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次接触邓拓同志生前总喜欢开玩笑地对我们说:“我给《北京晚报》写《燕山夜话》,是被你们逼着上马的。你们真有一股磨劲儿。”确实,我们当时那股磨劲儿,也真够邓拓同志受的。按我们自己的行话来说,对有的作者,就是要抓住不放。邓拓同志就是被我们抓住不放的一个。当他还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候,在我们组稿作者的名单上,邓拓同志的名字就列在前面。很多作者都被编辑部的同志一个个“攻”下来了,唯独邓拓同志,因为他太忙,却始终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没想到这个采访对象的名字差点被我弄错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我跟他太熟悉的缘故。报道的主角是我所在学院的一名学员。采访他之前,我就看过他在学院文艺汇演中的演出.他能随意从食堂里挑出几个瓷碗,敲出一曲曲拿手的歌曲,于是我记住他的名字叫“何立力”。后来,他常到我们科里来找文化干事,我们就认识并熟悉起来,文化干事的本子上记的名字也是“何立功”三个字。1987年,《空军报》在《长空》副刊开辟《文体生活特  相似文献   

3.
可取的窍门     
“你是晚报总机吗?我们这里下了冰雹,我想用电话发个稿,请给接编辑部。”“编辑部的人下班了,不过不要紧,他们备有录音机,等我接通后你就念稿吧!”羊城晚报想得真是周到!这样一来,记者和通讯员,有些应急发的稿,就可随时通过电话传给报社,再不用担心新闻迟到了。目前,新闻界正在讨论改进新闻的时效性问题。决定新闻时效有诸多因素,通讯工具即是其一。在没有条件利用电传打字机等发稿的条件下,羊城晚报为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借助  相似文献   

4.
近据报载,西南某地一位名叫刘秀品的作者,写了一篇杂文投寄给《郑州晚报》。经手编稿的王编辑已将这篇编好待发的稿子放在包里,谁知途中不慎丢失了。他立即写信给作者,一是说明原因,二是致歉,三是请其再抄一份寄来,结果此稿得以刊出。读了这则报道,王编辑的“编风”不禁令人敬佩与赞叹。因为他(可惜未写出名字)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态度,虚怀若谷,不文过饰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散文家余秋雨致信劝告写不实文章吹捧他的作者说:“说好话也要讲究真实。不真实的好话与不真实的坏话,在社会功能上是一样的。”据《羊城晚报》“娱乐世界”版介绍:一个叫孙敏的作者在上海《青年一代》发表了《余秋雨和马兰》一  相似文献   

6.
微音,这是《羊城晚报》读者熟悉的名字。因为这家晚报经常刊登他的《街谈巷议》。他的文风泼辣,观点鲜明;或褒或贬,有抑有扬,切中时弊。微音的多少文章说到老百姓的心里去了,人们争相阅读之余,不禁问起:“微音是谁?”微音,是《羊城晚报》原总编辑许实的笔名,去年初,因年纪大了,退居二线。他在近几年里,撰写了上千篇杂文式的新闻评论《街谈巷议》,虽曰“微音”,实乃警世醒人的暮鼓晨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实如鱼得水,笔酣墨饱,  相似文献   

7.
东窗事发 1987年11月初,中国乡镇企业报驻兰州记者站站长王××向《兰州晚报农村版》编辑部送来本人署名的一篇报告文学——《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记吕全福》。这篇8000余字的“打印”稿,便很快在这张报纸上以《吕全福进京》为题,连载五期发表。然而,生活在兰州地区的读者,毕竟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太熟悉了,他们向报社反映:写的不象吕全福!  相似文献   

8.
郭秦 《新闻知识》2002,(9):52-53
2001年8月1闩,《羊城晚报》进行了全新改版,重点是对版面进行重新调整和整合。分析《羊城晚报》的这一重大举措,可以看出,此次改版的目的是为了体现“今天的、新鲜的、精彩的、有魅力的”这句《羊城晚报》的宣传用语,同时也反映了《羊城晚报》对新闻的追求。这种追求可以看作是《羊城晚报》编辑部对其报纸所作的报道定位。  相似文献   

9.
秦朔档案:1968年12月出生,1990年7月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南风窗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编辑室主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副社长、副总编辑,现任杂志社总编辑,广州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省市青联委员。著有《大脑风暴》、《传播成功学》等4本专著。走进《南风窗》10年前,秦朔到广州谋职时,他的第一选择是《羊城晚报》。然而,由于晚报决策的迟缓,更由于《南风窗》的领导愿意给他一个试验的机会,让他试试看,他最后选择了《南风窗》。如今,当时《南风窗》的社长成了《羊城晚报》的社长,而他招进来的这个大学生已在《南风窗》掌舵。《南风窗》近年来发行量节节攀升,已成为在国内有重大影  相似文献   

