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波 《科学中国人》2014,(6):125-126,128
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营销机制与策略都面临着来自媒介变革的巨大影响。一方面,新媒体语境是无法逃离的现实境遇,文化与经济之间以及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营销范畴之间的相关考量都要以此为基本考量出发点。另一方面,媒介市场具备双重属性,既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通过对文化产业信息的相关传播来实现营销功能。在互联网、移动媒介和户外媒体层面,文化产业的新媒体营销方兴未艾;文化产业的网络视频营销方式发展迅猛,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宣传营销层面的凸显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健 《科教文汇》2009,(6):260-260
从转型时期在文化生态因素影响下电视新闻媒介的内在作用着手,从新闻媒介转换的角度来谈电视新闻媒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丁宇鸿 《科教文汇》2008,(30):266-266
《理解媒介》是一本部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它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引发人们对媒介本身的关注。本文尝试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理论做以理解和阐释,进而结合这些理论对当今盛行的第五媒体一手机做出思考,分析手机对人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转型时期在文化生态因素影响下电视新闻媒介的内在作用着手,从新闻媒介转换的角度来谈电视新闻媒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互联网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全面渗透性和民主参与性,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成为了民意诉求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对领导干部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提高新媒体环境下自身媒介素养,以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媒介选取不当是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原因之一.基于媒介丰度理论,分析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机理,认为知识转移媒介是诱因,合作企业行为是直接动因,而知识属性和合作情境起重要调节作用;从反馈能力、多重暗示性、语言多变性和个体关注性四个方面阐述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形式,发现相同的知识产权风险可能由不同的媒介属性引发,因此媒介属性分析对防范知识产权风险非常重要.最后基于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机理,从转移媒介、合作伙伴、知识属性和伙伴关系四个角度提出了风险防范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基于国内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互动关系的研究,从传播渠道、政策因素及技术因素三方面剖析了影响新能源汽车传播与推广的原因;同时从政、产、学、研、用的产业联盟组织和传统传播媒介与新媒体的结合等两个层面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大众传播机制视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广播媒介的多元化传播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广播媒介的发展背景,主要从传统广播、网络广播、数字广播三个方面阐述了广播媒介的多元化传播形态,其中传统广播仍然是主流形态;网络广播主要包括传统广播、商业公司网站的网络化,数字广播主要包括数字声音广播、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数字广播,并分析了网络广播和数字广播的特点,认为广播媒介在新媒体时代将大有发展.  相似文献   

9.
包亚兄  项华 《科技风》2012,(20):184
随着网络和这种娱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大众文化明星,也进而造就了大批的粉丝和粉丝团。但是,这个时候的粉丝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从"追星"到"造星"的转变使得粉丝已经不再被单纯的解释为狂热且不可自拔的追星族,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强的本位意识。而大众媒介对这一转变的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媒介的作用过程中,粉丝与媒介的关系也由先前单一的传授关系转变为双向互动关系。无处不在的粉丝文化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媒介与粉丝文化的传播方面入手,对粉丝文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任晓敏 《科教文汇》2008,(4):144-144
由于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媒介文化传播成为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而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这一媒介成为媒介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在媒介文化传播中,网络媒介的文化传播具有强大的“聚合力”和“扩张性”,从广度和深度上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12.
采取实例研究法,在分析4个青少年媒介素养案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成功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广大家长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媒介素质是指大众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生产的能力。本调查采用问卷法,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质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基本具备了信息的利用能力,能够积极主动满足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初步具备了信息鉴别能力,但尚不成熟;信息参与能力不强,多对信息进行接受却很少参与信息的创造和生产。  相似文献   

14.
倪敏 《科教文汇》2014,(8):137-138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媒体时代。媒体正在以前人难以想象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以极快的速度介入到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就能为我所用,很好地为我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观。但是用得不好,就会“忙中添乱,雪上加霜”,甚至会影响政府的公共形象,损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现阶段我国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存在诸多问题,领导干部只有切实提高同媒体沟通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asks two related questions: Is digital media studies a discipline, and should scholars within the field desire to move toward disciplinarity? Drawing on the writings of Michel Foucualt and Pierre Bourdieu, as well as several Anglo-American cultural studies of disciplinarity, the essay argues that digital media studies has not yet constituted a truly novel scholarly discourse. Because of that, our reasons for disciplinizing—to the exten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choose to become a discipline—would be largely strategic. Given that the field is already successfully reproducing itself, the symbolic benefits of becoming a discipline are relatively limited, and such a move would also have significant intellectual costs.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通过网络媒体提供的平台表达观点,话语权较之传统媒体时代有了空前的提升。网络媒体在利益驱动下,一些行为活动偏离或者违背了主流社会的规范和要求,偏离了"正常的轨迹", 对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产生搅动和破坏作用,产生了失范行为。这不仅会对网络媒体自身形象以及一部分网络行为者的正常的社会生活轨迹和秩序形成妨碍,而且也会对整个网络社会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网络正能量的发挥,因此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Browsing the Web gives one the heady feeling of walking without footprints in cyberspace. Yet data surveillance can be both ubiquitous and transparent to the user. Can those who browse the Web protect their privacy? And does it matter if they cannot? I offer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from the American legal tradition. The American legal tradition focuses on a right to privacy, rather than a need for data protection.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 begin by delineating the differences among privacy, security, and anonymity. I then discuss what information is transferred during Web browsing. I describe some of the available technology for privacy protection, including public and private key cryptography and Web proxies. I then describe the American tradition of privacy in common, statutory, and constitutional law. With the support of this tradition, I close by arguing that although privacy in Web browsing has no current legal prot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ght to privacy in the analogue equivalents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he American legal tradition.  相似文献   

18.
王启云 《情报科学》2002,20(1):87-89
本文介绍数字化媒介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潇夔 《科教文汇》2011,(10):207-208
传媒活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行为,传媒行业直接面向公众,在舆论中起导向作用。然而由于行业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导致一些传媒从业者职业道德缺失,加强传媒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建设刻不容缓。本文旨从五个方面探讨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理论视角与研究范式(由资源视角到内容视角)的转变过程,简要梳理了媒体规制理论的思想流派与发展脉络,其中早期的资源视角与经济学范式以科斯定理为集中代表,数字化背景下的内容视角则以文化规制理论以及网络环境下围绕数字媒体规制所展开的诸多争论为主线,并分析了数字媒体规制的融合趋势;在数字媒体规制的动机研究方面,分析了规制俘获理论对数字媒体规制动机的质疑及其意义。最后,依据已有研究的成果与局限性,本文提出了未来数字媒体规制理论发展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