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读"是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读《玉阶怨》、《怨词》、《行宫》三首宫怨小诗,文本资源得到整合,审美视阈得以拓展,不仅开掘了每一个文本的文化、艺术蕴蓄,并且揭示了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捕捉到文本丰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审美的信息,获得良好的文学鉴赏效果。  相似文献   

2.
钟嵘的《诗品》反复以"怨"论诗,发掘五言诗"雅怨"、"凄怨"、"典怨"、"孤怨"、"清怨"的美学特色,进而以"愀怆"、"凄戾"等强化"怨"的深度。探究钟嵘以怨为美的诗学审美标准,不难发现其独特的文化历史成因。《诗品》上承"诗可以怨"、"发愤"论形成的诗学标准,下启"不平则鸣"、"诗穷而后工"诗学理论,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读《西游记》《水浒传》文本,发现无论从身份定位、人生追求、生命历练,还是最终归宿看,孙悟空与鲁智深形象的建构存在诸多相似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形象同构。通过分析比对,更好解读人物形象蕴含的文化信息与艺术张力,彰显不同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共性魅力。  相似文献   

4.
通读《西游记》《水浒传》文本,发现无论从身份定位、人生追求、生命历练,还是最终归宿看,孙悟空与鲁智深形象的建构存在诸多相似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形象同构。通过分析比对,更好解读人物形象蕴含的文化信息与艺术张力,彰显不同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共性魅力。  相似文献   

5.
诗骚女性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诗经》、《楚辞》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异同,并以之窥视了南北文化的审美趣味,比较了自然美与修饰美、动态美与静态美、明朗美与愁怨美、白描勾勒美与工笔重彩美的差异,并分析了原因。文章从文化学、诗学等角度审视了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6.
《易经》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它对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文化﹑文学﹑审美均有深远的影响,研究《易经》是研究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特征的基础。本文从《易经》的文本的意——象——言着手,即《易经》中的太极之美﹑意象之美和语言之美的角度来阐述《易经》的审美特点,它对于了解中国民族的审美特点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维吾尔英雄长诗《鸟古斯可汗传说》中,众多的宗教文化意象参与了长诗文本的建构。本文从“日”、“月”“星辰”“水”、“树”“火”等原始自然宗教意象和“狼”等图腾意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评析,并探索了“民间”作家借助于民俗事象和宗教典故建构传说的传统审美意境,寄托文本的审美认识、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自孔子提出"诗可以怨"以来,"怨"不仅成为诗歌的功能,也逐渐成为诗歌审美的标准。钟嵘在《诗品》中评价诗歌时,"怨"亦成为重要的因素。本文旨在分析钟嵘"怨"的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是继承了文学传统,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当时文学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形成于元明之交这一历史断裂期的市民文化消费语境中,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近世通俗文学,在具体操作死亡叙事的过程中,受到了“以奇为美”和“以惨为乐”这两种典型的民间审美情趣的深刻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两种带有原始的民间气息的审美情趣已经内化为通俗小说家常规性的文本叙事策略。民间审美情趣的强烈渗入,正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文本世界中的死亡叙事在美学品格方面区别于“文人独创型”文本中的死亡叙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挖掘文本内涵,陶冶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中,上海学者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相继出版,成为文化圈内外瞩目的焦点。独特的游记体使得它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文本存在,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蕴。余秋雨超越时空的文化精神追求、超越传统的自由反思意识。使他的文化散文在关照和审视中华民族文明碎片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超越意蕴,不断凸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气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扎西达娃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三部曲《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西藏,隐秘的岁月》《骚动的香巴拉》,充分体现了扎西达娃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他通过这些后现代隐喻的文本来解读西藏,摒弃启蒙和拯救的话语形式,传达内在的生命体验和存在意识,同时小说文本中植入作者自我的审美体验,赋予了西藏以宗教为主的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视域融合"理论认为,艺术作品最终意义的形成是原作者"初始视域"与欣赏者"现今视域"相互碰撞并融合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歌剧《图兰朵》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孕生的艺术文本进行解读,说明任何音乐文本中都并不存在一个确定无疑的内涵,音乐审美欣赏的过程是多元文化音乐审美视域不断碰撞的过程,只有注重对多元文化场域中形成的音乐审美视域进行文化特质辨析,才能探寻到音乐文本意义增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谋求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就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教学。一、从民俗文化视角,解读经典文本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如果从民俗文化视角来解读“经典文本”,民俗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再加上与民族文化的天然情缘,认知和情感的相近,更能深刻地品味名著的精义。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  相似文献   

15.
自明代始,戏曲批评家们对《西厢记》第五本存在合理性的批判和否定就从未间断,而清初金圣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评点本的出现,更是强化了这一观念。究其原因是他们抛开了元代社会文化语境,将《西厢记》作为纯文本置于否定者所处的文化语境之下,进行文人化审美价值观照。本文将围绕元杂剧的商业性这一中心,从时代文化语境、作家文化身份、大众的审美追求这三个视角来阐释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分别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语言运用作为核心素养中的关键部分,可通过研读课标、精准定位,通读教材、了解体系,细读单元、统整内容,精读文本、聚焦语言,解读学生、设计练习,强化语言运用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肖献军博士的长篇历史小说《湘妃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对于历代典籍中关于舜与二妃故事的矛盾记载与舜文化研究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均有其独特的思考与解决方法;同时,作品也具有较高审美价值,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离奇曲折,语言典雅优美,能带给读者丰富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三篇写景状物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以文本为载体,以课程资源为依托,培养核心素养下,有效选择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课堂效果及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度解读文本,提升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深度解读文本,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内外,促进语文教学情境化、信息化、资源化,在诵读、品析、鉴赏中,让学生探求、感受、丰富、升华语文之美,促使语文核心素养开花、落地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论语》的哲学文本,不仅具有历史的真实性,而且具有文学的审美性。历史、文学两种文化特质的融汇,同样体现在《论语》的人物品评之中。与此相应的是,《论语》人物品评的标准、体例及真实程度等体现出史学的范式,人物品评的语气、修辞等则体现出一种文学的范式,二者构成《论语》人物品评的双重范式,并最大限度地彰显出文本巨大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外国文学作品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引入熟知的中国文本,寻找可相互参照的层面,有助学生读懂作品,并获得文化的理解、审美的体验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实现素养的发展。本文以《老人与海》对读《愚公移山》为例,谈中西文本异同比较实现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