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峥 《教书育人》2001,(11):40-41
所谓创造性教育,就是通过营造有利于教育的创造性环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的创造活动。无数的教育实践表明,教育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造工程。只有创造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有质量、有效益的教育。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的承担者,不仅应是一名教育者,更应是一名创造者。只有具备创造精神的班主任,才能站到更高的理性层次上,在广阔的教育视野里,审视以往教育工作中一切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论。班主任也只有达到创造性教育的境界,才能真正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实现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教育需要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是造就新人的活动。要造就新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就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2  
创造性人才=创造怀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范围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已成为举世之共识。创造型人才主要是教育出来的。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创造性教育,有几个要素是必须具备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创造型教师;有益于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思路的创造性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面,有创造性的教师是培养有创造能力的学生的前提。现代教育对教育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掌握新兴学科的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并能传播新的知识信息;具有知识更新和再创造的能力;向“全能型”和“完整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造教育旨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即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三大因素构成.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种种弊端。因此要革新课程管理策略.以适应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具体策略包括:树立创造教育的学生观,创造教育的课程开发策略、创造教育的教师策略、刨造教育的教学策略、刨造教育的课程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的培养有很密切的关系,坚实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形成人的创造性的基础。这是因为: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而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严密的思维方法训练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机制;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  相似文献   

8.
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的母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将面临种种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师范院校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师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优越的教育环境为培养人才创造了条件,同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尤属必要。因而,当代教育要逐步向创造性教育方向发展,教育战线上也必然要经历一次创造性的教育革命,不得不大力推进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是运用现代教育观念,采取创造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教育在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应积极赋予学生创造的自信,提供自由的教学氛围,平等待生并讲求创造性示范的教学艺术。在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实施创造性教育,主要从制订活动计划、分析教学观摩以及模拟教学等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性包括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人的创造性心理成份主要包括,认知成份,思维成份,人格成份,教育只有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才能使学生创造性心理成份得以强化,从而培养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