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大一统”。这个大一统不仅指它统治的范围、疆域辽阔广大,更主要指它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与西欧各封建国家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这一特点在监察制度方面也是十分显著的。 为了维系庞大的封建官僚机器能够正常运转,如何完善监察机制,提高监察成效,必然成为历朝统治者殚精竭虑的问题。对监察的职能,元朝皇帝忽必烈说得再明白不过:中  相似文献   

2.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违法失职行为的一种制度。中国从先秦时期即出现了监察活动,但系统形成监察制度是在秦汉时期。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封建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逐步加强与监察机构不断完善,成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发展的总趋势。监察制度的起源及建立社会学家摩尔根的研究表明,原始社会时期就存在着监督——氏族全体会议对部落首领的监督。在我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调节国家机器的制衡作用。它的形成与确立有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为萌芽阶段;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时期为其形成阶段;西汉、东汉王朝为其确立阶段。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内容及特点中国封建监察制度是国家机器的制衡器。从秦汉至明清,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进程同步。它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诞生,又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渐趋完备。在演进过程中,封建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逐步加强与监察机构不断完善就成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行政,而且包括民政、司法等等,它既察政又理政。从监察职能来看,主要有对上和对下两种,对上是谏诤,对下是监督弹劾。谏诤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军国大政到生…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大一统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便是政治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政治大一统是董仲舒大一统论的目的所在,而思想大一统则是实现政治大一统的重要手段。大一统政治观虽然实质上是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但在西汉前期特定历史条件下,是有利于封建国家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的  相似文献   

6.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王朝的监察制度,都发挥了重要的封建国家机器的政治职能,其监察机制几乎渗透到整个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生活之中。因此,史家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能相对稳定两千多年的政治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拥有一套完备的监察制度。相对欧洲封建社会而言,这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的政治制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发展得最为完备和典型的,特别是作为封建政治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监察制度,其完备和严密程度,更是世界上其他封建国家无法比拟的,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上监察制度的丰富经验,可做到鉴古明今,古为今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封建国家机器的制衡器。它对于封建政治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它具有制衡、治官、监督、检察、弹刻、惩戒和教育之效能。这里试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模式的历史走向和…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是国家机器的制衡器。从秦汉至明清,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进程同步。它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诞生,又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渐趋完备。在演进过程中,封建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逐步加强与监察机构不断完善就成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悠久.西周之初,已有监察人员之设置,所谓“周公使管仲监殷,执法在旁,御史在后”.至秦汉隋唐,监察制度已成为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机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工具,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本文拟从分析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设置及所履行的职责入手,评述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进而达到批判的继承古代法律文化,加强和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监察制度在封建国家政权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监察官吏的违法行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相对稳定,打击贪污渎职,以防范封建政治的腐败,而且在制约君权和相权,调整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在世界中世纪史上,我国发展成熟的监察制度为他国所少见。  相似文献   

12.
张茜 《中学文科》2006,(3):36-39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地主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需要B.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所决定C.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因素D.儒家大一统思想的长期影响精析:依据政治学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我国长期存在,是由我国封建自然经济形式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到战国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已初步形成.国君作为地主阶级的最高代表,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这种官僚制度,与奴隶社会的世卿制度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世袭相传,而是由国君任免,为此国君就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维持统一,监察制度遂应时而生.中国政治上的监察制度,是从君主利用御史开始的.御史是由史官系统发展而来的.它掌管外来使节的"献书",充当国君  相似文献   

14.
儒家治国理政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国家观念,以仁王天下、以德治国,君主民本,人治观念,改革变通思想等内涵.它是中国多元复合体政治文化的主体,具有重民、以民为贵,亲亲与尊尊同体并用,着眼伦理本位,强调对封建统治者权力加以约束等特征.这些思想对当代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汉王朝,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它是当时世界东方的一大明中心,并以其辉煌灿烂的化开始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贡献.在他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加强国家统一的措施,对其中的"焚书坑儒"的看法,笔者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即它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另一方面,要看到它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为以后历代统治者所效仿.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本文为大家解读这两个时段的基本历史特征,辨析疑难,指引复习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度综合的“大一统”特点。秦汉时代是中国“大一统”封建帝国的完成期,这对戏曲文化的孕育是至关重要的。元明以来,大团圆的戏曲结构模式已经形成。戏曲方面的大团结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和”的情节,戏曲的团圆模式是根源于我国传统的“和”、“大一统”的理念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度综合的"大一统"特点。秦汉时代是中国"大一统"封建帝国的完成期,这对戏曲文化的孕育是至关重要的。元明以来,大团圆的戏曲结构模式已经形成。戏曲方面的大团结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和"的情节,戏曲的团圆模式是根源于我国传统的"和"、"大一统"的理念的。  相似文献   

20.
羁縻政策、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这三个概念在有关地方历史文献中的含义是不能混同的.秀山地区作为渝东南民俗文化多样性生成的特定地域,与封建中央王朝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羁縻政策实施有直接关系,国家行政区划秀山地区的出现,是历史上“大一统”国家观念通过羁縻政策、羁縻制度和土司制度在该地区推行千年的政治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