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有种观点认为体力劳动底下,教育应以培养远离生产劳动的"劳心者"为使命.当前,在"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下,教育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许多学校的劳技课被取消了;"不好好学习,将来扫大街去",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许多学生也从来没有体验过劳动的快乐和艰辛.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酒泉市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上万名学生到田地里掰玉米。这项结合当地实际的劳动,却招来了不少非议。一些家长认为,让学生掰玉米,是超强体力劳动,有损身体健康;还有家长反映,学校对不愿参加劳动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1.观念误导,轻视劳动.今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依然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作祟.一方面,家长和老师千方百计要求孩子刻苦勤奋,好好读书;另一方面,又不断告诫孩子,如果不努力,将来只能出苦力,干粗活儿.教育者和家长对体力劳动有意无意的鄙视,从小就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影响到他们对劳动的正确认知.难怪现在的学生在学校里不劳动,在家里不做家务活,甚至连自己的内务也需要家长和老师代劳.  相似文献   

4.
某校地处茶乡,每年春秋季节.组织三年级以上学生参加20 学时左右采茶制茶劳动,这成为该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项目.多次受到市、县教育部门的表彰。可是,多年来.一些家长反复举报该校说:学校让学生采茶制茶.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让学生采茶制茶为学校创收是违规行为.学生在学校就是上学、读书;自己的孩子在家很少做体力劳动,学校组织到校外采茶制茶, 还有时间、任务限制,是强迫学生做事……  相似文献   

5.
陈晓华 《班主任》2011,(2):54-55
劳动的概念,在都市人群中已经被异化,几乎仅与农民工有关系。在人们的观念里,劳动被区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者依然艰辛,体力劳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而脑力劳动者却有着"阿Q"式的精神贵族的傲慢与偏见。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观点虽然不对,但在当下社会现实中,似乎仍然大有市场。在普通高中,迫于高考的压力,素质教育轰轰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育背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要培养初中生热爱劳动、独立自主、意志坚定的生活态度。然而,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因为面临升学的压力,加上家长和社会的评价导向,劳动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的状态。通过班级问卷调查,我发现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劳动意识淡薄,看不起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缺乏劳动技能,缺少劳动体验。因此,召开一次"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很有必要。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共有两个班,83人。为了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在年初开学时做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在83名毕业生中,只有两个学生的家长打算让子女毕业后参加生产劳动,而其余81名学生的家长都一心希望子女升学。把升中学视为唯一出路,很少教育子女确立“一颗红心,两种打算”。不少家长甚至向子女施加压力,有的威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劳动更多是指体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并通过劳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其劳动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公民精神,充实学生精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自豪感。他认为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培养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模样、参加集体劳动等。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对A职业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偏重认同于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劳动动机偏重自我实现,利他性缺失;职业院校落实劳动教育课程不到位;职业院校思政、专业等课程融合劳动教育不理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有机融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功能价值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要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劳动在我们现代社会里不是下贱,而是光荣豪迈的事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进行劳动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上期开学前我就进行了家庭访问,向家长宣传学生从事适当的体力劳动的好处,并且将学生在家劳动的情况和劳动态度都作了详细的记载。在第一周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教师、学生的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劳动习慣,改造师生的思想,并使学生获得从事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識和劳动能力,成为腦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結合的新型劳动者,茲規定凡是能够参加体力劳动的中、小学教师和中学、师范学生,都应該参加体力劳动。其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日益幸福的生活,无疑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优裕的环境,这对培养孩子是好事,但要恰当利用之。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宝贝孩儿受点苦:控制其手头“资金”,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吃些粗粮、素菜:抑或让他们下乡、下厂搞些体力劳动……这既能使他们懂得“劳动光荣”、“劳动创  相似文献   

13.
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生活在生产劳动的环境之中,他们终年同直接参加农业生产的家长和其他成人交往,对体力劳动习以为常。不少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在幼儿园跳跳蹦蹦,不如多识几个字,多算几道题。因此,农村混合班的保教人员要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要让家长们懂得体力劳动不等于体育活动,不能代替体育活动的道理,了解幼儿体育活动的意义和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关键时期,要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因素,进行立体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在生活教育视域下,让教材中的闻知安根于学生的亲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实施教学做合一,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通过开展交流与激励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飞速进步,家庭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家长对于教育观念的逐渐改变,让我们现在面临的学生逐渐成为劳动"集体失忆"的一代,他们不爱劳动,也不会劳动,没有正确的劳动观。本文阐述了当下小学生的劳动现状及原因,并以学校开心农场的实施为案例模板,探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进而形成良好班风,打造积极向上班集体,接轨新时代对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缺失劳动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大痼疾,也是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潜在的滋生地。但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亟须开发富有特色的创意劳动课。正如喜欢吃有味道的菜一样,学生喜欢"有味道"的课。要让学生喜欢劳动,进而大开"胃口"爱上劳动,老师就必须让劳动课富有味道,而我们班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时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高兹的劳动观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现实,认为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是劳动异化的根源,要实现劳动解放必须实现劳动者对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劳动时间的支配,让劳动真正成为人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手段.高兹的劳动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正确的劳动观,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芜湖五中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合理安排了劳动教育课。近几年,学生中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点比较严重,这  相似文献   

19.
对高兹劳动观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兹的劳动观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定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与劳动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舒马赫等人的思想.认为高兹的劳动观演进过程为:前理论时期—存在主义时期—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时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时期—后马克思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因为一场未曾预料的疫情,今年的假期变了一副模样。对学生来说,疫情期间的长时间居家、社区的封闭式管理、伙伴们的"隔离"状态,都是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因此,面对这一"超长假期",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学习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养成勤于劳动的好习惯。但据笔者调研,现状不是特别乐观。一些家长更多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劳动教育。他们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学生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家长似乎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一个小时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