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虚构理论真正成熟的阶段是在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文论家和美学家开始把虚构视为文本获得文学性的根据,虚构也因此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而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虚构则因其不断泛化而失去边界,变得无法进行界定了,文学虚构自身因此被消解了。如何克服虚构理论的这种困境呢?本文试提出虚拟意向关系这一新的范畴,并依此代替虚构范畴来重新定位文学、定位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2.
论虚构     
本文从创作与接受两方面论述了虚构的本质。虚构作为艺术活动的目的是人的自我表现。形形色色的虚构作品,说明了虚构是人类的特性,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虚构,体现了艺术的魅力,文学作为精神生产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虚构主义是当代数学哲学中的一种观点,在国际上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通过在物理主义框架下理解虚构作品并比较数学理论与虚构作品,一方面可以更明确地回答有关虚构作品的本体论、认识论及语义学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数学理论与虚构作品在本体论、认识论及语义学方面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些结论支持一种彻底物理主义的数学哲学,同时也是对现有的虚构主义数学哲学的一种改进。  相似文献   

4.
虚构作品的文学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学虚构作品具有一定的道德内容。作家只有突破自我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文学虚构会冲击压制本能的现实道德,走向真正的自由自觉的生命伦理。虚构作品创造了一个可能性世界,对人类突’破现实道德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可能性的非现实世界,能使我们加深对内在自我的看法,从而对自我的认识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音乐叙事学逐渐从叙事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独具理论特征和抽象模式的音乐写作范畴。"虚构"是作品写作的陈述方式之一,与文学虚构不同的是,音乐作品中的"虚构"更加抽象化与立体化。本文把音乐叙事中的虚构写作手法与文学作品中的局部创意写作手法相结合,来阐述音乐叙事过程中的"虚构"概念及其在音乐表达中对作品性格确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观念中,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构。文学被称之为折射生活七彩光芒的“镜子”。而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异彩纷呈,世界的多样性早已把人们弄得晕头转向。此时,文学已不仅仅是生活的“影子”。更多意义上,文学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文学事件——开始参与现实生活、甚至制造现实生活。很多时候,文学中虚构的现实比真实的现实生活更加令人信服。人们仿佛真的进入了电影《骇客帝国》所描绘的那个世界——真实与虚构混淆颠倒,真实——隐去,虚构的一切构成了真正的生活,犹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讨论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并对当代文学的虚构现象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7.
自从1966年,杜鲁门.卡波特用非虚构小说一词描绘他的小说《冷血》以来,非虚构小说就从美国流行开来。时至今日,40多年过去了,非虚构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不如它在国外发展迅速,成绩骄人。但自2010年第2期开始,《人民文学》开辟"非虚构"新栏目,陆续刊发十几篇作品,在文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非虚构小说的新一轮讨论。笔者拟从非虚构小说产生的背景、非虚构小说的定义、非虚构小说与其他纪实小说的关系、非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关于非虚构小说的理论研究、非虚构小说存在的问题及意义几个方面展开,力图为非虚构小说研究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图像,理清其新时期以来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可能世界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主要被用于模态逻辑语义的研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艺理论家将可能世界理论应用于对文学虚构叙述的研究,为虚构问题注入了新的内涵。探讨这一理论在跨学科迁移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我们借用可能世界的理论框架及术语来进行文学叙述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可能世界理论内涵的梳理及跨学科比较,可以透视可能世界理论对文学虚构叙述研究的影响,以期对文学虚构的问题域重新进行描述和界定。  相似文献   

9.
关于文学虚构,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其中最具实践启发意义的是文学的虚构方式——即文学创作的各个阶段、作品的各个层面是如何进行虚构的.本文拟从文本创作实践出发,对文学虚构的方式作一个初步的归纳,以期有助于形成对文学虚构方式的系统性认知.  相似文献   

