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建洪 《陕西教育》2007,(11):20-21
计算数学中,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在实践中,教师已经普遍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运算方法,并自我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但又带来了两种倾向,一是盲目求“异”,为“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鼓励“自由化”,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究竟算法多样化的初衷和归宿是什么呢?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不要算法的优化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1.“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对于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笔者以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应区别于趣味数学的游戏,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即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此外,当计算…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在实践由,算法多样化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盲目求“异”,为“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鼓励“自由化”.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究竟算法多样化的初衷和归宿是什么呢?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不要算法的优化呢?教师中困惑的还不少。  相似文献   

4.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倾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时有了几点意外的感受和思考。眼教学片断] 师直接出示例题:96-47,问:你会算吗?是怎么算的呢?学生纷纷把手举得很高,想表现一番。生1:16-7=990-10-40=4040+9=49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生1:我是根据竖式想出来的。师:看来你已经会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还…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主张之后,“算法多样化”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广泛注意和普遍认同。但是对“算法多样化”这一新理念认识的不同,往往会导致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做法。最近,笔者听了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两节“十几减八、减七”的数学课,现结合这两个教例中引导学生探索算法多样化的环节,谈一些对算法多样化的认识。【教例1】师:你能算出15-8的结果吗?生:等于7。师:你是怎样想的?生1:因为7+8=15,所以15-8=7生2:我先用15-5=10,再用10-3=7。生3:我先用10-8=2,再用2+5=…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6年制小学进入课改教材与九义教材并存的时期。通过在课改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新旧教材交替时期,执行新教材,要适当的增补;而使用老教材,则要以课改精神作指导,让课堂教学逐渐开放。下面以北师大教材为例,谈一些具体的例子。案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按照课标精神,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用“凑10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后,为了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在计算8 6时,又提出一种推理计算的思维:(因为)9 6=15→(所以)8 6=14,为了使这一推理式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掌…  相似文献   

7.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与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所接受,但由于种种原因,“算法多样化”流于形式的多。因此,笔者认为“算法多样化”应重在落实。1.要给学生留足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计算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对计算试题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给学生留足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如计算25+4时,可让学生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拆数列式等方法自行演算,然后让学生各自说说算理,在评价和理解中掌握各种计算方法。2.尊重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8.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也是近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争议颇多的焦点问题之一“。9加几”是一节“老”课,为了能从“老”中求“新”,本人增添了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到9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实践中尝试了两种教学,下面进行对比呈现及自我剖析。眼尝试一演(通过情境导入引出算式9+5)1.小组合作:9+5等于几呢?我们可以看一看,数一数,还可以移动桃子摆一摆,然后商量商量,看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2.交流反馈:9加5等于几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多…  相似文献   

9.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倡导教育的“人性化”,“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理念的先进性和正确性毋庸置疑。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算法多样化与优化也是讨论的热点。广大教师普遍有这样的担心和疑问:算法多样化展开容易,收敛难。什么时候进行优化?什么情况下进行优化?怎样进行优化?下面我就《9加几》一课的几种优化的处理方式进行对比与反思。教师A呈现多种算法后,问: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喜欢第一种的请举手(教师统计),喜欢第二种的呢?师:看来喜欢…  相似文献   

10.
一、在课改实施过程中算法多样化理解存在的主要误区 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 例1实物装盒情境图9+4(1)逐一计数:1、2、3、……13;(2)续数:10、11、12、13;(3)9+1=10 10+3=13 你喜欢哪种算法?例2摆小棒,填凑十算式9+3=摆黄花红花,填凑十算式9+7=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掌握多种算法,一种一种去练习。课后,我问她:是怎样想的?答,因为,教材上呈现出多种算法。这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最大的误区——误区(一):算法多样化,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多种算法。有些老师误以为:只要是教材上呈现出的,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