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儒家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和“利”二者对立起来;而墨子则认为,“义”和“利”二者是统一的。他把是否合乎天下之公利作为立言的法仪,由此出发,提出了有财相分、兴利、除害等一系列政治主张。不仅如此,墨子还亲身实践其思想主张,终其一生“利天下为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学,主张道德中心主义,而“仁义”又是它的最高的道德范畴,在儒学中,人生价值主要是道德价值,这就逻辑地决定了在对待“义”与“利”的关系上,必然是重“义”轻“利”,甚至把“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为了‘“义”而排斥“利”。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及后来宋明时期的新儒学都非常重视义利关系,认为这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论语》多处记载着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②。在这里,孔子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小…  相似文献   

3.
朱熹推崇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既讲“正其谊,则利自在;明其道,则功自在”,又讲“无欲利之私心”,既就心性而言“仁义未尝不利”,又就现实而言“仁义未必皆利”,既反对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又反对把利与义混为一谈,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是,董仲舒所言以及朱熹的推崇多被误解为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而否定功利。康有为赞同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并进一步提出“取利而和,则谓之义”,超越了朱熹,但仍需作更为深入的理论贯通和阐释。  相似文献   

4.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就曾据此发挥说:“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在董仲舒看来,封建统治阶级是追求仁义者,而劳动人民则是追求财利者。从此,董仲舒的话竟成了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正统注解,在这里,“君子”成了统治阶级的称谓,“小人”成了劳动人民的代称。直到今天,学术界仍以汉儒董仲舒的观点来解释孔子的话,说孔子其一是政治上美化了封建统治阶级,丑化了劳动人民;其二是哲学上对立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重义轻利。对此,我不敢苟同。首先必须给“义”和“利”正  相似文献   

5.
义与利的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提出了,孔孟荀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各自的观点。孔子和孟子坚持以义为上,主张重义轻利。荀子则克服了孔孟的片面性,全面论述了义利的关系。荀子认为人生而好利,主张计利富民、以义制利、先义后利。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著作中,人们批判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观点时,大都指出,“这是一种封建禁欲主义思想”。笔者是赞同的。但是,在追根探源的过程中,把朱熹的观点上溯到春秋时期的“义利之辨”,认为“理欲之辨”是“义利之辨”的继续和发展,并断言孔子是这种思想的始作俑者,这就不敢苟同了。讲到孔子的义利观,一般都引用他这样的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并且由此得出孔子把义和利看成是对立的结论。其实,这有点牵强附会。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这两个词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有时是作阶级的区分,有时是作道德上的区分。上述一语,则把“义”和“利”作为区分不同的道德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 ,面临儒家人生哲学体系的整体性退潮 ,杜恕《体论》以“诚”为关乎天地大定的伦理至要 ,以义利之辨为伦理主题 ,重申君子、小人之分野和君臣对待之道 ,不杂刑名法术和阴阳谶纬 ,努力正本清源以回到原始儒学的立场 ,颇与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术”异乎其趣 ;而傅玄《傅子》之论仁 ,则在董仲舒初步沟通义、利而仍将“利”与“道”、“义”分作两橛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兴天下之利”直接同“仁”归合 ,也表现出在新形势下“存重儒教”的另一种努力方向。二书堪称这一时期儒学人生论的代表性作品 ,都在一定程度上见出曹魏西晋之交玄风甚炽 ,犹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异 ,儒学就衰 ,仍是广大士林中人之思想底色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林军 《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39-140
义利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家争鸣、常谈常新的问题。在义利观表现为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当今社会,如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大学生确立以义统利、遵义兴利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思想史上,如何处理义利关系,大致有三种不同观点: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义利并重。这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人生观在义利关系上的表现和反映。“重义轻利”观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义利观,儒家学派是这种观点的代表,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蔑视私利,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相似文献   

9.
要义和利的关系上形成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就中国传统化来说,处理义利关系的一贯原则是“重义轻利”。孔子的义利观,总体上说是先义后利;孟子在义利观上,继承了孔子的主张,认为只有实行“仁义”,才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荀子综合了先秦各家的思想,继承了孔子,孟子的义利观,强调必须“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这样方可义利两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义利两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这种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避免了把义利对立起来,片面重义或重利的单一性;强调二必须有机结合,不可偏执一端。  相似文献   