10.
小说本质上是叙事的虚构作品。然而,在艺术全面反叛的20世纪,虚构这一古老的小说法则遭受到空前的挑战,甚至有被逐出、遗弃的危险。处于这一背景下的国内新时期小说,也于1985年前后出现此种征兆,而且日益彰明。这令人想起小说与虚构漫漫久长的胶漆之恋。  相似文献   

11.
《人民文学》从2010年开设"非虚构"栏目以来,陆续刊发了许多作品,其中有十几篇"非虚构"作品在文坛备受瞩目。有必要从"非虚构"文学产生的原因、内涵、文体特征、真实性、文学性以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以便勾勒出一个较完整的关于"非虚构"写作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非虚构文学成立的关键在于非虚构创作者承认作者的文字能够再现现实、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用文字再现的现实,这是非虚构得以区别于虚构的两条界限。米勒在《共同体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一书中,将体裁上存在非虚构与虚构争议的四部作品《辛德勒名单》《黑犬》《鼠族:一个幸存者的故事》及《无命运的人生》都归在虚构小说这一类别之中,有意忽视这两种体裁的对立,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受德里达的影响,米勒解构界限的原因在于:非虚构创作对象的不可再现性及作者主观性的存在会使非虚构内部存在巨大的悖论,读者的“非认知性”阅读行为也会使文学作品难以被看成是社会的、物质世界的映像。但米勒没有否认文学作品见证大屠杀的可能性,他虽拒绝记述性的再现行为,但鼓励创作者以运用文学技巧的施行性作品进行见证,从而瓦解读者不愿直接面对大屠杀的心理,化解使用陈述话语描述集中营时所遭遇的质询窘境。  相似文献   

13.
虚构和象征是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善于通过虚构的手段叙述故事,并以不同寻常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品的象征意义。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其虚构与象征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对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社会的认同与否做出了心理结构分析。福克纳小说创作的经验对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莫言在改革开放时期,向福克纳学习的同时力主自主创新,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以及发挥文学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4.
文学虚构问题是长久以来文学研究的重点,以往的文学理论以客观现实为参照,认为文学所反映的应该是已经或应该存在的客观现实,将虚构视为文学的属性之一,同时又以现实为参照弱化了虚构的价值,在静态的模式中研究虚构,虽然系统却并不全面。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在动态的、交流的模式中展开对文学虚构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新时期非虚构文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期待于自己的,将不仅仅是对新时期非虚构文学进行描述,更是对其进行反思。但“反思”往往得求助于“描述”,何况“非虚构文学”一词自身也还并未升格为一个专有名词,甚而一个不规范的习惯用语。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从“非虚构”着眼,把批评宗们目前尚乐于分而论之的报告文学、纪实小说和口述实录体,作出整体性的历史反思,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会因为“非虚构”的多层次带来论述上的诸多不便。我们只好以“完全非虚构”和“不完全非虚构”把报告文学、口述实录体同有所虚构的纪实小说生硬地割开。至于有着纪实感。然而又确属虚构的“仿非虚构”作品,我们则把它置身于与非虚构文学相关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7.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真实性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虚构文学是伴随着"真实"这样有争议性的问题而诞生的,但这个"真实"应不单是以量化的方法来判定,而是更多的依靠接受者、创作者去还原非虚构的本真。非虚构意义上的"真实"更多表现为理性的真实,这也是区别于虚构文学的感性真实的。  相似文献   

19.
非虚构文学等同于国内的纪实文学称谓,涵盖了非虚构小说、报告文学、新新闻主义小说、传记、游记散文和口述实录体等所有以真实描述为写作手法的文类。从1979年"非虚构文学"概念引入中国以来,从最开始的质疑,到中期的讨论争议,再到最后的认可,非虚构文学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过渡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非虚构文学在国内发展壮大,一方面离不开国内文学创作环境的放松和现实主义风向奠定的土壤,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国外,尤其是美国非虚构文学的译介引进,是内、外两种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理解非虚构文学应该从新闻、文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出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人们也把非虚构小说归入新新闻写作,或者称新新闻写作为非虚构小说。同时,非虚构文学还是一种方法,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一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