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的名字很讲究,对人的称谓也比较复杂,近年来的中高考又都把它作为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弄清古人的称谓对学好语文十分重要。古人的称谓常见的有以下一些形式。1.称字屈原,名平,字原;柳宗元,字子厚,韩愈写有《柳子厚墓志铭》;袁宏道,字中郎,其散文集名为《袁中郎集》。2.称名字这是表敬称的一种方法。先秦时是先字后名,如孟明视,孟明是字,视是名。汉以后是先名后字,如孔融文举,融是名,文  相似文献   

2.
“名字”一词,古今含义不尽相同。因为今天的人大都有名无字,所以“名字”一词,实际上只是指的“名”,成了偏义复词了。古人则多有名有字,二者都可以作为称呼,只不过各有各的用场。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本文所说的名字从周代开始。《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所谓“幼名”,是说幼儿出生不久,由亲长为幼儿取名,以便称呼;所谓“冠字”,是说男子长到二十岁,要举行表示成人的冠礼。在举行冠礼时,由父兄的朋友为之取字。从此人们就应称之以字,不得再称之以名。这就是周代的称呼之道。《檀弓》这句话只是说的男子,其实女子也有名有字。《礼记·曲礼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文言文中,不少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往往将古人的名字、号及其他一些称呼弄不清楚。例如:《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中的“陈康肃公尧咨”,《隆中对》“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中的“徐庶元直”等等。学生在自译时感到很棘手,因此,有必要谈谈古人的署名和称呼。现代与古代称呼人的名字是不相同的。现代一般是指人的姓名,而古人的名和字则各是一个称呼。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史记·陈涉世家》)这里的  相似文献   

4.
一、积累文盲常识1.人名。古人与今人不同的是不仅有姓名,还有字。旧说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并利(结发加等)时取“字”。如屈原名平,字原;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名与字有时有意义上的联系,有时没有。古人名字连说时,通常是先称宇,后称名;如孟明规,“明”为字,’‘视”为名。也有特殊情况,如《游褒禅山记》有:“庐陵萧君圭君玉”是“地名十姓(萧)十名(君圭)十字(君王)”。对平辈或尊辈常称字,如记录《论语》的人对ILl’J弟子一般都称字。古代除名字外,有时另起称号。陶…  相似文献   

5.
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这“名字”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通常情况下,古人的“姓名”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表字)、号等。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成年时取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6.
称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常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习能一窥时代之风貌。就我国古代的姓名文化而言,古人不但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甚至死了还有谥号所以同一个古人常会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大家最热悉的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谥文忠,所以苏轼、苏子瞻、苏东坡、苏文忠这四个称呼说的是同一个人。而这些称呼中,又有着谦称与敬称的不同,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今人多有名无字,此类称谓礼俗几近荡然;但作为我国传统礼俗的一种文化现象,还是有了解的必要。本文说的就是名与字在称呼上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7.
称呼漫谈     
汉语从古至今一直很讲究称呼,根据对象、场合的不同,称呼可以分为以下12种。 敬称适用于称长辈、领导和自己所尊敬的人。“您、阁下、先生、女士”等是敬称;对人称字是敬称,如鲁肃对诸葛亮说:“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子瑜是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的字):对人称职位、职称是敬称,如“李市长、张教授”等:“某老”“某公”也是敬称.如“老罗”是一般性称呼.“罗老”则是敬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名和字孙玮古人有名,又有字,这与今人很不相同。现在所说的“名字”,是把名和字合二为一了。古时,名与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名一般只有一个,字可有两个,称“又字”.或“又号”。“名”:《说文》释为“自命也”。它是指一个人的称谓。《礼记·檀弓》:“...  相似文献   

9.
吃醋的弟弟     
我有一个爱吃醋的弟弟。今年刚好四岁,别看他小,吃醋的时候还真是让人吃不消。由于他的名字里有个“皓”字,我就送给他一个爱称“小皓子”(小耗子的谐音),好在他还算喜欢,便让我一直这样称呼着。可谁知,他竟然会为了这个称呼跟我吃起醋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古文的教学中,经常出现作者的名、字、号。同学们对我国古代文人名、字、号及产生的缘由、特点不甚了解,为此,笔者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做如下简要的概述。一、名、字、号的由来古人往往有名、字和号。什么叫名呢?许慎《说文解字》释:“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想见,故以口自名。”可见名是区别于他人的自称。“名”有乳名和学名,乳名为小名,是暂时的,一般比较随便;学名是大名,是正式的长期的,一般比较慎重和严肃。其命名大都是父母或老师所为。古人的名,不是一般人都能称呼的。只有君王、父母、尊长才能直呼其名。《礼曲礼》…  相似文献   

11.
刘晓欣 《文教资料》2013,(32):141-142
古人有名有字,并且名和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本文通过《说文解字》对《论语》中相关人物的名字本义探讨,发现《论语》中人物的“名”与“字”之间有同义、相对、相关等关系,同时从名与字的关系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2.
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古人的名、字、号与称谓。下面,笔者把课本中出现的这方面的文化常识进行一些归纳说明。一、名、字、号(一)名、字、号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差别,古人有除了名之外,另取字号的习惯。1.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2.字,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词义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3.号,名和字以外的称呼,一般表尊敬。古人一般都有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相似文献   

13.
多音字出现在古人的名字里,确定其读音就是比较麻烦的事。例如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字“子长”的“长”该读何音—— ch ng还是 zh ng?我认为这样的问题可以从古人的名与字的关系上寻找答案。   首先得从古人取名的习俗说起。上古时代,男子生下来三个月父亲就给命名。到了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再给他一个字。从此以后,只有君父和尊长以及他自称时称名,卑辈和平辈对他只能称字,不能称名。男子既有名又有字,这个习俗贯串整个封建社会。名与字之间还很有讲究,在意思上构成一定的联系。因此,当你决定不了其名读音的时候,不妨参…  相似文献   

14.
古人名中带有“子”字的甚多,这跟“子”的本义有关。据79年版《辞海》注解,“子”是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这  相似文献   

15.
《同学少年》2013,(6):52-52
长吉,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字,李贺的诗在构思、意象、遣词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用“李长吉体”形容李贺所开创的这种冷艳伤感的诗风,后简称“长吉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 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 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 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 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 "幼名、冠字,周道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人的姓名和现代人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但现在我们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而死后有谥号。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名和字,也有意义相辅…  相似文献   

18.
谦称:交往时表示谦逊的自称.敬称:用于尊敬对方.昵称与贱称:表示亲昵的称呼,表示鄙视轻贱的称谓.加字称谓:有时称谓前加“先”“太”等字样,以表谦敬和关系.职业称谓:古人提到从事某一职业的某人时,往往先称其职业,后加上其名.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学术界对《左传》作者左丘明氏字名众说纷纭。笔者根据先秦古人姓名称呼习惯,并吸取前人学术成果,推断出左丘明氏字名情况:"左"为氏,"丘"为字,"明"为名。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总要有一个称呼,而这个称呼要有意义。这个称呼的意义就由“名字”体现。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名字”,就是指姓名,或者就是名。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名”和“字”是不同的,一般以“名”为主,由“字”作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