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商隐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流传至今,为历代人们推崇、传诵,主要是凭借其自身的艺术魅力与独特价值.李商隐的"无题"诗脍炙人口,至于其所寓内容诸家所说不一.  相似文献   

2.
诗歌作为最凝练、最注重抒写人的心灵情感的语言艺术,在创作中必须运用"留白"艺术造就艺术"留白".诗歌的艺术"留白"具有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即艺术"留白"能够造就自由博大之美、难以言传之美、曲径通幽之美.  相似文献   

3.
"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是田汉在领导南国戏剧运动时提出的活动口号之一.这个口号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指向,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强调要在广大的程度上发挥艺术的社会价值,让艺术对于社会生活起到更大的作用: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突出,也是对艺术影响社会、改革社会的主动性的强调;"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这一对概念的并举,意味着在承认艺术的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更注重用艺术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改造和影响的作用力.这是南国戏剧运动的核心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昌耀是一位有着自己特殊气象的西部大诗人。诗歌中大量地表达了“爱”的主题,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成为解读昌耀诗歌的充要条件。文章试图从爱的意蕴、爱的哲学、爱的体验三个层面来切入他的诗歌艺术世界,以期探求他对爱的价值与意义的个人独特理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他诗歌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标高。  相似文献   

5.
皎然"诗家之中道"概念来源于龙树的中道观,要求诗歌创作达到一种无过亦无不及的艺术形态,着眼于诗歌内在规律,其价值取向是释道二家;它为诗歌主"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研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认知语言学范式下,本文拟以视觉诗"40-Love"为例,分析依托于视觉模态和文字模态的隐喻的动态构建.作者认为.该诗歌的视觉模态即graphology(非语言的、有形的图像)前景化主题,构建了隐喻"中年人的婚姻是临界局点(比分40:0)的网球比赛".视觉上的"先形夺人"突显了主题,并使诗歌具有艺术美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的图形与文字相互印证或加强,读者在视觉观赏临界局点的网球比赛的同时情感体验看中年夫妻的"千钧一发"的"爱情现状",两个不同城内的成分被建立了联系.多模态分析视觉诗歌的隐喻意义为解读主题和美学价值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斯威夫特的诗歌一反传统诗歌的创作特点,将真实生活中的丑陋作为创作对象,并通过对丑的真实再现,抓取真实生活中的片段,揭露人物所处环境的丑陋,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关怀.其诗歌中的审丑艺术,促进了社会的改良、人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太康"文学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由于诗人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安稳、舒适的环境中,士人的普遍心态是求实逐利,表现在文学上,便是抛弃了建安诗歌的梗概多气与正始诗歌的深邃哲思.但是,"太康"文坛并不冷落,无论作家还是作品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前代,尤其是诗歌,在士人生活中的价值进一步得到肯定,形成了与汉魏古诗不同的艺术风貌,文学的抒情性,在主观意识上比前代更为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正因为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在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古代诗歌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相似文献   

10.
莱维托夫是美国20世纪有影响的诗人之一,50年代她提出了"有机形式"的诗歌创作理念并终生为之努力.她的"有机形式"思想主要包括:1、诗人驰骋在艺术王国里追寻着一种无上的精神和理想;2、艺术家要善于择取平凡事物入诗,以超凡的眼力平衡理想与现实,探索艺术的灵魂;3、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诗人须投身社会生活,以提升诗歌的品质.简言之,她的"有机形式"创作思想是建立在对生命艺术整体认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九叶诗派与三、四十年代的主流诗歌在艺术本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前者主张“人的文学”,后者倡导“人民的文学”,由此导致了它们在艺术目的、艺术效用上的明显差异,前者更注重诗歌的艺术价值,后者则主要关注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懿 《初中生辅导》2008,(33):14-17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最为繁荣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力的强盛造就了诗歌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伊始,诗歌发展呈现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态势,试图对此做一全景式的描绘是困难的.文章以诗歌传统为参照系,对当下诗坛的几种"怪异"现象作一反思,旨在唤起艺术家对艺术的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促使诗歌走上良性发晨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诗歌爱好者们,古代的诗人们以他们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广阔的诗歌艺术天地.在品读诗歌过程中,我们发现酒、茶、禅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酒、茶、禅中诗歌愈加焕发出独特的美.本文试从酒、茶、禅三者的微妙关系来品评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书法家自创作品的仅存墨迹--杜牧的<张好好诗并序>,是一个以书法形式呈现的诗歌作品.杜牧通过书法来呈现个人才情,利用诗歌来抒发个人怀抱,二者的完美结合堪称唐代书法与诗歌的典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杜牧利用诗歌与书法的曼妙组合,表达出自己强烈的创作目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6.
"言志"说与"摹仿"说出自中、西方不同的诗学话语体系,在美学内涵和价值追求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但它们共同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某些本质规律的探索和认识,都很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其终极价值关怀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为人生而艺术"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最早的文学艺术形式,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诗歌的研究和翻译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而诗歌的翻译又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翻译活动,应更多考虑其美学价值。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美学价值的体现应从翻译要素及相互关系、诗歌语言的比较与使用、不同文化的比较与转换等诸多方面入手,方可保持诗歌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18.
诗歌的艺术魁力当然离不开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原件.但是诗歌的艺术魅力主要的不在于各个意象的个体,而是依赖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孤立和分散的意象或者说缺乏内在联系的意象堆积.是毫无艺术魁力可言的.同样的意象群由于组合关系不同,其艺术价值也是不能等量齐观的.这就是说诗歌艺术魁力的  相似文献   

19.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相似文献   

20.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