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庭坚有《山谷词》一卷,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品读黄庭坚词,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他对待世态变迁和人生际遇的超然旷达的胸襟;不为利害得失而改变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的砥柱之姿;以及对亲人、友人至情至性的真挚感情。《山谷词》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具有高尚人格、旷放胸怀的士大夫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的李煜,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在诗词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他的词句语言鲜明、自然明净,善用白描手法,抒发情感真挚深切,构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抒情词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柳永是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新风气的重要词人,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他的词变"雅"为"俗",雅俗并重,为世人所广为传颂。柳永的词,不独有其羁旅行役词,妓女词,都市词,还有大量的恋情词。笔者对柳永的恋情词进行梳理和归纳,柳永的恋情词无论是描写江湖流落的孤寂,还是抒发别离相思的哀愁,都主要表达了对恋人的依依之情,描写细腻,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柳词抒情的本色。柳永的恋情词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以下3类:一是表现人们共通的情感;二是表现青年男女真挚的誓言;三是表现女子的纯真相思。  相似文献   

4.
谭小琴 《文教资料》2007,(20):82-83
辛弃疾是第一个将农民引入诗词领域的词人,在他的农村词中,成功地塑造了农民的诗意群象。他以真挚的感情写出了农民之勤、农民之淳、农民之乐、农民之趣,这在诗词创作史上是个了不起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晚清台湾著名作家许南英词的创作,在近代词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抗战词,是他抗日御侮的实录;纪游词,写尽遗民心态;恋情词,展现真挚的爱情。语言浅显明白,不事藻饰雕琢。  相似文献   

6.
晏殊之子晏几道传承其父的"花间"传统,抒写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其词中的思恋对象很明确,即表现他与四位歌女之间的情感往事。晏几道词感情真挚、执著痴情,把自己对过去温馨场面的回忆和现实的苦闷相思这两重今昔不同的情感世界融汇在词中。在深感词人无奈的同时,也深深敬佩他的痴情与执著。  相似文献   

