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年年参加高考,教师届届都在备考。谈起高考,不少学生“怕”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不少教师“厌”高考,恨没有点石成金之功而使考生一朝成名。究其原因,与教师高考备考理念的正确与否有着深刻的原因,我们深入分析并剖解高考备考理念的种种误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生年年参加高考,教师届届都在备考。谈起高考,不少学生“怕”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不少教师“厌”高考,恨没有点石成金之功而使考生一朝成名名扬天下。究其原因,与教师高考备考理念的正确与否有着深刻的原因,我们深人分析并剖解高考备考理念的种种误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年年高考,届届都在备考,谈起高考,学生怕高考,教师厌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究其个中原因是一个复杂的话题,笔者试图从学生高考备考心理误区的角度作一些深层探索。一、担忧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难以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致使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许多考生认为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其他的任何一次考试都没有这么重要,小考中考是起点考试,并不决定人生成败;考硕考博只是使人生之路更加辉煌。不少考生认为高考是人生成败的分水岭,成者为王幸福一生,败者为寇苦海无边,许多考生把自己一生的幸福都赌到高考上去了。考生…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已尘埃落定,科技文阅读的得分率普遍偏低也已成定局,如何突破制约考生准确答题的思维“瓶颈”,是留给广大考生的一个严峻课题。笔者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备考策略,还是可以大幅度提升高考科技文阅读得分率的。一、探究16套试卷,把准四大走势综观今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对科技文阅读的考查在文本、选材、题量、考点上呈现出如下四大走势:1.科技文是今年高考试卷“小阅读”的主流文本。  相似文献   

5.
刘天晴 《学语文》2022,(6):58-61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近年的新高考卷也有新的变化,如何备考也成了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呈现了立德树人、考点稳定、教材凸显及试题情境化的特点。本文立足“考情”,结合学生呈现出的读不懂、审不清、写不好的“学情”,有的放矢,从依托教材、整合群文、构建体系、一题多练等方面,为学生的备考和老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高考命题精神力求扭转多年来“题海战术”式的备考模式,冲破仅靠“套路”应考的藩篱,故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加大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如果教师依然按照“学生头天做,教师第二天讲”的传统复习模式进行备考,学生就很难适应当下的高考,难怪不少考生平时模拟分数大都在140分左右,而高考却失常,对于安徽2013年的考生来说,这种奇陉现象不是个案,而是较为普遍.难道真是试题难吗?在最近举办的阜阳市高三备考研讨会上,特级教师许晓天给与会教师认真分析了试卷中试题难易情况,通过论证发现考生可以稳拿的分数就有104分,  相似文献   

7.
贵海娥 《教学考试》2024,(21):14-19
<正>高三英语备考中,阅读理解是重点,也是考生的难点。平时做阅读理解时,学生很容易落入干扰项的陷阱。随着复习的深入推进,研究高考干扰项命题技巧和解题策略尤为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精准把握考点,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其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本文拟借助学生阅读中的典型易错题,归纳出阅读理解的常见干扰项陷阱,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和技巧,探索高效解题策略,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考试说明》是高考备考的主要依据。1999年广东实施“3+X”高考方案,政治科广东卷的《考试说明》对比以往,是“稳”与“变”的统一体。为此,高三政治教师和考生的备考策略应该是,全面把握《考试说明》,把考点复习和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正在近年来的高考中,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而在散文阅读板块,考生的得分率却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考生没有明晰高考散文阅读的考查点,以至于复习备考时的阅读训练具有盲目性;二来是考生没有掌握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在解答阅读试题时跟着感觉走。其实,高考散文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想更好地应对散文阅读试题,提高得分率,我们不仅要了解其考点分布,而且要掌握其解题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的第一题往往都是让考生判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全国各省市高考对文言实词词义考查的常规题型,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个考点。为此.归纳高考文言实词考查设误类型.揭示文言实词命题规律,有利于考生明确复习备考方向.更有利于提高考生对文  相似文献   

11.
高考古诗文由名句名篇填空、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三个板块构成。古诗文备考,考生应注意三个层次:考什么?怎样考?怎么办?考生备考应做到:明考点,知题型,懂技法,强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高考中。文学作品阅读一直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纵观全国各地的试题,仍然是散文阅读居多。“正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既是吃透文章的基础.又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引导学生抓特点,找规律,理思路,是散文阅读备考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考生备考的需要,从本期起,将刊发全套高考阅读试题评析改为刊发专题高考试题破解。本期特约浙江宁波中学纪勇老师撰写“社科文阅读高考试题破解”,此后将陆续刊发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等专题的高考试题破解,以供考生备考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瑞扬 《考试》2008,(9):27-28
猜测词义题,作为有效测试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题型,一直是历年各地高考英语试卷的必考点和每年高三学生第一轮复习备考的难点。下面,就该题型常用的破解方法,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为提高复习质量,往往利用高质量的高考试题来完成高考备考讲练,我们称其为试题化备考。由于高考试题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达到针对性强的考点备考复习,一般需要教师针对考点追加命制试题才能高效完成备考。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占有的比重比较大,作为高考语文三大考点的写作、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与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和拉动了考生三大考点能力的提升.然而,让人颇感遗憾的是,就是这样重要的一个板块,每年高考的结果却是难遂心愿.研究分析原因:一是教师在复习中片面重视见效明显的语言基础训练,而对阅读则重视不够;二是教师在复习中强调考生审读题干,而忽视了推敲与思考语言环境;三是教师在复习中片面要求考生注重分析阅读片段,而忽视把握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特别是忽视了对阅读材料语言分析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翻译是一项综合性测试,它既能考查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又能测试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必考点。该考点在《考试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重点强调考生的理解。综观2013年高考的18套试题,大部分都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翻译题的分值大都在10分左右,但考生一般只能得到5-6分。究其原因,大都由于考生文言文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因此,在备战文言文这一考点时,必须五措并举,夯实基础,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下面以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要求翻译的句子为例,总结出备考高考文言文翻译的五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文学常识这一考点,从近3年课标地区的考试实践来看,除福建卷在2008年单独考查了“名著赏析”外,其余省市多数与名篇名句、古诗文阅读甚至现代文阅读结合考查。“作家作品”考查“重要”的,“文学常识”突出“常”。这一考点有渐热的趋势。名篇名句的默写是高考语文的必考考点,各省市的赋分不等,在4—11分之间。多数为5~8分。试题的材料多出自高中语文课本,课外名句的考查有减少的趋势,以减轻考生备考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的“新高考”,所对应的是从2021届开始广东省考生需要应对的全国高考,所依据的材料是近两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模拟试题和高考真题,所集中讨论的是新高考的“现代文阅读Ⅰ”(又称之为“信息类阅读”)客观题的考查要求和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一直恪守“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稳”主要是指命题形式和考点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变”则是指命题角度的“变脸”,出现了一些新的命题视角。兹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对各省亮点题型作扫描透视,以引起考生备考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