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用金子来比喻时间,说明时间非常宝贵,时间是万事万物速度的基本比较值,从最快的极限速度光速来感受时间的存在,没有时间就没有速度,也就没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最平凡的也许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用金子来比喻时间,说明时间非常宝贵,时间是万事万物速度的基本比较值,从最快的极限速度光速来感受时间的存在,没有时间就没有速度,也就没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最平凡的也许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王八蛋是民间常用的一句骂人的俗语,但为什么要这么骂呢?看到王八,总能让人联想到乌龟。不知道根据什么理由,中国古人一直认为龟是没有雄性的。由于龟的脑袋与大多数蛇的脑袋长得很像,因此,古人又认为龟蛇同类,龟是雌,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对付蚊虫的方法很多,且很先进,但在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没有现代好,科技手段落后,蚊虫对人类威胁更大。因此,人们会更积极地采取各种对付蚊虫的手段。那么古人是怎么驱蚊虫?现代驱逐蚊虫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烧蚊香,古人会这么做吗?从史料记载来看,古人对付蚊子也会烧蚊香,不过说法不一样,古人称之为"熏"。熏,即俗话所说的"烟熏火燎",这是古人夏天对付蚊虫最早也最流行的方法,也最有效。从《周礼》记载来看,先秦周朝王室  相似文献   

5.
正酷暑之日,热浪滚滚,现代人躲进装有空调、电扇的房间,闭门不出,大家偶尔也会杞人忧天地为古人担心,没有空调的古人是如何度夏避暑的?其实古人的避暑方法有很多,避暑的效果似乎也毫不逊色于现代。手摇扇子头枕风古人消暑的器物中,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扇子功居第一。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已会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用来遮阳生风,名曰障日,这便是扇子的雏形。班固的《竹扇诗》有云:"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团方。来风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达到不教而教,爱成了维系学校教育的纽带。有学者强烈呼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和谐教育的真谛,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国有与立”。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没有自己的根基,这个国家和这个政权都不会长久昌盛。  相似文献   

8.
《知识窗》2011,(11):59-59
有些人认为,古代欧洲人崇尚平等,即便面对君王等地位高的人.也大都只用单膝跪地。而中国古人的膝盖似乎软得很,跪祖先、跪父母、跪师长、跪恩人、跪菩萨,动辄就跪。但其实中国古人的跪拜礼在大多数时间皇并没有不平等、屈辱之类的文化含义.这只是后人的一种误解罢了。  相似文献   

9.
大师     
与众多大师一样,张大千先生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作品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广泛的影响.在同行眼中.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优秀的画匠而已。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曹丕<典论论文>).言就是文章、作品,文就是文章的辞藻等各种表现形式.意思就是:文章光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表现形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古人已懂得文章是用以传播信息的,必须讲究传播效果.现代传播学更重视传播效果,道理很简单,没有受众的喜爱、欢迎,任何大众传媒都将无法生存.所以,千方百计提高传播效果是十分必要的[1].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怎么做饭呢?若不能做饭,还能称之为"巧媳妇"吗?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意为: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语言表达的文采,尤其是材料叙述决定着作文的质量.而今,学生作文表述材料生硬、呆板、面目可憎已为普遍现象,许多老师认为无可救药.  相似文献   

13.
<正>在风沙雾霾多发的寒冷季节,现代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戴口罩出行。古代没有口罩,遇到风沙雾霾怎么办?早在先秦时,古人已设计出了有遮蔽功能的女用"面衣",后又发明更时尚的羃罒離、帷帽等。此外,古人的衣袖、巾帕亦都能派上用场……先秦时期已开始穿戴"面衣"古人对付风沙雾霾的首选"装备",大概要数面衣了。明屠隆《在京与友人》文中称:"燕市带面衣,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依屠隆所记,明朝时北  相似文献   

14.
古合韵浅说     
李威  辛朝乾 《科教文汇》2011,(19):74-75
合韵是指诵读先秦韵文时遇到押韵不谐之处,可以临时改变某字的读音以求谐和的方法。这是古人没有意识到语音的历史变化而以今律古导致的错误。通过对"合韵说"的来龙去脉、历代学者对它的批判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对我们今天研究语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在皎洁的月光下漫步,人们都会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只不过是古人的幻想而已。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朝太阳的一面,温度高达摄氏100度以上,背着太阳的一面,温度低至摄氏零下150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爱洗澡,定期洗浴甚至成为一种休假制度。洗浴离不了洗涤用品,在没有现代香皂、洗发水的情况下,古人进澡堂带什么洗浴用品?先秦时期淘米水"潘"曾是高级洗涤用品从史料记载可以知道,先秦时期中国人洗浴时所使用的去污用品,是一种叫"潘"的用品。记载先秦时代典章制度的《礼记》中,记载了当时的洗浴要求。《礼记》中的《玉藻》篇中有这样的说法:"日五盥,沐稷而靧粱。"这里的"沐"是洗头发,"沐稷"即用淘洗稷的水  相似文献   

17.
倪方六 《百科知识》2021,(13):63-65
春暖花开,春天是赏花的时节,其实也是植树的季节.从古籍记载来看,槐、柳、榆和梧桐最受古人青睐.这些树木不仅很常见,且都非名贵树种,那为什么古人特别喜欢呢?原来它们都有特别的象征,都是古人眼里的吉祥树.  相似文献   

18.
刘敏 《情报探索》2010,(2):122-124
古籍的著作方式与现代书籍的著作方式有很大不同,现在看来没有多大差别的著作方式,古人却有明显的界限和区分,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古籍著作方式的细致差别。从其内容的来源方面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著、作、撰、拟、学;第二类是编、述、论、纪;第三类是纂、辑、抄。  相似文献   

19.
鼠的别称     
《百科知识》2008,(7):55-55
考古证明,玉璧起源于古人对人眼的仿生,为5000年甚至8000年前古人的“玉眼”。辽宁省朝阳师专校长雷广臻教授说,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出土了许多玉璧,以后玉璧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没有中断。《说文解字》释璧:“瑞玉圜也”,也就是圆形而正中有孔的扁体玉器。玉璧一端有缺口的则称为玉块。  相似文献   

20.
刘志玲 《科教文汇》2008,(34):109-109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语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肯定收不到任何实效。只有让学生多“读”书,才能从多方面受益。而且还要充分尊重孩子们丰富的个性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