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景对话类的应用问题,主要是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引出人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现实际问题,显得直观、生动,既能使同学们感到亲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了课文《〈世说新语〉两则》后,同学们一定对《世说新语》这本书有了一些了解。下面两个片断均出自《世说新语》.都以人物对话为主构造情节。从这些人物的语言中.同学们可以窥见其不同的性格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人物对话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感悟文本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观照下,“人物对话”有效教学策略是:聚焦对话内容,读出话中“事”;观照对话情境,读出话中“人”;捕捉对话情感,读出话中“情”;揣摩对话样式,读出话中“形”。抓住人物对话,引领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走到阅读的高处。  相似文献   

4.
四(2)班科学课上,同学们学习了生物的概念后,为了巩固哪样的物体是生物,哪样的物体不是生物,我设计了一个对话游戏:小组里每一个同学想一种物体,然后,请另一个小组的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要说出理由。同学们一听,都很兴奋,纷纷举起小手。为了使同学们的第一次对话获得成功,我请平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向  相似文献   

5.
在记叙文中,同学们常常重视叙述,轻视对话。这样就使所写内容枯燥乏味。人物之间生动有趣、形式灵活的对话,会使平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此,记人叙事时,要重视人物间的对话描写。人物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俗话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既是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物展示性格特征的镜子,还是人物袒露内心世界的窗户。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叹,又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有着细腻而生动的人物对话,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用复调理论来展现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世界,透析对话背后的深层内涵。复调理论是否能够用于对戏剧的分析?戏剧中的对话是否符合复调的理论分析?借助于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探究这一问题,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敏  黄亢美 《广西教育》2006,(7A):49-51
第一课时 (让学生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师:这篇短文作者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生:对话。 师:(板书:对话)作者在这篇短文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其它都写人物的对话,事情在对话中进行,对话完了,事情就结束了。可见,写好对话是相当重要的。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写人物对话的呢?  相似文献   

8.
小说对话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具体实例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再现人物对话的人性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小说等文学作品是少不得人物对话的,甚至于有的小说通篇都是人物对话,被称作“对话小说”。人们为什么如此在人物对话上下功夫呢?这是因为,人物对话是最具个性表现的文学描写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说对话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具体实例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再现人物对话的个性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恰当的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可写好人物对话并不容易。同学们习作中的语言描写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跟着金老师,巧用妙招儿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人物对话,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自白和相互问的讲话。郭沫若同志曾说过:“小说注重描写,我感觉它和绘画的性质相近。它的成分是叙述和对话。叙述是作家自己的语言,对话便应该尽量地采用客观的口语。”由此可见,郭老是把对话与小说中的描写互相并列的。人物对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描摹人物语气情态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离开朗读的中介,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课文和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写人的作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非常重要,其中的对话描写又是重中之重。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现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人物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对话最容易反映对话双方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独树一帜的对话艺术在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捕捉人物对话的动态过程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对话重复技巧刻画人物性格和推进情节;甚至运用对话省略技巧叙述故事和建构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15.
所谓“对话”,通常被理解为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我们分析文学作品时,也必须注意其中的人物对话(语言),这属于纯粹的语言现象,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由“对抗”变为“对话”;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两国就某某问题进行“对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健全,也要求领导和群众之间通过不断的“对话”来加深彼此的了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这样,“对话”就有了另一内涵,即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从而成为了一种外交、政治现象,当代社会正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出一种对话精神。  相似文献   

16.
《爱情是谬误》既是英语教学中选用的名篇,也是证明逻辑分析方法,特别是非形式逻辑的谬误分析方法对日常生活起重要作用的一篇“非正式”论文。运用非形式逻辑的一种重要方法——语用对话理论或新辩证法,对此文尝试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对话理论在日常交际中的普遍性,以及它对改变逻辑和生活的隔膜状态的意义。《爱情是谬误》主要涉及说服、信息寻求、谈判、教学和争吵五种对话类型。不同类型的对话生动再现了人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情节发展,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课程教学中,课堂不应该是静态而封闭的单向知识传授场所,而应当是动态而开放的多向交流对话天地;不应该是将教材思想与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当是进行有效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实现有效对话呢?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思考。一、优化话题,创造对话氛围在师生、生生交流对话中,需要以话题来搭建桥梁,特别是贴近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的话题,让同学们能够有话  相似文献   

18.
引进西方对话理论来建构我国的教学对话理论,必须经过两个转化:一是用教育、教学的眼光审视对话理论,把它纳入教学体系和教学情境中来,实现对话理论向教学对话理论的转化;二是吸取对话理论的合理部分,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学经验结合起来,实现由西方对话理论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对话理论的转化。教学对话的内在机制是:话题选择、对话展开、话题深入、话题解决。  相似文献   

19.
许锡良 《今日教育》2007,(1S):58-59
人读书到一定时期,就不能再靠教科书之类的东西来填充自己的思想与知识的宝库了.而要学会直接与大师级的人物对话。学会像他们那样思考、怀疑及提出问题。而对话的最好办法就是去研读他们的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20.
在写作中,人物对话往往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写作一些小说、记叙类习作时,写好对话尤显重要。但是,学生写的人物对话显得非常苍白,不能成功塑造人物。对此,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