藻散文议论大胆、切中时弊和体制谨严、结构工整这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创作上。以优学而入仕的曾巩不仅政绩卓著,更是在前辈大文豪欧阳修的提点以及自己的勤奋努力之下,以其大气婉曲的散文著述名扬北宋及后世文坛。  相似文献   

16.
虽然电视散文由创作到定型的过程日趋成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特点也传播开来,但是一部好的电视散文必须要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随着非线性制作手段的流行与应用,电视散文的再创作过程就有了更广阔的艺术拓展空间。就《飘去的音符》、《穿旗袍的感觉》、《缠绵悱恻属沈园》这三部电视散文的创作感受浅谈这种题材在色彩、转场以及节奏方面的剪辑技巧。  相似文献   

17.
电视散文作为一种新的电视文艺样式一经诞生就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创作运用上的高歌猛进与理论挖掘上的相 对肤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尝试从诗性、诗意、诗化三方面入手,分析电视散文的诗性品格。  相似文献   

18.
牟青 《今传媒》2012,(7):141-142
艺术都是有相同之处的,文学与电视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电视散文这种荧屏艺术,更以语言精致、短小精悍、艺术精湛的节目形态给五彩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甚至使电视艺术的文化品位获得了提升。本文试就余秋雨散文对电视散文的创作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进行思考,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9.
辛韵 《大观周刊》2012,(45):59-59
当代的散文创作百花齐放,于坚是新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内涵丰富,在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流露出了作者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他的《人间随笔》正是用心灵书写的“日常生活的史诗”。本文立足于于坚的《人间随笔》这一部散文集,从三个方面入手,力图从深层次剖析《人间随笔》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安洁 《青年记者》2004,(3):46-46
电视散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是文学与电视的有机结合。是通过电视对诗歌、散文进行的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声、情、画并茂,营造了一种或美丽绚目或引人沉思的美好意境。如何用电视画面语言来表现电视散文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