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古代雕塑对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现代公共环境中雕塑的造型观形成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继承中国古代雕塑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现代雕塑形式语言从而更显其"趣味感"、"形式感"、"现代感"以及这种现代形式因素的雕塑放置于公共环境中如何能使它在美化环境和启人心智的同时更彰显"个性"。在雕塑形式因素中强化现代装饰意味(中国古代雕塑线、面艺术形式决定了雕塑本体的装饰性);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倡导的"以神写形"、中国画论中的"气韵生动"等理念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形式的继承、研究、发扬在解放后有很多优秀先例,从解放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到树立于兰州市的雕像《黄河母亲》等纪念性公共雕塑,无一不是把古代雕塑中的线、面的形式因素恰当运用于现代公共雕塑的宏伟巨制。  相似文献   

2.
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以科技实践为基础,以自然为认识的独立对象,进行自觉理性活动和科学实验的萌芽,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另一个可能方向.墨家科学的兴衰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科学长期停留在现象的描述阶段,缺乏实验手段去验证其普遍性.墨家科学为中国古代社会开辟了一条可能走向近代科学的发展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选择墨家令中国古代社会失去了一次可能发展近代科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冯永福  凌灏 《内江科技》2013,34(1):64-65
柔力球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观赏等特点于一身,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从文化学的角度探寻柔力球运动的传承与发展,认为柔力球运动可以通过制度文化、教育文化、传媒文化、竞赛文化等途径进行更好的推广普及,以促进柔力球项目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园林艺术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园林艺术。这是其他国家古文化中不能达到的境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我国历史文明中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今天的园林艺术发展中,我们需要积极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优点,摒弃其中存在的缺点。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现主要对中国古代园林传统艺术的继承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初步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分析了它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基础,其核心是儒家的宗法制度和礼制;说明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聚落、住居建筑的发展演变的影响和作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的某些基本特征,有利于理解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6.
李东红 《今日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李东红 《金秋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李涛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261-263
中国的传统科学思想博大精深,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进行挖掘,能够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重要的启示。吴文俊院士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的研究,认为古代中国数学的不同于古代西方数学以定理证明为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机械化,受这种思想的启发。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对现代数学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解决了许多理论上的和现实中的问题,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对现代科技术创新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数学具有悠久的传统。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化、机械化特征及其对世界数学发展主流的历史贡献,并指出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特征对于现实创新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从秦汉至清初,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可是,从17、18世纪特别是近代以后,中国逐渐地落后于西方,以至于贫穷落后、被动挨打。个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科技发展的文化传统以及传统科技教育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尤其为我们所重视,这些问题的科学分析对于现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可以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古代方术热、经济政治背景和科技发展内在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对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的蹴鞠,其在我国古代非常盛行,但最终它却没有发展为现代足球,而是走向了衰亡.本文重点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角度探讨了蹴鞠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户外运动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外运动是一种融休闲、娱乐及健身于一体的集体项目群,其在我国开展相对比较晚。本文根据对户外运动的特点、我国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了户外运动的社会价值,旨在促进其在我国更好地发展以及为更多的人加入户外运动提供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云贵地区传统炼锌工艺考察与中国炼锌历史的再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较详细地描述了云贵地区现存的传统炼锌工艺,并根据两次实地考察的结果和有关文献的考证,指出:(1)中国的传统炼锌工艺与印度的传统炼锌工艺不同,两者不仅在反应罐的开口朝向上不同,而且在反应物的配料和炼炉的设计上都大不相同,很难说有传带关系。(2)锌在我国古代的正名叫“窝铅(yuan)”,而不是“倭铅”;“倭铅”之称是古代锌、铅混称而从铅的名称中转借过来的,其本意并非指锌。(3)中国古代的传统炼锌技术大约起于明万历年间(16世纪),它是从传统的炉甘石点化黄铜工艺中发展出来的,虽然时间较晚,但有其独自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古代体育活动,既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现代体育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历史的基础。中国古代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体育项目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后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且在秦汉和唐宋时期还形成了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史上的两个高潮。  相似文献   

15.
王军  宋力 《科教文汇》2011,(22):156-156,161
现代艺术精神是古典艺术精神的承传与发展,要拓展现代艺术精神,需要对传统精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本文概述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中最具价值的部分。艺术家通过对中国古代画论的学习,将有助于在绘画中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反映中国美学的深厚传统。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问题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库恩的科学范式论来看 ,以元气阴阳五行说为基础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构成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基本思想内核 ,它形成了中国传统科学中共同的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然而 ,由这种基本思想内核演进而成的中国传统科学范式 ,既有其合理性 ,也有其局限性 :合理性在于有利于中国传统科学的积累性和渐进性的发展 ;局限性在于从范式的原型遗传和原型控制方面否定了中国传统科学变革为近代科学的内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民健身阶段,运动项目多种多样。而在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中,羽毛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因自由性、健康性、安全性成为健身娱乐项目的最佳选择之一。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羽毛球运动也是多数学生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于2008年10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在立项之初就确立了其创新的基本理念,与以往的世行项目不同,该项目在业务实施、资金管理、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都有创新之举。作者通过对"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所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向对比,总结出该项目所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赵卓 《科教文汇》2008,(12):206-207
以三种视角去探求中国古代足球的起源,推断出蹴鞠的产生时间约在春秋早期。蹴鞠先以原始形式出现,随后使用革制鞠;革制鞠的出现,可以看作中国古代足球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早期蹴鞠不止在民间普通百姓中广为盛行,更出现在军队的训练、竞技比赛以及娱乐中,且蹴鞠雏形产生于军中的时间较民间更早。  相似文献   

20.
篮球运动发源于两种传统游戏,决定了其富有趣味性的本质,这种娱乐功能和健身、益智一起构成了篮球运动的基本功能。在当代社会,由基本功能衍生出的篮球产业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为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并促进篮球运动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