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与沟通     
传播与沟通尊敬的孙老师:您好!远在千里之外收到了李铮转给我的您给他的评语。这是我第二次读您写给他的评语。我为之深深地感动。李铮能得到您的教导您的爱,他是何其幸运!一年来,他的变化真大,开始有意识地学做一个高尚的、有道德修养的人,我想这与您的影响是分不...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贴着一朵小黄花,每当我看到它时,心里总充满了惭愧。那是在上学期最后一次班会上填写评价手册时发生的一件事。班会开始了,同学们像前几次评价时一样,先对老师进行评价。一位同学说:“您上课特别亲切,也很幽默,我喜欢听您的课。您应该得一朵小红花。”另一同学说。“您对我们挺有耐心的,上次我做错了题,您给我讲了好几遍,直到我听明白为止,还夸我有进步。我觉得您应该得小红花。”一位同学紧接着说:“谢谢老师,上次我磕破了头,是您带我去医院,您应该得一朵小红花。”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热烈地评价着。其实这都是老…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一名普通教师海伦·姆拉斯拉在当班主任时,要学生互相找优点,然后依据自己的观察并综合学生的意见写了一份份热情洋溢的以表扬为基调的评语。学生非常激动。若干年后,他的一名学生因公牺牲了。人们在他的贴身口袋里找到了一张纸条,是当年海伦·姆拉斯拉写给他的评语。在这位学生的葬礼上,其他的学生纷纷告诉他:“您给我的评语一直压在我的写字台上。”“您写的评语一直放在我的结婚像册里。”成功的评语是成长的催化剂、及时雨,是进取的指路灯、方向盘,也是沟通的桥梁、纽带。由此,我不由萌发出为教师写评语的念头。作为校长,给教师写…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乘车到某大学讲相对论,司机对他说:“博士,我听您讲课有30多次了,你的课我都能背下来……”爱因斯坦说:“这样吧,明天我戴上你的帽子充当司机,你就可以自称爱因斯坦去讲课了,反正这个学校的人都不认识我。” 司机出色地讲完了课后正要离开时,一位教授请他解答一个复杂的问题,司机想了一下说:“这个问题太简单,让我的司机来给您解答吧……”  相似文献   

5.
空座位     
看着教室角落那张空着的座位,我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座位的主人叫张铁,他同村的学生今天捎给我一张字条:尊敬的李老师:当您看到这张字条时,我已经随别人外出打工了。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很舍不得您和同学们,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我会永远想着您和同学们的。您的学生:张铁看着手中的字条,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留着长发、性格倔强的男孩儿。忘不了那次学校篮球赛,他投了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兴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一边喝水一边问:“哈,怎么样,李老师?”我明知他是希望得到我的夸奖,但求胜心切的我却说:“一开始…  相似文献   

6.
难堪了一回     
开学第二周,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选拔赛。我当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相信自己能代表学校参加片上的比赛,因此课上我很投入。课临近结束时,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特殊的葬礼》:,这一课告诉我们随意破坏环境的重要性。那在我们周围有随意破坏环境的吗?面对这样的现象你会怎么做?”学生思索片刻后就纷纷举手回答。正当我为他们的答案而欣喜时,万万没有想到班长小玲站起来笑眯眯地说“:唐老师,我看见您在校园里乱丢烟头,您也破坏了校园环境,没有以身作则,下次还怎么来教育我们?”他的话犹如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  相似文献   

7.
忘了痛苦     
一位著名的作家来到学校搞活动。 和同学们见面之后,作家站起身来,说:“我多么想成为一个小孩子,重新上学啊!”说完,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他问道:“知道为什么我想这样做吗?” 沉默了片刻之后,小刚举手回答:“因为您忘记了您过去的痛苦。” (杨杨)忘了痛苦@杨杨  相似文献   

8.
曾记得,在小学学过这样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歪板凳”的故事:一节制作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课桌上展示一下。老师巡回查看着同学们的作品,当他走到爱因斯坦身边的时候,发现桌上摆着一个歪歪扭扭、不象样子的小板凳。于是,老师不屑地举起这个“歪板凳”———“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板凳’更糟糕的板凳吗?”“有。”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爱因斯坦边羞愧地说着,边从自己的桌凳里拿出了两个更不象样的板凳。“老师,我交给您的那个板凳比我前两次做的要好一些。”看到爱因斯坦这种追求进步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节日     
今天是教师节,孩子刚从学校回家,书包还未摘下肩,就兴冲冲地讲开了。他说他和同学们给老师准备了很多礼物,可老师什么都没要,却给同学们一人发了一张白纸,要他们回答:“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老师说,这就是最好的礼物。孩子说,大家回答得可认真了,谁都希望自己的礼物最好。说到这儿,孩子抬起那双纯洁明亮的眼睛问我:“叔叔,您小时候是怎样给老师庆祝节日的?”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谎言     
为了保护学生脆弱而又敏感的心灵,巧妙撒一个“谎”又有何妨?谷连鑫同学这两次单元测试成绩都很好,出奇的好。他以前可是个成绩平平,经常违犯纪律的学生呀!今天正好在路上遇到他妈妈,她惊喜地对我说:“郭老师,鑫鑫这一段时间可听话,可用功啦!我们正想去谢谢您呐。”我告诉她我也正为谷连鑫这段时间的巨大变化而纳闷呢!他妈却啧啧称赞我:“这不是您教育方法高嘛。自从上次您当着我们的面夸奖他之后,他就把一切都记在日记上了,后来他主动给我看了。下午我把日记给您送到学校去,想再和您交流一下。”我这才想起两个月前和谷连鑫父母的那次…  相似文献   