10.
欣闻《新疆日报》通讯《达吾提·阿西木北京探亲记》(以下简称《探亲记》)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既为作者高兴,为报社高兴,也为新疆各族人民高兴。说心里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生最大的光荣莫过于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最高奖;一家省级党委机关报,一年甚至多年的希望也是想要夺得中国新闻奖的最高奖;而作为祖国边疆省区的新疆维吾尔、哈萨克等各少数民族人民,在中国新闻奖最高奖的作品中能见到自己身边人的名字,更是心里美滋滋的。眼下,这一切都已如愿,怎能不为之高兴?本来,此稿的责任编辑不应该是我。因为,作者在总编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迈向第二次创业──记羊城晚报社社长曹淳亮钟玉明曹淳亮摘了颗“桃子”?1994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任命45岁的曹淳亮为羊城晚报总编辑。这一新岗位与他35岁创办《南风窗》杂志、43岁创办广州出版社都是白手起家的情况不同。这回等待他的是“一派莺歌燕舞”的景...  相似文献   

12.
两年来,湖南省报刊上的漫画比较活跃,这与省委领导重视、支持漫画创作是分不开的。 1980年底,湖南省委批准省美协出版《刺玫瑰》漫画小报,省委书记焦林义同志对办报人员说:“漫画是百花之一花。有些人不喜欢漫画,是因为漫画带点刺,漫画如果不带点刺,还叫什么漫画呢?”1981年10月,焦林义同志对《刺玫瑰》作了批示,并在11月看了《湖南省漫画展览》,他勉励作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运用漫画武器为四化作出贡献。省委常委刘正同志分管宣传工作以后,也经常关心报纸上发表的漫画。他在给《刺玫瑰》编辑部的一封信中说:“漫画手法泼辣、发人深思,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文艺武器。”今年3月,他在参加湖南日报墙头评报活动时,就主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06,(36):22
名字来自于两部书稿《卡帕记者丛书》名称来自于《北京青年报》主任记者张力以及广西记者徐歌的书稿。张力的书稿是以他在台湾牢狱248天的亲身经历、体验写就的;而徐歌的书稿也是以他在南非做记者的亲身经历写成。两部书稿都表现了作者非凡而独特的经历,以及他们为了自己所钟爱  相似文献   

14.
《幽默精辟妙谈“三个代表”》(原载《羊城晚报》2002年11月11日)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羊城访方唐     
这次乘到南方组稿之便,访问了广州漫画协会会长、《羊城晚报》美术编辑陈树斌。他以“方唐”为笔名的漫画作品,蜚声全国,扬名异域,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得荣誉奖,给广大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陈树斌,今年四十八岁,中等个儿,象广州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一样,穿着十分朴素。他的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给人以一种反应灵敏的感觉。我们先从《羊城晚报》上的“新闻漫画”谈起。“您是怎样搞起新闻漫画来的?”我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从60年代初涉新闻工作起,就与这全军唯一的新闻业务刊物“认了亲”。我一期不漏地读;也经常投个稿,至今共刊登了30多篇。凭这两条,我给自己“评”了两个“先进”:“热心读者”和“积极作者”。往事如烟,不堪悉记;但有一篇小文章,我却终生难忘。那是1981年,《解放军报通讯》第10期,刊登了我的写作杂谈《力求有一句自己的话》,全文连标点符号在内共237个字,是那30多篇刊稿中最短的一篇,而对自己在激励进取精神、提高业务素质和修养学风、职业操守等方面所起的自律作用,却是很大的。这篇小文章说的是,一篇文章,至少应有一句…  相似文献   

17.
这里有点象“静静的产房”,我的“咔咔”的皮鞋声惊动了伏案工作的编辑们,3人的目光一齐向我投来。我作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自我介绍:本台通讯员×××,顺便送来小稿1件,请审处。3位中唯一的一位憨厚的男子汉,立刻热情地接待我这位不速之客,编辑部宁静的气氛被打破了。跟我促膝絮谈的是魏苍广,他给我的名片上说明现任的职务: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副主任、记者。在他的案头上,“在祖国的怀抱里”征文稿已堆起好高。可以看出,他还沉浸在阅稿的兴奋之中,介绍《金色年华》编辑组开展征文活动以来的情况,就成了彼此交谈的主要话题。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06,(12X):22-22
名字来自于两部书稿 《卡帕记者丛书》名称来自于《北京青年报》主任记者张力以及广西记者徐歌的书稿。张力的书稿是以他在台湾牢狱248天的亲身经历、体验写就的;而徐歌的书稿也是以他在南非做记者的亲身经历写成。两部书稿都表现了作者非凡而独特的经历,以及他们为了自己所钟爱的职业出生入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论坛》2007,27(2):161-161
尊敬的作者:您好!欢迎赐稿,并请仔细阅读以下有关内容:1《图书馆论坛》的投稿方式《图书馆论坛》编辑部至今只接受作者本人直接邮寄到编辑部的纸本稿(一份),详细地址为:邮政编码510110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图书馆论坛》编辑部请在信封右下角位置详细列出寄信人地址,并在信封显眼处标明“投稿”。请不要投稿到《图书馆论坛》的电子邮箱tsglt@zslib.com.cn,该邮箱不作投稿用。请不要把您的稿件寄给编辑部的任何成员,如果这样做您的稿件就有可能被耽误了。2《图书馆论坛》的稿件要求纸本稿请按照《图书馆论坛》发文格式要求用A4复印纸打…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湛江日报社的子报《湛江晚报》编辑部于1999年下半年正式采用北大方正采编编辑流程管理系统出报,在《湛江晚报》编辑部运用该系统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两年后(《湛江日报》编辑部也开始正式采用该系统,之后两报编辑部于2003年同时将该系统升级到4.2005版本(以下简称采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