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6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前往青海省格尔木市出席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并为从拉萨开出的首趟旅客列车剪彩。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个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脆弱是修建青藏铁路的三大世界难题。藏铁路的建设难度举世公认,美国旅行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有昆仑山脉在,…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青藏铁路被称为“雪域天路”,全长1956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沿途经过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海拔为5072米。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等三个独特的地质带。世界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为青藏铁路第一个冻土隧道,隧道全长1…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14,(7):51-53
青藏铁路世界屋脊上的铁路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东起青海西宁市,南至西藏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克服了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天气恶劣四大难题。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5.
背景材料1.西藏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被改写。2006年7月2日零时13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在经过13小时1分钟的旅行后,安全抵达格尔木。这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6.
一、青藏铁路工程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市 ,西至拉萨 ,全长 196 3千米。其中西宁—格尔木段 845千米线路早已建成通车。而格尔木—拉萨段1118千米线路已经开工修建。这一段线路因途经长达 6 0 0千米的全年冻土地区 ,沿线海拔高于 40 0 0米的的地段有 96 0多千米 ,施工难度非常艰巨。青藏铁路的建成 ,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修建青藏铁路对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沿线各族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读上述材料回答 :1.青藏铁路途径的青海、西藏两省区均有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  、  。2 .青藏铁…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5日,蜿蜒1 956千米的青藏铁路实现了全线大贯通.它东起西宁、西到拉萨、横跨青藏高原,创造了人类工程技术的一个个新的奇迹--成为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8.
[热点背景] 2006年7月1日,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线穿越了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三大山脉,沿着“三江源”、湿地、错那湖蜿蜒而过。乘坐高原列车,随着车窗移步换景,壮丽的景色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9.
【新课准备】提前布置学生确立“财政与生产,财政与生活”课题,收集有关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导入新课】播放第一小组同学收集的青藏铁路通车和北京地铁建设的视频。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从2009年起到2015年,北京将争取每年高水平开通一条地铁线路,2010年使北京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力争从2008年的200公里增加到300公里。  相似文献   

10.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四大工程 ,这四大工程标志着我国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因此 ,人们将它们称为“标志性工程”。一、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指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的铁路 ,全长 1963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 845千米 ,已于1979年建成通车。“十五”期间将建成格尔木至拉萨段 1118千米的线路 ,现已开工。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位于海拔40 0 0米的地段有 965千米 ,最高点唐古拉山口的海拔为 5 0 2 7米。这个工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开发西藏的旅游资源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通车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冻土广布,修筑该铁路十分艰难.为使青藏铁路路基稳固.我国科学家使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了一种“热管”来进行地基冷却,效果奇特而且特别安全,那么,这是什么样的新奇技术呢?  相似文献   

12.
韩吉辰 《教师博览》2006,(10):52-53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我国科学家使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保证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固度.采用了一种“热管”来进行地基冷却.效果奇特而且特别安全。那么.这是什么新奇的技术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公元2006年7月1日,注定要在人类铁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这标志着西藏正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国所有省、市、区全部不通说上别铁的路,光。是拥有未来,青年们就够幸福的了。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1958年,党中央决定建设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1984年5月这段铁路建成通车。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大局出发,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重大决策,提…  相似文献   

14.
点击     
青藏铁路全线开通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藏铁路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东起青海省省会西宁,西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沿途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施工难度非常大,10万青藏铁路职工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此项工程。新义务教育法9月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9日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新的教育法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  相似文献   

15.
历史性时刻7月1日,从伟大祖国的西部传来喜讯,两列钢铁巨龙满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希望,分别从青海省的格尔木火车站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火车站缓缓驶出,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了!经过十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建成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胡锦涛讲话)  相似文献   

16.
(一)开往拉萨的列车“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修到拉萨去,将火车开上世界屋脊。”这是我国几代铁路建设者的梦想。2001年,中国决定建造青藏铁路的信息传出后,国外一些媒体表示,青藏铁路会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它的最后一段几乎不可能建成,某些冻土地段很难攻克。现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已经建成了这一段似乎“不可能建成”的铁路。2006年7月1日,建造在世界屋脊上的天路——青藏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国内最先进的旅游观光列车从西宁开进拉萨,人们乘坐火车去西藏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17.
祁建军 《新高考》2006,(12):2-7
一、单项选择题2006年7月2日零时13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在经过13小时01分钟的旅行后,安全抵达格尔木。这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据此回答1~3题。  相似文献   

18.
(三)让路基冻得更硬高原冻土问题是世界铁路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因此,青藏铁路在兴建之初,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即将试运行的从格尔木到拉萨段的铁路实际上是青藏铁路的二期工程,它的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之最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     
2006年7月1日,全长1956千米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创下了诸多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唐古拉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车站;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冻土段列车时速达到100千米,是世界高原冻土铁路的最高时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