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点赏析周涛的《过河》是一篇颇有西部传奇色彩的散文。作者骑马准备过河,使尽种种招数马却始终退缩不前。正当作者山穷水尽,无奈放弃,准备把马寄放于附近的居民家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对《诗经》情有独钟,喜欢她的无邪纯真,喜欢她的 疏淡恬静,喜欢她的屮静致远……诗里,有自然之美,有爱情之 美,有伦理之美……我常常想象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苍 凉秋景,想象着“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诗意生活。这次学习,让我收获巨大,具体来说,有如下两点收获。  相似文献   

3.
周涛从1979年开始发表诗作以来的28年间,从一个创作者成为了中国著名诗人,继而又成为一个散文大家,其散文的成就已经超越了他的诗歌。他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军旅诗人,他又是个极具天才灵性的诗人,从诗人到散文家,周涛找到了一个更能表现自己才华的领域和便捷表现生命感悟的文本,其独特的创作对当代散文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散文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深刻体现了诗的精神:自由、抒情、哲思、想象。他的散文如贝多芬的音乐,如书法中的“狂草”,像那些巩乃斯的群马,在做一次亘绝千古最写意的狂奔。  相似文献   

4.
夏尔·波特莱尔(1821—1867)是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在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上独树一帜的文学家。他的诗集《恶之花》、散文《巴黎的忧郁》都是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说到波特莱尔对文学的贡献,一般论者都喜欢引用波特莱尔本人的夫子自道:“什么叫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跟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之美。”他因擅写“恶中之美”而备受非难。但是,高尔基却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了这样的意义:他“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波特莱尔创作的丰富与深刻又是“恶中之美”所不能包容得了的。波特莱尔也说过:“诗在本质上是哲理,但是由于诗首先是宿命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现代著名作家周涛的《巩乃斯的马》气势恢宏,意境广阔。文章借对马群奔跑场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不受任何羁绊的生命力的向往与渴求。尤其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铺排陈设,读来荡气回肠。教学时要透过语言文字,引导、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入境、想象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诗的美韵剑的锋芒———读《诗剑集》戴方(培贤)张诗剑把诗所具有美的特征很自然地引入散文,使散文具有了更多层面的艺术魅力,具有了音乐的动感的美和美术的静观的美。张诗剑先生,常常人并不如其文。他谦逊、内向、含蓄,锋芒丝毫也不外露,然而在读他的作品时,我却...  相似文献   

7.
对于大多数散文家来说,他们只是自然的访客,笔端留下的只是匆匆一瞥所获得的景致。而周涛则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托付给中国西部的山野,“把对自然的注视和审美转化成生存方式,转化成他对这块土地和生命万物的理解和亲和”。因为理解,所以周涛对西部的自然万物有着特别浓厚的感情;因为亲和,所以周涛能与自然融于一体,使得他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打上了作家深深的情感烙印。今天,让我们走近西部自然的歌者——周涛。(编者)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女人》的开头写到:"我是个喜欢女人的人。"因此,他在作品中非常喜欢描写女性。他笔下的女性都是美的化身、美的感情体现,都表现了艺术的美。这不仅表现于他在记人散文中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美女子形象,还体现在他为数不少的写景散文中。  相似文献   

9.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要素之一,也是作家风格在作品中的重要体现。朱自清独具个性的散文语言是构成他清新、自然、委婉、细致、平易近人风格的重要因素。他的散文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质朴自然朱自清的散文以"美"和"真"享誉文坛。在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学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他  相似文献   

10.
高榻     
正能够吸引人们目光的好文绝对具有某类特性,就算不从某种理性出发,充满了偏见亦无妨。就个人的散文阅读记忆而言,周涛的《高榻》是我心目中的名篇之一,另一篇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初读《高榻》,为周涛的雄浑笔力震撼,再读《高榻》,则感受到了一种他为一颗颗孤零的无所依的灵魂招魂之意。边民骑手有马而“我没有马”,这种经常被人忽视的边民和汉民之间的细微区别,恰是  相似文献   

11.
正刘志成的散文属于西部,属于有着久远历史,在新的时代虽背着沉重的负担,却奋力而行的西部人,他出于西部,书写西部,但精神上超拔了西部,他以自己的追求证明,持久的艺术冲动,是保持散文创作活力的重要保证。他有篇散文叫《裸坦的渴意》,我觉得较好地概括了他的散文。散文是一个人经历、思想的直接记录,最见人的性情和情感,读刘志成的散文,觉得他确实是在"裸袒"着他的内心,对自己经历  相似文献   