10.
先秦哲学家荀子首次对荣辱现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先义后利则荣。先利后义则辱。并进一步把荣分为义荣和势荣,把辱分为义辱和势辱。君子可以是义荣而势辱,也可以是兼有义荣和势荣;小人可以是义辱而势荣,也可以是兼有义辱和势辱。君子小人之分关键在于义的荣辱。好荣恶辱是人的共性,但君子小人趋荣避辱的途径是截然不同的。荀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当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汤曼璐 《新读写》2011,(12):33-3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义是指道义、道德、正义。利与义之间的取舍一直是道难题,是舍义取利为小人,还是舍利取义为君子呢?这道难题考量着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义利观一直被概括为“义利双弃”或者“绝利弃义”,在这种思想中老子主张抛弃那些只有道德之名面无道德之实的“义”和只追求个人功名利禄的“利”,而提出了“善利万物”、“以百姓之心为心”等明显具有重义思想的主张;但是老子并不否定个人的正当欲望,他主张“实其腹”,“强其骨”,并由此逐渐过度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局,乐其俗。”这种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和“善利万物”追求天下百姓之利益的集体主义思想的主张,正是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肯定和鼓励的。实现传统观念的现代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传统义利观的现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箴言录     
《中学教与学》2006,(2):14-1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箴言录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义利观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他肯定人的求取私利的本能,鼓励人们通过正当途径追求个人私利;但更主张公利的义.认为义高于一切。孔子这样的义利观并非纯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而是他面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大同社会”的解体和“小康社会”的兴起.使他不容回避“私有”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历史变故,使他认识到财富失衡将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理想,必须通过“义”去调节社会财富的严重不平衡。为富以道.以义制利,安贫乐道,舍利取义,完整地体现着孔子义利观“安百姓”的政治目的。孔子“罕言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利最难言”.目的在于君子人格的完美。  相似文献   

15.
略论儒家伦理的超功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往往在狭义的范畴上运用“义”和“利”,即以“利公”、“利他”为“义”,以“利己”、“利我”为“不义”,把“义”与“利”看作矛盾。事实上义利问题所涵盖的内容不但指物质利益,还包括非物质利益。义与利并不必然地矛盾对立,没有理由笼而统之地讲“义”的价值高于“利”的价值。所谓“超功利”,是指不以功利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既不绝对排斥功利,也不把功利作为必不可少的价值目标之一。判断一个伦理体系是“功利”的,还是“超功利”的,不能以它是否主张保有道德对求利活动的约束为标准,也不能以它是否重视功利为标准。而应该从它的价值目标是什么、最高价值标准是什么、什么具有目的价值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6.
李静 《知识文库》2023,(10):5-7
<正>《孟子》一书中,开篇便讲到仁义。孟子主张,上位者首先要行仁、重义,其次才是先义后利,反对“上下交征利”。孟子十分注重人格修养,他认为,人格修养的责任就在于要扩充人们原本具有的“善端”并加以培育。孟子对个人进行自身道德修养的功夫十分重视,这些思想主张对新时代公民素质提升具有启发意义。如为政者应勤政爱民,站稳人民立场;商贾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主动回馈社会;青年后学要积极学习模范和榜样,效法于人用功于己,提升综合素养。孟子在自身人格修养方面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典范。对待义利,孟子一向主张要先义后利,不能人人都只考虑自己利益而刻意追逐私利,而是个人利益要以国家利益和大局利益为重。因为“上下交征利”将会导致国家走向衰亡的危险局面。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伐檀》是…首愤怒抨击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刺”诗,它的批判意义已经成为共识,不容质疑。然而在备课时翻阅资料,发现了汉儒董仲舒依据自己的“诗无达诂”之说对其做的另一翻“个性化”解读,认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歌颂统治阶级的“君子”“先其事,后其食”,是不会尸位素餐的。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上,董仲舒不主张只通一经。他认为只通一经,局限性太大,有些思想难以明白。而且各经有自己的特点,只通一经,就不了解其他四经的特点,同时也不了解这一经的特点。所谓“通一经”也就要打上引号了。是不是越博越好呢?也不是。书太多,学习不过来,负担太重,会产生厌烦情绪。而且,贪多嚼不烂,多则惑,没有思考的时问,死背硬记,不能理解。董仲舒主张以六艺为基本教材,所谓“简六艺以赡养之”,再辅以其他参考书,如《公羊传》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司马迁的社会管理思想。文章认为战国秦汉初年功利主义社会心态是以追求“势利”价值观为特征的。道德沦丧,知识眨值及秩序紊乱是重要的社会病。本文认为桑弘羊提出“官办盐铁”、“严威酷刑”之“与民争利’的国家控制对策是以皇权为核心的;董仲舒强调“以教化堤防之’的道德控制对策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司马迁着眼实际,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善者因之”、“利导之”、“整齐之”及“与之争”的多层次宏现系统的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仁、义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哲学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儒家德治思想主张的核心问题。在董仲舒之前,对仁和义的论述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仁、义往往内容交叉。董仲舒系统总结了先秦以来的仁义思想资料,对仁、义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明于仁义之分的“新仁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