7.
詹曦东 《语文知识》2014,(10):72-72
学写作、喜欢词的同学,去读读李煜的作品。李煜(公元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961年即位,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令侯,实已沦为阶下囚,后被毒死。他精于书画,谙于韵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隋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朱彝尊是浙西词派的泰斗人物,其醇雅之词风影响清初词坛多年。他与妻妹冯寿长的隐秘恋情甚少被人提起,然而他词风的形成却与这段压抑的恋情密切相关。《静志居琴趣》中记录了两人感情的细节,并隐约显现出二人恋情的轨迹。朱氏在此词集中以缩笔的手法、真挚的感情、压抑的状态写出了二人的感情经历,同时这种状态亦使朱氏的词风走上了醇雅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南唐后主李煜在过着三年的囚徒似的生活中,用血泪泣成了一首首人间绝唱。他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也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词中帝子”。他的作品不多,但艺术成就却相当高,这与其词作的思想情感密不可分。情感是词的灵魂,后主前期词作多写豪奢的帝王生活,与之相较,后期词的情感更为真挚感人。其词作中的真情,为后世词抒情功能的发展起了助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一扫晚唐五代词的绮罗香泽之态和绸缪婉转之风。其词意境博大深远、感情真挚凄厉、风格自然清新,摆脱了“花间”之町畦,开了豪放派词的一代先声。李煜词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艺术语言美、意境与传神、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11.
柳永是十大词人之一,开辟词境,成就卓异。他是北宋词坛上大力创制长调、发展慢词的第一人;他开创了描摹城市繁荣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他第一次全力描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对她们不幸之命运予以同情;他第一次以大量的口语、俚语入词,以白描见长,体现了其词"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他的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堪称中国词人之最。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创了豪放一派,自成一家,但他也不乏婉约缠绵之作,《江城子·乙卵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后一风格的代表。他的这首怀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感情真挚,感人肺腑,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因而其被后人誉为悼亡词中的千古杰作,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号易安唐士,是我国南宋词坛的奇女,她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被称为“易安体”。她留下的词作虽仅有四十多首,但字字玑珠,句句精华,足可以一当十,堪称词之极品。词人善于用真挚的感情,豪迈的气质,平常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的画面,营造极其深幽的意境。词的风格清新自然、真挚感人,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妙趣天成,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14.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这开拓了词的创作内容,扩大了词的意境。苏轼之后,还有贺铸、纳兰性德、毛泽东等人的悼亡词作。贺铸的悼亡词哀婉柔丽、真挚感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悲戚入骨,沉迷自伤境遇之苦,却缺少苏轼、贺铸词中那种对生活细节的追忆和相濡以沫的感觉;毛泽东的悼亡词境界超群,在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突破,使哀悼的情感在崇高事业的大背景中升华,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纳兰性德词是清初词坛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他的悼亡词,哀感顽艳,凄美绝伦。本文通过对其悼亡词情感、意象的探讨,认为纳兰性德真挚的多重情感的完美融合,以及对情感抒发的不加节制,是其词具有独特风格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6.
秦观是北宋后期的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他博取众家之长而自成一家,自得清新,以一种凄清婉丽的风格将婉约词推向一种极致,被推为"婉约之宗"。秦观用词这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悲凉凄冷的意象细腻深刻而真挚地刻画了自己内心最为深切的一种诉说。从秦观的身世经历入手,了解其词的凄美哀婉,探究这种词境的写法,阐述词境由凄婉到凄厉的转变,分析秦词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遗山虽以诗鸣世,但词的成就亦很高,尤其是他的言情词。本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其言情词的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一是深曲委婉,缠绵悱恻的相思离别之词;二是一些“缘事而发”、“即事名篇”,大胆讴歌纯洁爱情,深刻批判封建礼教的词;三是一些“言近旨远”、“寄慨遥深”之作;四是真挚动人的悼亡之作。词人以“亦雄浑,亦博大”的壮词为主,但也创作了如此之多的言情佳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词人对情的极度的推崇,词人的叛逆精神和当时的形势所迫。  相似文献   

18.
朱声希是秀水朱氏家族最后一位文采斐然的人物。他的诗词有乡野气,而无缙绅气。具体说来,其试帖诗以刻划精确、比附密切为能事,工巧有余而情韵不足。其题画诗冲淡清雅,思亲怀友诗感情真挚,咏物诗细腻委曲,山水纪游诗明秀超逸。其词作嗣续浙西词派的流风余韵,以咏物词占优位,或浓妆淡抹,直写物象,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或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抒情言志。其纪游词善于将自然的清远之境运化成清新淡雅之韵。其题画词或侧重对画面的再现,或侧重对画面的升华,呈现出恬静淡雅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情为词心之源、词章之核,情既是词创作的内驱力,又是词表现的内容之一。一代词人李清照的词情可谓真挚而厚雅,是一种由衷的生命感发之情,也正是缘于此,李清照虽然在词中"肆意落笔","浅俗之语"随处可见,但其词章读起来却不俗,反而达到了一种浑成清雅的艺术境界。从李清照及其他词人的创作中可以看出,词情的雅化实际是词章雅化的主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郑晓芳 《现代语文》2006,(11):21-22
在李煜的一生中,有作为南唐国主享尽荣华富贵的豪奢经历,也有沦为亡国之君备受屈辱痛苦的悲惨遭遇。这种不同生活景象的变化为词人提供了丰厚的生活情感;同时李煜具备了词人必备的条件:细腻易感的心灵、赤子的纯真感情。上述内外因的结合使其词作带上了真挚的深情和对生命价值的直觉体认,于不自觉中显示了作心灵中深隐的本质。李煜词根据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多表现宴乐欢娱的词,中期多表现离愁别恨的词和后期多反映囚徒生活的词。他人生的三个阶段,也是他词情与生命逐渐融合的过程:由生活之恋到命运之愁,并最终将词情与生命融为一体,谱写出一曲曲哀哀欲绝的生命挽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