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语言专业主要招收汉族学生,但亦不限制招收少数的民考汉学生。一般而言,汉族学生进校前绝大部分是没有维语基础的,包括口语的和书面语的。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是前期进行维吾尔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期主要是知识的运用和加强,并有语言实习和教育实习。  相似文献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专业是新疆高校为培养精通少数民族语言双语人才而开设的独具新疆特色的专业,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以及外界的影响,学习积极性及效果并不理想.作者以雏吾尔语专业学生为例,对维吾尔语专业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了几点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例,归纳并统计了汉族学生维吾尔语学习中“宾格”的偏误类型,分析了产生“宾格”偏误的原因,针对偏误成因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与汉语完全不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维汉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根本的区别。维汉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因此,汉族学生在初学维吾尔语时有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为了方便初学者,从事维吾尔语专业的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这门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语是新疆使用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和汉语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推动了语言的演变,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将从语言本体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对新疆汉维语言接触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为语言接触理论提供例证,同时为汉维日常交流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疆汉语方言声调减少,不能仅从其内部找原因,还须结合语言接触史来进行探讨,尤其是区内第二大交际工具--维吾尔语为代表的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是语言学习及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疆的具体语言环境着手,以名词对比为出发点,从语言类型学的高度去认识汉语作为孤立语、维吾尔语作为黏着语的本质特点,同时也指出形态分类和句法特征分类的局限性,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某些句式的使用频率也高出了普通话中的使用频率,其原因之一是受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对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把”字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新疆的维吾尔民族和汉族等杂居一起,尤其是南疆一带,维汉族人民和睦相处,辛勤劳动生产,互相学习,开发和建设祖国的边疆地区,形成了一人团结和谐友爱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不但民族之间出现了融合现象,语言方面也出现了有趣的融合现象,由于友好相处,语言交际,经商贸易,促进了语方上的相互吸收和借用,语方不断地得到丰富的发展。本文是基于此,谈谈汉语词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巧妙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维吾尔语课程教学当中,口语教学作为整个课程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知识理论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以"高校维吾尔语口语教学内容及改革探究"作为重点研究内容,结合现当代高校维吾尔语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中存在的缺陷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维吾尔语口语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优化路径,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现代维吾尔语禁忌语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宗教信仰与其语言禁忌、社会生活与其种种语言禁忌方面分析了现代维吾尔语禁忌语产生的根源及其所透视出来的文化内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维吾尔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道德风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并由此揭示了现代维吾尔语禁忌语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维吾尔语各方言中的汉语借词及其这些借词对维吾尔语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与维吾尔语密切接触,相互影响。汉语借词的借入对维吾尔语构词方式、词义以及词义演变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总结并分析研究汉语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维吾尔语发展和演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Language transfer(LA) is the fundamental no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Ow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area and minorities,the language teaching is particular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is article aims at presenting the Tri- language Transfer among Uygur,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t role LA plays.Hopefully, it will give some constructive advice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mong the Uygur students.  相似文献   

15.
汉族和维吾尔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因而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而其中的吉利数字则更加具有代表意义。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对维语和汉语中所喜爱的一些吉利数字进行例举和分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维吾尔族的文化和语言,对第二语言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维汉口语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和地域等因素与其对口语语码转换所持态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笔者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学生地域差异与其语码转换态度相关性较小,而性别和年级等因素却与语码转换态度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和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相关背景因素,试图回答哪一个背景因素对语言态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最能够预测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把汉语水平、社会网络、和民族认同三个背景因素作为自变量,把语言态度的亲和力维度和地位价值维度作为因变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检测出三个自变量对两个因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背景因素中,社会网络因素对语言态度的影响最大,可以作为语言态度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语构词法是维吾尔语词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语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维吾尔语的新词术语能否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更应该重视维吾尔语构词法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维吾尔语新词产生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文阐明了维吾尔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形成和性质,对汉维语因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不同,而在两种语言的词汇上产生的语义“空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中的文化附加义教学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