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育应是基于生命的教育,而传统的功利化教育使得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缺少了对生命教育的渗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本质需要,在语文教育中实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生命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是人的根本。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通过接受教育,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了解生命,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语文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加注重人文教育,尤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人文教育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而将生命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育,则能够实现语文教育实践性、人文性以及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助于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人文氛围,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学生是生长着的生命的存住,应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生命发展加以关照。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肖瑜 《陕西教育》2009,(4):53-53
大家知道“人文性”就是语文课程的灵魂。我们离开了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因此,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起源。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实施语文教学,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我们当今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有待于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人文性”就是语文课程的灵魂。我们离开了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因此,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起源。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实施语文教学,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我们当今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有待于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命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小学阶段是人文教育的启蒙阶段,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学生是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应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生命发展加以关照。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张雄 《现代语文》2014,(2):94-95
一、语文教育生命价值的实质 (一)从静态语文文本阐述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 语文以独特的人文弹性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包容了多元化的思想意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发展历程。语文中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无不自然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气和精神意蕴。语文与生命的循环、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语文教育体现了生命的体验和创造,展现了生命的超越和对生命超越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关注鲜活完整的生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语文在人文和教材方面的两大优势,我们找到了在语文教育中实行生命教育一些途径,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能够对语文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李宝山 《语文天地》2010,(12):58-59
语文是充满人文气息的学科.人文的本质也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执著阐述,对生命状态的记录。这使得语文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充满了生命哲学的韵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语文教育已经超出了“知识教育”的范  相似文献   

11.
冯群肖 《课外阅读》2011,(7):125-126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语文是进行生命教育有效的载体之一。笔者根据实践,认为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境界,本文试着根据非优质生源学校学生的特点探究一些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的一篇课文。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点,语文课堂是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生命观的启迪和教育是人文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渗透生命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尤其是竞争日益剧烈的现代社会,即使是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对其进行生命教育也尤为重要。初中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坚持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路云成  刘雅敏 《文教资料》2014,(32):161-162
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人文教育,在以生为本的人文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现实需要。这种生命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对改变今天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的漠视生命现象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教学,充分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同时,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语文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具有广泛深厚的人文内涵,承载着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的任务,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篇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精神塑造的最佳蓝本,语文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快乐,展示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构筑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蓝本。笔者认为要在语文环境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就应该搭建语文舞台,立足于课堂。  相似文献   

19.
关注生命,唤醒和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作为护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渗透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靠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学生,靠语言文字的动力推动学生,靠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0.
罗俊杰 《文教资料》2010,(16):47-49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体现人文精神,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文章作者从新课标提出的大语文观出发,针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重构充满生命意识的语文教育,指出在语文教育中落实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对人之存在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