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潇潇 《大观周刊》2012,(30):49-50
司法的目标是和平、和谐、公平与正义,司法公信力是司法赢得社会公众尊重、信任、信赖的能力,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司法的认可和信任程度。然而,司法公信力不是独立生成的,民众的信仰、司法公正是司法权威提升的主要因素。笔者从和谐社会的司法基础——司法权威的分析入手,通过审视和检讨我国社会现阶段司法权威建设中的暇疵与不足,最终提出通过司法公正、司法公信以及司法的人本关怀,达到理性回归司法权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媒体舆论对司法审判存在积极及消极影响,应该通过司法公开及树立司法权威来制约舆论审判的消极影响。同时强化自媒体平台建设,拓宽司法公开渠道,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审视实现司法正义过程的正当法律程序,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刘鹏  栗莎 《大观周刊》2011,(37):53-53
现今我国的司法权威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司法机关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社会的,外部的和内部的种种原因无法做到完全公正公平,司法不能够得到民众的普遍信服,权威受到了削弱、本文就司法权威的现状和缺失的原因进行阐释,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杰克逊大法官(1941年~1954年任职)有句名言:“我们不是因为没有错误而成为终极权威,我们只是因为终极权威而没有错误。”现代司法之所以被看作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除了有赖于法院中立、公正的裁判外,更有赖于司法的终极权威,即当事各方对法院及法官始终都能心怀敬畏之心,都能理性、心甘情愿地服从、接受并执行司法裁判。  相似文献   

5.
区块链技术的公开透明与全程留痕、国家法律政策的支持、数字作品行业与司法实践的采纳,共同构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作品保护的优势。当前区块链技术存在的数据存储系统风险、平台发展与收费的无序、司法认定有待规范等问题体现出区块链技术在数字作品保护上仍然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应通过借助科技发展不断革新现有技术、加强内外监管、搭建权威司法区块链平台、统一司法认定证据规则等,以期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作品保护提供具体破局路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司法建设目前处在一个自身问题较多、外部环境较差、社会公信力较弱的时期,司法健康前行的难度相当大.在这一特殊时期,舆论监督适当,将有利于我国司法改革和司法建设尽快走出困境、开创新局面,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反之,如果舆论过度介入司法,甚至试图取代司法,不仅司法的权威将受到严重损害,而且媒体自身的形象也终将受损,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原则同意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会议要求司法部门在继续抓好2004年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事项的基础上。从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提出:要特别保护正当的舆论监督权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1月17日在与中央部分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时指出,人民法院要正面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个目标,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肖扬说,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有着共同点,如追求公正、独立、真实,两者的根本目标也是一致的。新闻媒体通过对司法活动进行真实、公开、公正的报道,推进国家民主化、法冶化进程;司法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特别保护新闻单位正当的舆论监督权。从根本上说,没有舆论的支持,司法权威是很难树立的;而司法缺乏权威,也会影…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近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强调,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独立司法,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确保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在  相似文献   

10.
雨人 《新闻世界》2008,(9):133-134
在现代法制国家,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密切相联。媒体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并监督司法权的行使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然而,媒体监督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缺乏制约或不当的“监督”也可能给司法公正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妨碍或破坏司法公正。如何充分发挥媒体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同时避免其对司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既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媒体享有的新闻自由,又维护司法独立原则和司法权威与正义,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章洁 《当代传播》2005,(6):55,58-59
媒体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有利于实现阳光下的审判,推动司法进步;如果媒体监督不当又会对司法独立造成负面影响,造成两者之间的冲突。在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要以促进司法公正为契合点,建立新闻媒体对司法监督的相应制度,从而使得媒体对司法权的监督有章可循,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才可能达成一致,从而使媒体的监督更加深入,维护人民的利益和司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与传媒的互动实践中,司法为传媒提供的司法活动信息,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司法的公开、透明,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为公众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创造了必要条件;传媒适度介入司法,其强大舆论影响与司法内在公正力量的结合,有力支持了司法抵制某些权力部门或强权人物对司法审判的干预,从而促进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传媒对逐步演进的司法改革报道,回应了公众对司法改革的呼声、要求及愿望,推动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传媒对法院业绩的传播,树立了法院的形象和权威,弘扬了法治精神和理念.诸多公正司法裁判的范例经由传媒的报道,深刻地影响了公众的法律意识,使其相信公正和正义由司法而得以实现,从而对司法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在司法与传媒的互动实践中,司法为传媒提供的司法活动信息,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司法的公开、透明,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为公众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创造了必要条件传媒适度介入司法,其强大舆论影响与司法内在公正力量的结合,有力支持了司法抵制某些权力部门或强权人物对司法审判的干预,从而促进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传媒对逐步演进的司法改革报道,回应了公众对司法改革的呼声、要求及愿望,推动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传媒对法院业绩的传播,树立了法院的形象和权威,弘扬了法治精神和理念.诸多公正司法裁判的范例经由传媒的报道,深刻地影响了公众的法律意识,使其相信公正和正义由司法而得以实现,从而对司法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吴鹏飞 《声屏世界》2003,(10):35-35
豁免事由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依据侵权行为法的一般原理,任何一种豁免事由能够有效成立,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具有对抗性。第二,必须具有客观性。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实践,新闻侵权民事责任中经常采用的豁免事由主要包括:权威消息来源。这一豁免事由在西方国家又被称为新闻特许权。如果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权威部门的结论或材料进行报道,却损害了他人名誉权,新闻机构可以其消息有权威来源为由而要求免责。在司法实践中,权威消息来源被认为是侵害公民、法人名誉权…  相似文献   

15.
传媒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对司法具有积极意义。传媒报道有利于监督庭审,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民人权意识的觉醒,传媒与司法之间却经常发生冲突,形成彼此相互制约的消极关系。一、导致传媒和司法冲突的原因1.两者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同。作为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传媒报道具有强大的引导和评价功能,它可以对司法中的任何人和事进行自发性评价,并进行广泛传播。由于其评价并不在当事人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对纷争当事人不具有支配性和强制执行力,所以传媒可以恣意评价,但这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16.
要树立司法机关的权威,使司法和诉讼真正成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这要从立法和执法上加大社会关系的可诉性,使老百姓的一切合理诉求都能在法院得到受理和审理。而不能动辄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7.
当前涉众侵财类案件频发,采用调包手段获取钱财的犯案方法在各地的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而参考近年来司法判例不难发现,此类手段犯罪并没有统一的定罪标准,定使用假币罪或诈骗罪均有判例可循,这就造成了此类案件在适用法律上的混乱,需进一步厘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维护刑事司法的公正与权威。  相似文献   

18.
无罪推定     
祁国琼 《大观周刊》2012,(38):56-56
无罪推定是当今各国普遍确认的刑事司法准则,并被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所吸纳。这说明该准则不仅是一条法律原则,更是重要的人权准则。从无罪推定原则的起源来正确分析、规范应用之,将有利于人权的保护、司法权威的尊严,乃至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媒体与法院关系的张力缘于各自寻求自主性的结果。面对媒体监督,法院判决既有可能屈服于舆论压力,也可能借此找到管理和应对媒体的方法。要平衡我国媒体监督权和法院审判权的冲突,仅仅限制媒体报道是不够的,法院只有通过自身改革促进司法公开,同时赢得其他权力机构的支持,才是实现审判独立,树立司法权威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媒介审判”现象的深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福兴 《新闻窗》2009,(2):50-51
我国新闻法学者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它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媒介审判”最大的负面效应在于,媒介的片面报道会影响法治原则,损害司法权威。新闻学界和法学界普遍将“媒介审判”现象的成因概括为媒介越位和司法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