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何客观、全面、有效地测评学生的音乐学业成就是各国音乐基础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新西兰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项目(NMSSA)中的音乐学业成就测评,依据《新西兰课程》中艺术学习的4个维度要求和音乐学业成就目标,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和艺术实践测试的方式,从艺术的本质、艺术表现、实践任务3个方面进行考查。无论是测试形式还是测试内容,新西兰音乐成就测评都体现出对核心素养、学科特点、本土文化、成就目标的关注,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业质量监测的开展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然而,质量监测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范体系。美国各州陆续开发并实施了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提升系统(QRIS),主要内容有建立多层级的质量标准、使用标准化工具测评质量、给予连续性的质量改进支持、提供多样化的财政激励、加强QRIS的宣传5个方面。QRIS具有追求公平、偏重过程性质量、凸显以评促建功能、重视监测结果应用等特点,对我国开展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启示有:1)构建基于证据的学前教育国家质量标准;2)建立国家层面的覆盖所有机构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3)开发以过程性质量为核心的监测工具;4)审视监测重心,重视监测的发展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从对儿童当前和长期的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来看,还是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给所有的孩子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已经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和使命。作为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全国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应尽早进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这一监测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为更好地制订和实施学前教育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满足公民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知情权。为此,需要制订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目标体系,研发测量工具,建立评价体系与报告体系,并对监测结果实施问责与干预。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改革是近年来各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英国、法国和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行研究,对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形成背景,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建立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文章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培养的现实问题,提出以学生参与为重点、以过程评价为核心、以社会评价为主体、以促进发展为目的为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监测的价值取向;坚持督和导的统一、点和面的统一、承和改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是改进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评估监测:教育督导体系建设的新领域和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勉 《中国考试》2021,(5):48-55
评估监测是新时代教育督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评估监测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有利于加强教育督导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有利于提升教育督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督导机制的开放性。我国基础教育评估监测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评估监测的理念认识有偏差、组织管理多头交叉、技术方法单一、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等问题。改进基础教育评估监测,需要:1)明确评估监测的功能定位,区别评估监测与选拔性考试的不同;2)建立由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多方参与的组织机制,厘清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区(县)各级评估监测机构的职能;3)加强评估监测的基础研究,促进评估监测技术方法的升级换代;4)加强评估监测结果应用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强化基于评估监测结果的整改与问责。  相似文献   

7.
SABER项目是世界银行新近启动的一项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其核心工作是通过对教育结果的系统监测和基本标准制定,保障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结果,提升其教育质量.该项目以实现“全民学习”为目标,以教育系统作为质量监测的对象,以诊断性评价作为首要监测功能,通过对八大教育政策领域的概念框架制定、诊断工具开发、国家报告、案例研究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平台来实施监测,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借鉴提供平台.其中,教育质量监测的系统性,教育投入的战略性,教育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立科学完善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国家推进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试点的大背景下,构建区域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区域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尚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缺乏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明确的机构职能划分,特别缺少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基于此,构建区域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框架,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首要任务就是设置有力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组织机构、科学配置划分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建立健全顺畅的质量监测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并落实国家和地方的各级各项政策相关要求,聚焦质量提升,破解区域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之困局,确保监测科学规范、数据有效、操作性强,成都市武侯区尝试开展了以"抽样考核"和"学校自测"并行对照的教学质量监测。通过监测,对学校落实部颁专业教学标准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发展状况等方面更加了解,为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从而整体提高区域职业教育质量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教育问责报告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绩效报告是美国的教育问责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践,且在“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颁布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而对绩效报告的实践研究也相当丰富。已经达成了关于良好绩效报告应有特征的共识。美国的教育绩效报告实践对于我国正在筹备的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模式是为了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使其达到一定水准或要求的规范、措施及步骤。上海市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模式由工作团队、工作方式和工作职责几个环节组成。该模式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专业人才队伍;创新有关工作机制,促进监测参与主体的协同;建设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与信息化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12.
罗强 《江苏教育》2023,(10):7-10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正式启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苏州教育质量监测已构建了高品质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创建了数字化的区域教育生态空间,并积极探索高效能的区域监测结果运用。教育质量监测已成为优化苏州教育生态的新路径,推动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和监测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构建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指标框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比较分析发现,国际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中区域影响因素监测指标框架的研发和构建大都聚焦学生发展结果,具有理论基础坚实、政策取向明确、兼顾稳定性和科学发展性、体现简洁性和可比性等特点。充分考虑我国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基于CIPP评价模型,以学生发展结果为根本旨向,体现重要政策关切,坚持吸收借鉴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注重区域特性并兼顾简洁性、可比性等,尝试构建我国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指标框架,以期为今后研发设计和实施开展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建立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为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意见》中9次提及"评估监测",不仅进一步确立了教育评估监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也为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监测为重要抓手,推动"长牙齿"区域教育督导向"教育生态优化的利器"转型升级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都是以"督政"和"督学"为主,"评估"职能的发挥也多是以督导调研为基础,"监测"长期缺位。随着国家层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部分地市、区县结合区情,设立了本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围绕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然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对监测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术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监测机构必须具备对教育生态的强大理解力和辨别力。  相似文献   

16.
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科研是其中的关键要素。20世纪初期以来,高质量的教育科研一直是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提高、实现国家教育发展宏伟目标的强大动力,而低质量的教育科研只能是一种资源浪费,甚至是败坏学风、滋长学术腐败的一个源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研质量的监测评价取得了重大成就也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体系建构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问题。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科研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亟需我们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宋一丹 《江苏教育》2023,(10):15-17
苏州教育质量监测在学科工具研制中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发挥学科监测工具的价值导向功能,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实践。通过多年的实践,在“基于课标、关注素养;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的理念指导下,形成了学科监测工具的研制原则、研制流程和研制策略,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PISA是一项在各参与国政府共同利益驱动下开展的政策导向研究,其政策导向主要包括效能、竞争力导向、终身学习导向、社会公平导向和成本效益导向。我国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的目的也是为了改进教育政策,因此PISA研究的政策导向能够给予我国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以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包括教育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办园条件四个指标领域,基本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但是现有指标体系也存在理论基础薄弱、部分关键指标缺失、对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敏感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建立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保障机制、构建理论框架、选择核心指标内容、加强指标体系的实践导向性和政策敏感性,有助于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