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求协方差矩阵的逆矩阵的快速算法。先将矩阵分解,再利用三角矩阵求逆的迭代算法,得到了求协方差矩阵的快速算法;同时,讨论了其合适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具体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
基于诺依曼级数展开算法,将矩阵求逆转化为一序列矩阵求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但是在计算优化因子上耗费了大量的计算资源而产生延迟。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其基于诺依曼级数近似,将大矩阵相乘转化为对角矩阵和空心矩阵,进一步降低ZF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且提出一种简化优化因子的方法,提高收敛速度,有效减少延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接收天线增加,改进算法译码性能接近传统ZF算法,而检测算法的复杂度由O(k3)降到O(k2),其中k为用户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求可逆方阵的逆矩阵和利用线性代数方程组AX=b的系数矩阵A的一个初始近似逆阵P求解方程组的迭代算法,这种算法具有迭代格式简单,能有效地控制求解过程中的舍入误差的影响,灵活确定迭代次数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求可逆方阵的逆阵的一种迭代算法,此方法迭代格式简单,可以有效地克服求逆过程中的舍入误差的影响,并能根据精度要求灵活地确定迭代次数,求得一个较好的近似矩阵,特别适用于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
在5G通信用户信息高吞吐量和大规模连接应用场景下,稀疏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可用于改善5G智慧场景通信质量。为了降低SCMA系统检测端算法复杂度,基于Max-log-MPA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阈值门限和区间范围的多参数组合设定的消息传递算法。在用户信息值迭代运算前利用门限阈值进行判断,当满足设定条件后方可参与算法的迭代过程,迭代计算过程中再次设定区间参数进行过滤筛选,使得通信场景所需的用户节点概率值参与计算,用户信息得到译码,2部分参数均可一定程度筛选用户信息值,从而达到降低算法复杂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收敛速度和算法复杂度明显优于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io,BER)性能损失也可得到保证,在误码率性能和算法复杂度权衡之间有灵活的参数组合方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类含有三次逆幂非线性矩阵方程双对称解数值计算问题。先用牛顿算法迭代计算导出线性矩阵方程双对称解,再用修正共轭梯度算法(MCG算法)求由牛顿算法导出的线性矩阵方程双对称解或最小二乘双对称解。建立牛顿MCG算法求这类矩阵方程双对称解,数值算例表明牛顿-MCG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PersonalRank图推荐算法在推荐系统应用中的效率问题,从降低时间复杂度和减少迭代次数两方面进行算法优化。首先,构建推荐系统中用户行为数据二分图和迭代推荐模型;然后,建立转移矩阵,通过矩阵运算转换传统迭代模型,求解稀疏矩阵线性方程组直接得到系统稳态,有效降低了推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最后,通过确定游走概率,在不影响系统精度前提下,各节点概率值收敛前就提前停止迭代,大幅减少了系统迭代次数。实验表明,转移矩阵法推荐效率比传统迭代法提高了211倍左右,游走概率取值为0.1时精度趋于稳定。优化后的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效率。  相似文献   

8.
二元μ循环矩阵的逆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利用求一般μ循环矩阵的逆的两种简便算法,给出两类基本的二元μ循环矩阵的求逆公式,再用移位规则讨论一般的情形.然后介绍求一般μ循环矩阵的行列式以及逆矩阵的一种新算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元多项式模型对时变OFDM系统的时频响应进行建模.在多项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期望最大化(EM)方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频面上的二维数据来获取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ML)估计值的算法(PEMTO).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避免由于矩阵求逆而带来的风险,给出了PEMTO的一种迭代计算方法(RPEMTO)PEMTO算法在数学上进行简化后,可以用来进行一维序贯信道估计.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算法的误码率低于其他类型的盲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求摄动矩阵的逆矩阵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矩阵的运算法则和逆矩阵的定义,对摄动矩阵(A+δuv^T)和它的更一般形式(A+UBV)给出了具体的求逆矩阵公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K-best检测算法易将最优路径舍去的特点和K-best检测算法搜索星座图中所有点的特点,提出一种性能改进型K-best检测算法和几种降低复杂度K-best检测算法.性能改进型K-best检测算法在进行QR分解之前对信道矩阵进行最小均方误差(MMSE)滤波,能有效减小最优路径被舍弃的概率,提高算法性能;降低复杂度K-best检测算法采用类似球形译码检测的方法减少搜索星座图中点的个数.仿真结果显示,性能改进型K-best检测算法比基于排序QR分解(SQRD)的K-best检测算法有1dB的性能增益.降低复杂度K-best检测算法在K=4时有性能损失;当K=8时,降低复杂度K-best检测算法和原K-best检测算法有同样的性能,同时前者比后者需要更少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12.
LDPC码的BP译码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译码复杂度低,可实行完全的并行操作.介绍BP译码算法,以及LDPC码与均衡技术结合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MMSE均衡技术的线性LDPC均衡算法.  相似文献   

13.
在矩阵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线性方程组及哈密顿-凯莱定理,首先介绍了逆矩阵的五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即(1)定义法,(2)伴随阵法,(3)初等交换法,(4)线性方程组法,(5)利用哈密顿一凯莱定理求逆矩阵;进而分析了各种方法适用的范围及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迭代的比特和功率分配机制,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与传统的迭代分配算法不同,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只需要比较几个特定的子载波.该方法在保持传统迭代算法性能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小了迭代分配算法的复杂度.此外,通过选择等功率分配方案作为初始方案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进一步降低了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基本不牺牲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算法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求逆矩阵在线性代数中有广泛应用,一个矩阵的逆矩阵除可用传统的几种求法外,本文给出了一个同时用行和列的初等变换求逆阵的方法,以达到简便、快速求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干扰对齐(IA)是一种有效消除干扰的管理机制。为了彻底消除干扰信号对期望信号的影响,通过预编码技术处理使干扰在接收端重叠,使接收端的干扰信号与期望信号有效分开。在传统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算法和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算法基础上,提出基于符号检测辅助的最小均方误差(Symbol Detection Aid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SDA-MMSE)算法和最小二乘(Symbol Detection Aided Least Square,SDA-LS)算法。分别基于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迭代计算,通过仿真可看出SDA-MMSE算法的MSE较SDA-LS算法的MSE降低约20%。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且SDA-MMSE算法系统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反中心对称矩阵的线性方程组Ax=b的迭代算法,充分利用反中心对称矩阵的性质,给出求方程组解的迭代算法。数值例子说明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交换环的同构理论,结合多项式最大公因式的Euclid算法,给出了求g-r循环矩阵逆矩阵的一种新算法,并结合数值例子给出了该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检测算法,称为噪声投影按序逐次消去(OSNPC)算法,以改进传统的干扰按序逐次消去(OSIC)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方面的性能.OSIC算法从接收信号向量中逐次消去已知的干扰,而OSNPC算法从判决变量向量中逐次消去已知的噪声投影.理论分析表明,OSNPC算法在性能上等效于传统的OSIC算法,但其计算复杂度却大为降低.而且,当OSNPC算法用于对偶格约减(DLR)辅助MIMO检测时,所构成的基于OSNPC的DLR辅助MIMO检测方案,与基于OSIC的DLR辅助MIMO检测方案相比,其整体复杂度得到进一步降低,这是因为在它的检测过程中,省去了对偶格约减基的求逆运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检测方案的性能与复杂度的理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逆矩阵的定义和性质,总结了利用定义、伴随矩阵、初等行列变换、混合初等行列变换、分块矩阵、哈密顿-凯莱(Hamilton-Cayley)定理和Gauss-Jordan定理求逆矩阵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