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汽车服务业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上看,对汽车服务工程毕业生的要求是"一专多能","岗位需求"。以能力作为基本的单位设置教学模块,指导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设计,又以课程和教学来培养能力,形成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闭环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服务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该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结合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双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和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具有沿海特色的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人才,实现职业能力重心的转移,开展了对以制冷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以适应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广西北部湾区域的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根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市场定位及就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通过对汽车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参照职业标准及企业任职要求,结合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以汽车营销能力培养为主线、技术服务能力为支撑的"模块化、进阶式、创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检测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构建了"认识实践→模拟实践→生产实践"的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并引入了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边讲边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促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76):163-164
本文主要从汽车服务顾问岗位所需能力出发,结合职业成长规律及学生认知规律,对汽车服务接待这门课程进行能力递进式项目化设计,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对课程实施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进行论述。教学实践发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后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尤其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进步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职业教育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中的《汽车服务接待》课程为例,依托微知库手机APP,课程栏目按照"慕课"建设理念,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微知库"为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学组织按照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主旋律;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推行实践一体化教学成为该课程的关键。而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汽车电气设备》教学模式,并没有完全落实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只是过于强调理论上的教育,完全不能够满足"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三大主要汽车专业专业课中,对比之下,学生普遍认为在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的学习中理论抽象、线路繁杂众多,难学易忘,甚至无法理解,尤其各个章节的结合,电路的分析,更使有些同学在学习中是没有头绪。鉴于此,结合具体的教学探索研究与实践,分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并探索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为相关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文  贾宝会 《教育与职业》2012,(33):137-138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特别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原有的教学内容缺乏对汽车专业的针对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课程组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在校实践锻炼和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从而培养出更多受到汽车行业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汽车服务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普通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从专业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及综合实践的内容及教学目的出发,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及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为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汽车服务领域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应适应市场需要.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的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主动适应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摆脱传统办学理念的束缚,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职业岗位需要为价值取向,以"技术逻辑"为理论基础,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创新能力、教材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重构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动手能力强且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探索汽车营销专业《汽车构造》课程的工学结合改革方案,倡导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堂针对性教学.摆脱枯燥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定位以及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汽车构造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情境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中,《汽车销售实务》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笔者从事汽车销售多年,在《汽车销售实务》课程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主线,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形成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职业为导向,实训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化专业理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较为深入的讨论了5种实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电脑模拟、案例分析、专题调研和岗位模拟。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宽泛,学生学习不主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培养目标难以有机融合的问题,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例,从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教学模式的保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坚持弘扬学校专业与企业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技术与服务融合、应用与创新融合的办学理念,遵循"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双融入式"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三平台、五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三平台、四递进"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汽车科技文化节"、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创业创新基地、"三师"协会三个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了"校企互派、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及"四位一体"的监督评价体系,走出了一条以"产"为方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用"为目的的办学道路。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应关注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国区域地理教学中,尝试"案例教学、探究学习"的模式,通过以四大地理区域学习为基础训练、以热点区域学习为方法指导、以乡土地理学习为能力培养的"面—线—点"的循序渐进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而且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能力得到迁移锻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也逐渐养成,从而实现了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8.
徐敏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14-515
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作为汽车生产的派生行业,其直接影响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以我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需求分析为基础,分析了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中实践与理论教学相脱离的问题,介绍了"新三段式"的相关概念,并且结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高职汽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具体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科特色的研究,探讨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创业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主张从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展自主、探索性学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段培养、按需施教;面向基层服务区域经济,坚持六个"强化"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创业教育,旨在加强基础知识与核心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