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歌”和“凯旋”“凯歌”和“凯旋”是两个常用词汇,但有些人写文章时,常在这两个词的前面加上不必要的修饰或尾缀。例如:①他们打了败仗,可是大人们的同情造成的气氛,搞得他们像凯旋而归。②由于我党和政府的营救,他们终于凯旋归来。③看到路边的人们直瞧他,似...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中国女足夺得世界杯亚军后,在首都机场的欢迎场面中,有一幅这样的欢迎标语:热烈欢迎女足姑娘凯旋而归。类似“凯旋而归”这样的语言实例还有许多,这样说到底规范与否呢?先来看一下“凯旋”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的:凯,措胜利的(乐歌);旋,即返回、归来之意。凯旋指战胜归来、胜利地归来。可以看出,凯旋本身已有“归来”、“返回”之意,再加上“而归”,无疑显得画蛇添足。如此说来,“凯旋而归”这一说法重复、累赘,是欠准确、不规范的。话说“凯旋而归”@李金彪  相似文献   

3.
一、对字、词反复推敲对字、词反复修改、锤炼,是修改文章最基础的工作。首先,文章写完后要通篇浏览一遍,力求消灭错别字。其次,对一些模糊不清、拿捏不准以及比较生疏的字、词,要借助工具书,弄明白它的意思,否则,往往会辞不达意,甚至会闹出笑话来。例如,一位同学在《记一次有意义的运动》这篇文章中写道:“劳动结果了,我们像凯旋而归的战士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回家的路上。”这里的“凯旋而归”用得就不好,“凯旋”即“战胜归来”的意思,因而,“而归”两字就是画蛇添足了。再次,看遣词造句是否恰当贴切。一位同学作文…  相似文献   

4.
①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凯旋回府”叠床架屋,可将“凯旋”删去。②到火车站时,刚只十一点四十分,吴楚也就不忙,在候车室徒步起来。  相似文献   

5.
“凯旋而归”“凯旋归来”“胜利凯旋”的用法源于对文言词“凯旋”的误用,但已渐渐被大众接受。这类用法最早见于宋元时期的文献,今人也在沿用。与之类似的用法还有“虽然如此”“既然已经”等。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先讲解“凯旋”的本义及正确用法,同时也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凯旋而归”之类的词语使用。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选录了高晓生的《陈奂生上城》。课文62页写道:“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此处“凯旋”用得是否妥当,值得商榷:其一,“凯旋”,有“回归”之意,与“回府”重复。根据《辞源》解释,“凯”:“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如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旋”:“归、还”之意,如李白《寄东鲁二稚子》“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凯旋”:“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如宋之问《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军走马见芳菲。”现在“凯旋”指“战胜归来”…  相似文献   

7.
凯旋→胜利凯旋、凯旋归来、凯旋而归 在书籍、报刊或网络上。经常可以发现用错“凯旋”一词的情况。比如,2006年5月12日,体总网上就有中国残奥管理中心发布的题为《第四届国际残奥会中国举重代表团凯旋而归》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迷失的世界     
有一个奇幻的世界名曰:“凯旋”。 精灵城——萨洛茨(7日) 萨洛茨城的外围永远是郁郁葱葱却略显荒凉,偶尔会传来几声人类和精灵被咬伤的呻吟。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写“凯旋”、“黯淡无光”、“沮丧”、“愧疚”、“茫然”、“一塌糊涂”、“回天之力”、“五彩缤纷”、“热泪满面”等词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积累并运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句。  相似文献   

10.
张祥云 《学语文》2006,(4):47-47
当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飞行115个小时,飞船返回舱于10月17日凌晨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时,各地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或重要时段,全方位地进行了报道。报道中频见“凯旋”一词,但某些媒体使用该词并不规范。先看几则标题:  相似文献   

11.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一个岛上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岛上的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这里的人都打赤脚,非常失望:“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这里的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岛上的人购买皮鞋,最后发了大财凯旋故里。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语文教研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曾多次对“凯旋而归”说法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与讨论。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凯旋”的意思是“胜利归来”(《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93年修订本),“凯旋而归”中的“归”也是(胜利)归来之意,因重复,所以没有存在的必要;另一些人认可,这种现象属于“约定俗成”,是经过人民群众长期使用并认可的语言事实,多次争论,结果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怀念     
谭芳荣 《辅导员》2013,(23):1-1
你从韶山冲走来, “学不成名誓不还”! 从此, 故乡的每一道青山都等待着你的凯旋。  相似文献   

14.
我是合川市凉亭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你们编写出版的每一期《学语文》杂志.我都仔细地阅读。但是,当阅读到2004年第六期小学B版的《学语文》时,我发现第43页《六只鸭子》的作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就像凯旋而归的战士们……”中的“凯旋而归”这个短语用得不当。  相似文献   

15.
一、角色变奏曲1998年9月11日,南昌机场。我手捧“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的荣誉奖杯,走下飞机,情绪高昂,精神振奋。这时,机场上人潮涌动,摄像机、照相机、鲜花,一起向我扑来,我简直成了凯旋而归的英雄。一位记者凑到跟前,朝我看了又看,摇了摇头,似乎说:“不像。”当然他不会说我是“假冒伪劣”。他的意思我懂:老师嘛,工作非常辛苦,加上又是老师中的“优秀”,奉献得更多,自然是营养不良、健康不佳。影视剧中不都是这样表现的吗?———中山装,深度近视镜,弯腰驼背,老态龙钟。可眼下这位优秀教师,咋这么气色…  相似文献   

16.
透过加缪的戏剧作品《正义》,我们倾听到一位人道主义的呐喊之声:拒绝杀戮,尊重生命;拒绝谎言,真诚生活;拒绝离异,回归真爱。这才是正义。作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唤,期待人们超越这个被非正义毒化的世界,渴望一个“谋杀”再不能在无辜牺牲身上高唱凯旋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针对语病评判的种种现状,提出语病评判应:积极作为,增加和细化评论的角度,优化判定性质的精度,并提高评判的效度。并以对“凯旋”及有个啰嗦问题的批评实践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8.
写在香港回归的日子里■刘新一列强炮舰炸国门,割地赔款辱民魂。落后挨打千古训,腐败官吏当罪人。二国破家亡出栋梁,驱帝反封敢自强。腾飞崛起雄心在,屹立东方震宇环。三香港沧桑有百年,回归雪耻尽欢颜。“一国两制”举盛事,富民强国奏凯旋。(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  相似文献   

19.
“孩子,明天就要去住校了,记得……”妈妈还在喋喋不休地提醒我明天要带的东西。“别再叫我‘孩子’了,从明天开始,我就要打‘独立战’了。等我凯旋,就是大人了。”我打断了妈妈的话。她看了看我,笑着说:“好,等你下星期回来,就不叫你‘孩子’了。”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与比喻     
比较与比喻山东平邑二职中于恩祥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和一些复习资料都把下列句子当作比喻来处理: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一般。(鲁迅《藤野先生》③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揉,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