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乙种本)下册“核能”一节中,在叙述了质量亏损和质能方程后,指出:“……。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的质量亏损△m,正表明它们在互相结合过程中放出了能量△E=△mc~2。”这段内容,容易使学生造成误解:“以为经过核反应后,系统的质量因亏损而减小了,质量转变成了能量。”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物理》(必修本 )第二册“核能”一节中 ,教科书中叙述了质量亏损和质能方程后指出 :“物体的能量增大了质量也增大 ,能量减少了质量也减少 .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的质量亏损 Δm,正表明它们互相结合过程中放出了能量ΔΕ=Δm· c2 ”.对这段内容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误解为 :“经过核反应以后 ,系统的质量因亏损而减少了 ,质量转变成了能量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 ,当 1 90 5年爱因斯坦从狭义相对论理论得出质能方程这一结论以后 ,不少物理学家也曾经对质能方程的本质有过错误的理解和解释 .他们把物质和质量混为一谈 ,把…  相似文献   

3.
氯化亚铜制备中有关离子颜色的讨论和实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用单质铜和二价铜离子在热的浓盐酸中制备氯化亚铜时 ,先发生如下反应 :Cu+CuCl2 +2HCl(浓 ) =2HCuCl2 (1 )用水稀释溶液时即得到白色的氯化亚铜沉淀 :HCuCl2加水稀释 HCl+CuCl↓ (2 )在现行国内的一些实验教材中[1] ,都把HCuCl2溶液的颜色认为是深棕色。且把上面第一个反应的终点定为“深棕色为止”。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发现 ,若把上面第一个反应的终点定为“深棕色为止”。接着用水稀释HCuCl2 溶液 ,有不少学生得不到白色的氯化亚铜沉淀。若将深棕色的溶液继续加热 ,直至深棕色逐渐褪去接近无色 ,…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物质量的量度.利用万有引力效应来定义的质量称为引力质量,它是参与引力作用的物质的量.利用惯性效应来定义的质量称为惯性质量,它是物体惯性的量度.物体的总质量与其总能量之间存在质能关系E=mc2.质量亏损是指自由核子(质子和中子)的总质量与由它们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之差额.因而系统的质量改变Δm时,-定伴有能量改变ΔE=Δmc2.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原子和原子核”一章是中学阶段与现代物理学有关的内容 ,学生由于受基础知识限制 ,在学习中往往会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不够 ,这些问题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障碍 .笔者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提出和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作一简单的讨论 .一、化学反应和核反应有何区别 ?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可以用反应方程式表示 ,例如 :2 34 90 Th→2 34 91Pa 0- 1e,31H 21H→4 2 He 10 n,CH4 Br2 →CH3Br HBr,Mg H2 SO4 =Mg SO4 H2 ↑ .两者的书写方程式很相似 ,但有本质区别 .1 .…  相似文献   

6.
有些看似与方程组无关的问题 ,若能抓住特征构造方程组可以巧妙求解 ,举例如下 :一、由同类项的定义构造方程组例 1 如果单项式 2x2m -ny与 - 3x3y2m +n是同类项 ,那么m =   ,n =   .解 :由同类项定义 ,可得方程组2m -n =3,2m +n =1 . 解之得 m =1 ,n =- 1 .二、由非负数性质构造方程组例 2 若有理数x、y、z满足 | 2x - y| + | y + 2z| + (z- 2 ) 2 =0 ,则x+ y +z=   .解 :由非负数性质 ,得方程组 :2x - y =0 ,y + 2z=0 ,z - 2 =0 .  解得x =- 2 ,y =- 4,z=2 .∴x + y +z =- 2 - 4+ 2 =- …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物理教材利用打点计时器求物体加速度的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通过测量这些点的分布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教材上通常用的方法是“逐差法”。其原理是:如图所示是利用一条打好点的纸带。s4%Ds1=3a1T2,s5%Ds2=3a2T2,s6%Ds2=3a3T2。T为物体通过每段位移所用的时间。a=a1+a2+a33=(s6+s5+s4)-(s3+s2+s1)(3T)2。若用s′i代表各段真实值,±Δsi代表各段测量误差a=∑6i=4(s′i±Δsi)-∑3i=1(s′i±Δsi)(3T)2。为了简便起见,假定每次测量出现的误差绝对值都等于0O±Δs0O,因为+…  相似文献   

8.
在中考试题中 ,有许多题目难度不大 ,但命题者却有意设计障碍 ,制造陷阱。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粗心大意 ,便会误入这些“陷阱” ,造成解题的失误。本文归纳一些中考题中常见的“陷阱” ,供复习时参考。  一、利用概念模糊设置“陷阱”  〔例 1〕若 m +n 4n与 3m +n是同类二次根式 ,则m、n的值为 (   )   (A)m =1n =1   (B)m =0  n =2   (C)m =1n =1或m =0n =2   (D)m =2n =0错解 :由 m +n =24n =3m +n 得 m =1n =1  所以 ,选 (A)  分析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 ,如果被开…  相似文献   

9.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为了使同学能熟练地运用判别式解题 ,列举几种典型的题目的解法 ,供学生参考 :例 1 m为何值时 ,二次三项式x2 + 2x +m(x2 - 2x + 1 ) - 2是完全平方式。解 :原式可变为 :( 1 +m)x2 + 2 ( 1 -m)x + (m - 2 ) ,其判别式为 :△ =4( 1 -m) 2 - 4( 1 +m) (m - 2 ) =4( 3-m)要使原式为完全平方式 ,必须△ =0即 4( 3-m) =0  故 :m =3例 2 若m是有理数 ,k为何值时 ,方程 :x2 - 4mx + 4x + 3m2 - 2m+ 4k =0的根是有理根。解 :原方程可变形为x2 + 4 ( 1 -m)x + ( 3m2 - 2m + …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练习指导中 ,我们遇到这样一道题 :氦原子的质量为 4 .0 0 2 6 0 3u,电子的质量 me=5 .4 86× 10 -4u,质子的质量 mp=1.0 0 72 2 6 u,中子的质量 mn=1.0 0 86 6 5 u,求中子和质子结合氦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 .解法一 中子和质子结合成原子核氦时的质量亏损为m=2 (mp+mn) - 4.0 0 2 6 0 3u=0 .0 2 92 79u,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 c2 ,可得E=2 7.2 733885 Me V≈ 2 7.2 7Me V.  这道题有 90以上的学生是这样做的 ,得出的结果为 2 7.2 7Me V,但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解法二 中子和质子结合成原子核氦时的质量亏损为m=2 (m…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