12.
孟若虹 《语文天地》2011,(23):33-34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富有诗意和情趣。《荷塘月色》便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学语  相似文献   

13.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4.
正梁晓阳入选"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的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近日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梁晓阳笔名梁伊犁,20世纪70年代生。2003年开始在天山脚下吉尔尕朗河畔结庐而居,从事自然人文写作。201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天涯》《散文选刊》《西部》《草原》《鸭绿江》《广西文学》《延安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曾获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  相似文献   

15.
梁好 《师道》2006,(11):36-37
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一文时,刚刚在黑板上写下作者周涛的名字,班级里便一片沸腾,“老师,周涛我们在电视上见过,她也会写文章呀!”同学们叽叽喳喳,异常兴奋,显然他们把作者周涛与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混为一谈了。“同学们说的对,中央电视台有位漂亮阿姨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和诗《再别康桥》,既记录了他思想发展的轨迹,又展现了他文学创作的成就,从中不但可以看出徐志摩作品中的意境美、动态美、韵律美和语言美,也可以感受到散文和诗所表现的现实与想象、客观与主观、渐入与投入的不同,用不同体裁表现同一题材,且美伦美奂,又各具特色,正见徐志摩左右逢源、才力富厚的大家风采。  相似文献   

17.
在《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4期看到志摩师的白话词。从他的新诗和散文早知道志摩师对于我国古典文学是有很深造诣的,可惜很难见到他写语体散文语体诗以前的作品,这次《新文学史料》所刊登的十二首白话词,实际是他一九二四年左右所译李清照漱玉词,从中可以看出志摩师对于漱玉词理解之深体会之切。陈从周说“其译法”流走自然以词意出新裁,“清新可诵”。“他为什么译词而不用诗,可能词比诗更有节凑感,能为新诗借鉴,遂出这样的试图。”我看志摩新诗虽从旧诗格律中解放出来,但在音节上、韵律  相似文献   

18.
人们评价优秀的小说和诗歌时,常说它们具有散文美。有名的现代诗人艾青还专门写过一篇题为《诗的散文美》的文章。现代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也常被人们赞为饱含诗意的散文。那么散文究竟怎么美?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和谐、细腻,读完余味无穷。大家熟悉的《春》,不满千字,活灵活现地刻画了春天的踪迹。读后你会从那扑面而来的早春的气息中,享受到春意悠悠之美。吴伯萧的散文,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奇异的景物,朴实的文字中含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有人说他的《菜园小记》,是由饱含诗情的一幅风景画精心套制拼结而成的一方彩锦。读着它,你…  相似文献   

19.
陋室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家中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的散文特色鲜明,自成一家,文风宁静、空灵、玄妙、古朴,给人以美的享受。他所倡导和实践的"大散文"观,对散文的发展和革新影响深远。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的散文多是一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篇什,风格优美精致,有些"中规中矩",以《丑石》《月迹》等为代表。第二个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至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属于"游记",尝试用小说技法写散文,以《秦腔》《入川小记》等为代表。第三个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的作品已不再轻易言情,"闲话"色彩更加强烈,文风平实自然,境界开阔辽远,以《弈人》《闲人》《名人》等为代表。从内容上看,贾平凹的散文可分为自传、风情、世相、禅思、文化等五类。从艺术上看,其散文关注日常生活,以立意见长,他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喜欢使用明快朴素的口语,讲究动词、叠词和虚词的选取和搭配。所以他的作品能以低音淡色引人入胜,用字平淡,却意境深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贾平凹出版过散文集30多种,其中《爱的踪迹》获全国优秀散文奖,《贾平凹长篇散文》获鲁迅文学奖。作品为大家所熟悉的有《丑石》《静虚村记》《秦腔》等。本期我们选了他的散文《陋室》,作品在细腻而流畅的描摹之中,为我们展示了贾氏散文的古朴、幽默和淡雅。  相似文献   

20.
散文与孩子     
有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幼儿散文是幼儿文学中的小小艺术珍品,如园林艺术中的盆景,能巧夺天功之美。这一点也不夸张。幼儿散文是美的,美得让人偏爱;幼儿散文是甜的,甜得叫人陶醉。孩子们喜欢散文,散文给孩子们以美的感受,美的启迪和美的想象。美的感受幼儿散文以抒情为主,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尤其是作品中优美而和谐的语言,如配以美的音乐、舞蹈或图画,会把孩子们带入美的意境,去充分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