11.
幽默     
什么年代李坚对流行歌曲非常感兴趣。一次他上课时又在睡觉,老师大喝一声:“李坚,还在睡觉!都什么年代了?”李坚睡眼惺忪,懒洋洋地说:“现在是老鼠爱大米的年代。”特长实习老师小王让同学们写一篇观察作文,他提示同学们:“我教你们快一个月了,你们观察到我有什么特长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王老师,您的头发特长。”背书父亲:“你把这篇课文背完,我带你去吃烤全鸡。”儿子:“那我背两段就可以了,我只想吃两个鸡腿。”有志竟成家长咨询招考老师:“我儿子虽然学习成绩很糟糕,基础知识太贫乏,但是他很有志向,他向往成名成家,他立志赚大钱…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采用“留言”的形式与学生进行笔谈。不妨举些例子: 阳强的作文水平较高,但每次总是拖交,几次点名批评也不起作用。在一次批改作文中,我给他留下这样的评语:“写得真不错,唉,要是能早点看到,我不知会高兴多少倍。”此后,他总是第一个交来。那期,班上转来一个普通话讲得挺漂亮的男生,没料,从此一个女生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上下课眼睛不时偷偷地看他,放学回家总是绕路不远不近地跟在  相似文献   

13.
国有主席,省有省长,县有县官,家有家长,学校的班级虽小,也得有班长、组长、课代表。这不,我现在就当上了社会课课代表,别提我有多高兴了。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决心要认真负责,提高我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今天是我第一次收作业,我下午早早地来到学校,一数作业才交了八本,这可给了我一个难题。“怎么办呢……?有了!”随即,我便高声喊了一句:“交  相似文献   

14.
……军训那天,我确实骂您了。听说有的同学告诉您以后,我很害怕,心想一定又要受处分了。但没想到您宽恕了我,还真诚地指出了我的错误。我第一次受到这么深刻的教育,我一定彻底改正缺点,争当好学生。您的学生李小刚张老师翻出了这张字条,反复看了几遍,几年前的情景又一幕幕地浮现在他的眼前。那年,在张老师新接的班里,有一个全班唯一带着处分的留级生,他就是李小刚。在通知单的评语栏内写道:“该生聪明、但不知努力学习,课下  相似文献   

15.
幽默与漫画     
晕车交警抓住了一个交通肇事的司机,司机摇摇晃晃地站在他面前。交警看着他的样子,摇摇头说:“又是一个酒后驾车的。”司机努力地站稳后说:“不,我没有喝酒,只不过有点晕车而已。”买半张票汽车上,刚挤上车的约翰对售票员说:“我买半张票。”售票员奇怪地问:“怎么买半张票?”约翰指了指自己被夹在门外的身子:“我有半个人还在外面。”相似性学生:“老师,您在我的练习本上写的什么?”老师:“要把字写清楚。”老师的评语每到期末考试完毕,学校都要为每个学生写评语,学习成绩排在前几名的同学的评语就不必说了,什么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优异…  相似文献   

16.
幽默     
校长的演讲一校长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讲话。台下坐着上千人。校长打开讲稿,神色庄严地说:“同学们。”忽然一阵风把讲稿全吹落散布在地上。校长说:“我的话完了。”校长的尴尬在德国,学校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许多校长坚持认为记住曾在他们学校读过书的孩子的名字是一种光荣。在一次聚会上,一位校长认出了他一位从前的学生:“喔,您是勒威尔·米勒,1990年您读六年级,对吗?”“正是,校长。”这个年轻人说。“您看,我从不忘掉我的学生。”校长自豪地说,“那么,您现在在哪里工作呢?”年轻人的脸红了,“我现在是您学校的一名教师,校长先生。”巧合…  相似文献   

17.
一天,托马斯·爱迪生回到家里,拿给妈妈一封信,“我的老师让我把这封信只拿给您看.”他的妈妈眼中含着泪,大声给儿子读出了信中的内容:“您的孩子是个天才 这个学校对他来说太小了,没有足够多的好老师来培养他,请您自己教他吧”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到南京师范大学读教育硕士。有一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课,是由陈教授执教的。记得当时在谈到教师的教育观的时候,陈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有一次他到一所乡镇中学给老师做讲座,会后有老师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陈教授,您是研究学生问题的专家,我想问您一个关于  相似文献   

19.
一次写作课,我给学生们讲了这样半截故事: 古代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在一次战斗中失利,由于寡不敌众,他被逼上悬崖之巅。前进,没有路,再跨一步就会葬身万丈深渊;后退,也不行,闪着寒光的刀枪咄咄逼人。这时,敌军官得意洋洋地发话了:“噢,尊敬的大将军,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不知老兄您作何感想?”故事讲到这儿,我打住了话头,要求同学们想象将军如何回答敌军官,续编故事。于是同学们想象中的“将军”,一个个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看到一个类似“笑话”的真实故事:一个小朋友晚上对爸爸说:“爸爸,你能不能在没有灯的时候写字?”“可以啊,你让我写什么?”“请关上灯,在我的成绩报告单上写上你的名字!”这个故事初看令人好笑,但笑后却令人深思。老师“毫不留情”的评语深深地刺伤了这位小朋友,为了不让评语在家“曝光”,免受父母再一次对自己的“伤害”,他竟出如此“策略”,想蒙混过关,实在是难为了这位小朋友。由此看来,让一个孩子拿着老师写上评语和考试分数的成绩报告单给父母看,并让父母签名这件事,实在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有感于此,笔者呼吁:老师在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