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台湾平埔族群的分类十分复杂,尤以清代为最。这当是人们缺乏科学的民族识别的理论方法所致。日据时代,一些学者力图利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对平埔族群进行科学的分类,但因平埔族群已隔合到汉族之中,族群语言保留不多,而使得分类工作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结果。清代文献中,台湾少数民族还有“熟番”、“生番”、“野番”、“化番”、“流番”之类的称谓,这既说明他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也说明台湾少数民族成分的众多。因而把台湾少数民族统称为“高山族”、“山胞”或“原住民”都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群“红”人,他们很潮.也很爆。他们很年轻,最“老”的也不过23岁,小的才17岁,但是他们已是走在时尚和娱乐最前沿的风向标。他们让“90后”一代拥有了自己的偶像,他们也让这个世界知道了什么叫“青春无敌”。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产生了两次重大的社会变迁,从改革开放前的“金字塔型”向“洋葱头型”转变,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但要培育合理的现代化“橄榄型”社会结构还需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埔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4.
简介台湾“民主”和族群关系的大致状况,探讨台湾“民主”对族群关系的恶劣影响,指出西方式“民主”是导致族群对立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出位”最早流行于港台,多用来形容明星与众不同的行为。现在大陆的媒体经常使用并扩大了使用范围,广泛用于时装、娱乐和媒介等时尚娱乐文化领域,并用作书名、影片名、歌曲名,如:王瑞吉、姚瑶著的《出位》,莫少聪等主演的《出位》,张卫健演唱的《出位》。“出位”的“出”,超出的意思。“位”是指很虚的一个个范围,往往是无形的,或者抽象的事物,也指惯常的某种动作行为。“出位”指突破原有的规矩、习俗、做法、惯常的言行、某个范围、一种事物等。既可以指自己对过去的突破,也可以指对本行业间很流行的做法的突破。娱乐界流行的“出位”由“突破”之义引申而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拥有一个“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就会减少动荡,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与和谐。现阶段培育“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云无心 《新读写》2012,(7):57-58
在评价中餐的时候,人们总是说“色、香、味”,或者更“文化”一些,加上“形、意”——“色”总是在第一位的。而在西方饮食评估里,“色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继“房奴族”“奔奔族”“蚁族”“零帕族”等族群风靡网络之后,如今又有一个新族群诞生于网络,并受到大家的热议,那就是“傍傍族”。请看:  相似文献   

9.
具有共同属性的同一类人,我们常常管它叫某“族”。今时今日,“族”字辈欣欣向荣:“追星族”“哈韩族”“SOHO族”“丁克族”的说法层出不穷。“族”不再只用来表示“宗族”“民族”等结构稳定、人员固定的群体,新生族群往往具有某种相同的生活方式,比如“SOHO族”和“丁克族”。新生族群的成员流动性大,十七八岁的少年,今日是“哈韩一族”,明日也许就成为“哈日族”。  相似文献   

10.
话题     
《留学生》2012,(1):6-6
“海归”与“人才”二词应拆分开来 越来越多“海待”的出现,凸显了“海归”竞争力下降的现实。最近这些年,出国留学的人员越来越多,每年都有十几万人,出国也越来越容易,有些人甚至抱着“出国镀层金”的想法,选择去一些不是很有竞争力的国家或者二三流的学校,几年下来并没有学到什么真东西。  相似文献   

11.
从表示“江河湖海”的“江湖”,到表示“时尚前卫”的“很江湖”,“江湖”一词的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本文简述了“江湖”一词意义的发展,并简要分析其意义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酸汤话”是湘黔边陲之地一支自称为“酸汤苗”族群使用的语言。“酸汤话”除声母系统、声调系统、同音字汇有其自身特点外,古入声字的分派情况、变调、声韵母配合关系也有自G的规律,尤其是常见词和词组有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陈健 《教书育人》2008,(1):12-13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习作剧”,可以拉近“文本”与“故事”的距离。很容易发现自己或者合作伙伴的作文与生活、与情感之间的“梯级”,继而“拾级而上”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4.
田梦园 《音乐世界》2010,(12):60-63
无论是舞台上还是平时生活中的穿着打扮,郑允浩都不愧为“型男”二字,帽子、休闲裤、眼镜,懂得抓住时尚重点的他永远走在潮流的前头。就让郑允浩告诉你,一个很“酷”的男人必备的至In态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比较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基础上,研究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城乡之间的社会断裂和教育公平的缺失,讨论农村职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实现教育伦理的核心要求和“训练领袖农民,”对社会阶层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礼平 《学语文》2011,(3):53-53
“作”和“做”是两个很常用的字.但由于它们音同,有时意思也相同,或者字义相差甚微,我们常常将它们混淆.分辨不清到底是用“作”还是“做”?现在我们就此二字作简略分辨,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作”,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乍,  相似文献   

17.
“料峭”并非“严寒”“料峭”在《辞源》中的注释是 :“风寒著肌战貌。多形容春寒。”在《辞海》中是 :“形容春天的微寒。”例如 ,苏轼《定风波》词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又如 ,范成大《晚步西园》诗 :“料峭轻寒结晚阴 ,飞来院落怨春深。”《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形容微寒(多指春天 ) :春寒料峭。”显然 ,“料峭”应当用来指春天中还略带寒冷的天气。但这两个字较为冷僻 ,除了“春寒料峭”外 ,其他地方不再出现。大约因为“陡峭”是“很陡的意思” ,所以很容易误推出“春寒料峭”就是“很冷的意思”。于是出现了误用。例…  相似文献   

18.
“御宅文化”已发展成一种有关网络生活的全球性文化景观。在中国,从“御宅族”上网目的的角度,可以将“御宅”式网络生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依凭无限的互联网资源,“御宅经济”创造出新的产业链,赢得了蔚为壮观的网络消费者族群。“御宅文化”也得以形成和发展,追求一种宁静致远的、元人打扰的、原始本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作了个有趣的统计,诸如“个人”“个性”“个体”“自己”“独特”“独立”之类的词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共出现了90多次,可见,《课标》是特别强调“个性化”的。就阅读而言,“个陛化阅读”已渐成语文教学的时尚名词。但是,“个陛化阅读”不等于漫无目的或毫无章法的阅读,在阅读中若缺少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所阅读的文本也就只剩下“白纸黑字”的意义,谈不上“个性化阅读”了,因为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各阶层之间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的机会是否公平合理成为带有普遍性的敏感话题。当前舆论热议的“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拼爹”等现象反映了这个问题。但是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日益开放,社会阶层呈现高流动特征。优势阶层的代际继承率低,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子女中的青年人向上流动机会较多,知识分子阶层则保持着较为稳定的阶层继承率。科学判断当前“X 二代”的代际继承程度,对于媒体和学界正确引导舆论理性认识“二代”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