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到中秋分外明,历来的文人墨客都喜爱吟咏中秋之月,关于中秋之月的诗词歌赋也特别的多,下面就是关于月的谜语和对联,我们来一起欣赏欣赏吧!  相似文献   

2.
付燕 《青海教育》2009,(12):39-39
一、文章解读 苏轼的《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有着极其丰富深广的意蕴,它勾勒出一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达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睛圆缺中阐明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3.
俗语云: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许多文人墨客饮酒赏月,乘兴吟诗对联,留下了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咏月之绝唱。半夜五更半;中秋八月中苏东坡与家人赏月,皎洁的月色使他联兴勃发,出了上联,让儿孙续对下联。上联只5个字,但颇有难度,家人绞尽脑汁,无以为对。斯时已到  相似文献   

4.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在我国,中秋之夜。玉兔东升,月圆人尽望的良辰佳夕,祖国各地民间赏月的风俗五彩缤纷,特色纷呈。苏州的赏月习谷叫“走月”。中秋之夜,在着时髦的姑娘们,有的单独出外,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有的结伴而聚,托月寄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相似文献   

5.
月满     
吴章萌 《初中生》2012,(Z2):104-106
正天黑了,月儿上来了。奶奶说,是个月满。月满,是方言。在我老家湖南通道,每到中秋月圆之夜,老老少少都会抬头指着天上的月亮称之为"月满"。  相似文献   

6.
月满     
天黑了,月儿上来了。奶奶说,是个月满。月满,是方言。在我老家湖南通道,每到中秋月圆之夜,老老少少都会抬头指着天上的月亮称之为“月满”。  相似文献   

7.
月是故乡明     
《留学生》2006,(10)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到了,这可是我们国家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我不禁又想到在国内时的热闹场景:大小商场琳琅满目的各式月饼;家人、朋友相约的中秋赏月聚会。中秋的圆月,使华夏大地的每一块土地都流溢着聚的欢乐与思的情怀。祥和与祝福从每一个聚会、每一个角落传递到四面八方。那一个个温馨、团聚的中秋之夜;那一个个充满思念与祝福的中秋之夜,像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像一首不老的歌回响在我的耳边;像一条清幽的河从我的心田淌过……而今年的中秋,我却客居他乡,到了遥远的美国。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着  相似文献   

8.
<正>中秋赏月,历来为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在"月到中秋分外明"的银色世界里,他们饮酒赏月,睹月思人,借月抒怀,望月吟诵,留下许多佳话。晋朝名将刘琨,永嘉初年任并州刺史,后转战晋阳,被胡兵围困。时值中秋,在皎洁的月光下,刘琨走上高高的城楼,望圆月而长啸,思乡之情弥漫于长啸声里。胡兵在城外闻之,也望月怀乡,凄然长叹。半夜时分,刘琨又在城楼上奏起胡笳,声  相似文献   

9.
中秋佳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在这气候宜人、清凉幽静的夜色中,人们团聚在一起,观赏月亮,心情会格外舒畅。如果中秋节这一天晚上乌云遮月,天  相似文献   

10.
月满     
天黑了,月儿上来了.奶奶说,是个月满.月满,是方言.在我老家湖南通道,每到中秋月圆之夜,老老少少都会抬头指着天上的月亮称之为"月满". 那年中秋,月亮特别大,也特别圆.我问奶奶:"为什么中秋月是圆的呢?"她只说:"可能是月亮长大了."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奶奶又说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一个人搬个小椅子,痴痴地看着树梢上的月亮,忽然看到一点小黑影,于是大呼:"我看到嫦娥了."  相似文献   

11.
写给母亲     
中秋佳节,儿子向您老人家致以亲切的问候!由于教学工作太忙,今年又不能与您一起赏月、吃“月饼.在这中秋之夜,儿子以圆月作邮筒,投寄对您老人家的思念;以秋风作信使,捎去对您老人家的祝福!  相似文献   

12.
中秋节俗主题及其戏曲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秋节起源于月亮神崇拜.人们将圆月看作团圆之神、姻缘之神、青春之神、吉祥之神.汉代后出现"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嫦娥后来成为中秋的节日偶像.关汉卿<望江亭>塑造了一位多情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她中秋夜的"智取"有"摸秋"节俗和民俗原型的渗透;洪升<长生殿>李、杨两人中秋"重圆",表达的是中秋团圆的节日主题.中秋剧发端于中秋节,中秋剧又以艺术的、感人的形式,对传承节日文化传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偶然中,我读到一些关于中秋来历的话: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选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因为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祭月赏月的最佳时节。中秋吃月饼,因为"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相似文献   

14.
圆月中秋     
又到中秋月圆。淡淡的月光是柔和温暖的,总在夜幕降临时多一层恬然的色彩,光晕舒展,洒向广袤的苍穹。圆月中秋,月亮不知升了多少回?  相似文献   

15.
丙辰中秋苏轼因人世间处处是分离、失意的人,就对宋时中秋月圆,世人团圆、世事圆满的节俗思想产生了质疑。通过探究,词人理性的认识到人有悲欢离合,人世间悲欢离合时刻共存,所以中秋月圆时刻,有人分离、失意是正常的。面对这样的现实,苏轼由宋人狂欢过中秋的思想,悟到了人要笑对“悲欢离合”的人生、人世,对宋时世人狂欢过中秋的思想给予了提升拓展。  相似文献   

16.
校长叙事     
(一)2005年9月18日下午5:37。手机传来短信。翻阅:“今宵月圆,望星望月旺中秋。祝胡校长合家幸福,事业圆满。Li敬。”是他!略感意外的我当即回复“李桃熟中秋,欣喜暖园丁”。短信中嵌进了他的名字。Li是学校一位青年男教师.聪明、阳光、爱活动。善表达,但不足之处是工作有时懒散,教学成绩平平,给人一种甘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庸之感.开学伊始,学校从诸方面考虑,对其教学班级作了调整。  相似文献   

17.
<正>月到中秋分外明。古往今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中秋赏月,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佳联,而今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一次在一家寺院小住。老和尚知他很有才学,要和他对句,时值午夜时分,便出联曰:"三更半夜三更半。"金圣叹听了,不禁一怔,正在沉思,见到月明镜圆,想到此时正是中秋,便对曰:"八月中秋八月中。"此乃时间对时间、数字对数字的回环对,老和尚甚为敬佩。  相似文献   

18.
北宋名相韩琦一生创作了二十首中秋咏月诗,这些诗作内涵丰富,其中有流露出的对农民生活疾苦的深层关怀,有的表达了胜景难继、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有的则充满了水满则溢、月圆必亏的忧患意识.这些中秋咏月诗丰富了中国咏月诗的内蕴,开拓了咏月诗的意境,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德福 《师道》2003,(2):53
无月之夜正如无花之春一样没有气韵。我知道,今天的月亮一定又到别人的头顶上明亮了。这轮明月,是李白孤独苦闷所邀之月,是杜甫苍凉无托旅夜抒怀之月,是张若虚幽怨相思春夜江心所对之月,是苏东坡中秋孤高独立所咏之月。诗歌散文中记录的,与其说是月的影子,不如说是心的影子,是经过心灵过滤的月色。凉风起自天末,摇动着夏虫的鸣唱,牵动着苍茫的生命驿路上下求索的万千情怀。  相似文献   

20.
花好月圆时     
《历史学习》2010,(9):15-15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