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勇  李雪平  李真 《科技广场》2009,(10):158-160
中小学教师因为学生、社会、自身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肩负着特殊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但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还会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甚至会影响社会和民族的将来.因此,除了物质方面的待遇外,还需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维护,增加其心理福利.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影响.对于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贯彻落实.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问题。比如:教师用暴力管教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工作越来越烦心,回家对子女出气,甚至出现教师自残、自杀现象。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这也正是教育工作中种种不良现象如歧视学生、体罚学生等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已是我国教师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家校合作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校合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工作的顺利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生家庭成长环境的优化。在学生学习、学校德育工作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实施家校合作,会获得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8)
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的概念、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及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现状。近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快速发展,服务水平逐步专业化、服务内容日趋多样化、服务形式逐步多元化。但也存在如下亟待完善的问题:地区差异明显、师资数量紧缺、监督管理尚未规范等。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疏导心理、塑造人格、纾解压力的积极作用,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方式。当前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职学生要面对来自成长、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急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加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及时帮助解决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就如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水平,这种现象令人担忧。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是最具压力的职业,压力的适度与否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压力源自多方面,应尽量避免人为增加教师压力从而使教师产生心理问题。文章试图分析加重中小学教师压力的人为因素,并抽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职业是全社会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引发工作压力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原因,又有目前教育体制和课程改革的影响.本文探讨这一问题对减轻教师职业压力,希望对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6,(7):75-76
语言暴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现在转变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大众也开始逐渐关注这一现象。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角色转换、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师的工作的压力以及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是致使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主要成因。在当今社会上,在法治社会下,老师已经不再体罚学生。但小学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对学生采用挖苦、揭短、讥讽等手段,这种变相的语言暴力的现象却依然时有发生,值得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学时期是学生全面发展时期,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从体育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方面入手,更适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实践的大量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国教师面临着各种挑战,工作压力大,需求高,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势必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些学生自身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导致厌学现象。只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教师要因材施教,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学习需要,才能纠正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14.
魏青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34-235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亟待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及其对教师身心、行为的消极影响,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分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阐明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并对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作了初步探讨,包括社会、学校的支持、教师的自我保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藏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现状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压力自测问卷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西藏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西藏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总体分值较高(38.63±6.32),说明西藏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心理健康状况一般。2、西藏中学体育男教师的工作压力高于女教师,且存在显著性水平(1.312,p〈0.05)。结论西藏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需要合理的压力管理,有助于西藏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些学生自身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导致厌学现象.只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教师要因材施教,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学习需要,才能纠正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承担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少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成为影响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巨大心理障碍。本论文讨论了关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家庭、人际关系、网络等方面的因素。并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承担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少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成为影响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巨大心理障碍。本论文讨论了关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家庭、人际关系、网络等方面的因素。并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心理上的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列入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对学生有的放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也必须自己心理健康才行。现实告诉我们,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是客观村存在的,是不容乐观的,面对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首先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关键。教师失衡的经济心态、严重的自卑感、突出的嫉妒心、普遍的抑郁、焦虑情绪归结起来就是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共同起作用所致,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力。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教师性别比例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重要价值作用。不同性别的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各有其优势。过去十年间,中小学教师队伍一直朝着更为"女性化"的方向发展。引导教师性别结构功能正向化发展,不应仅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应体现在教育有关部门的实际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