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聋校双语教学是80年代以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聋教育方法,它是在对过去聋校推行的单纯"口语教学法"或"手语教学法"作出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聋校教育的重视度也是越来越高,聋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在教育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们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聋校一定要对语文教学引起关注,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在新的课改下,语文教学在聋校的教学中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本文针对在新课改阶段聋校语文教学的新思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聋校学生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聋教育课堂教学用语的选择一直是聋教育理论研究、争论的一个热点[1][8]。本文剖析了聋校课堂教学用语的使用规律,提出了以发展的观点使用课堂教学用语的思想;提出了大屏幕语言的概念,讨论了它的言语特征及其在聋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是一种新的语言符号,是手势语、指语、口语、书面语之外的第五种教学用语,是计算机在聋教育应用中的新理念,是一种真正的聋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是聋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特殊补偿任务,是聋校教育的中心问题,它直接影响着聋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为衡量一所聋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我校2003年5月成立了“聋校语言教学”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开展“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低年级聋生语言教学”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为构建我校“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做出了有力探索。  相似文献   

5.
聋校中学作文教学是聋校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针对以手语为第一语言,汉语语言为第二语言,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不能有机结合的聋生来说,进行作文训练是发展聋生汉语语言、训练聋生语言和写作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对聋生进行双语教育的最直接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聋校中学生来说,汉语语言是与正常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在聋教育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关于聋教育中言教学方法问题,始终争论不休。手语教学、口语教学、全面交流法和双语教学法,这四种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实施过程中,应结合聋校实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口语教学历来是聋校各科教学的重点之一。聋校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加强口语训练是聋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新一轮的聋校课程改革把口语训练作为“沟通与交往”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并强调:口语法仍然是我国聋童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从新教材的特点看,也把口语教学与训练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训练形式、内容更加具体化。这些都给聋校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聋校日渐重视聋生的口语,许多聋儿家长对听力语言康复教育认识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8.
语言教育是聋教育的根本,没有语言教育,聋校的一切教育形式就难以存在,一切教育目的都不可能实现。语言能力是聋童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聋童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无一不与语言能力相关。从这点来看,没有语言就没有聋童的一切。语言教学也是聋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语言是聋教育的目标也是聋教育的工具。语言是聋童在社会中与人沟通的工具,掌握和发展聋童的语言能力能有效改善聋童的社会交往质量。因此,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是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助残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重审手语的语言资格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重新审视手语的语言资格不仅有利于手语的发展,也关系到聋校语言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认为,手语在本质上已具备语言的基本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和语言还有差距,手语是一种发展中的准语言,因此,既不能武断地剥夺手语的语言资格,也不能盲目地抬高手语的语言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聋校开展了语言教学的研究,对口语、书面语和手语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认真探讨,并积极推广应用,这对于特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78年,上海的聋教育专家金培元就强调,聋教育必须"词为基础,句为关键,三语结合,写话为主"。后来,在其出版的《适斋文存》一书中提出聋校语文教学的"三语教学"思想,笔者认为,"三语结合,按需供教"适合于当今的聋校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