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发生了重大改变,文化建设也紧跟时代发展,给我国电视剧的传播带来了挑战。电视剧是广大受众群体最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国产电视剧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提高国产电视剧收视率,国产电视剧要不断创新宣传传播模式。本篇论文主要讲的是在现如今新媒体大环境中,国产电视剧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进入融媒体时代,跨屏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形式,对内容视听化的需求越发强烈,作品是视听传播最基本的单元。以电视作品为研究对象,传统文化视听作品的传播主要分为综艺节目、电视剧和纪录片三类。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文化电视作品传播中,综艺节目要聚焦受众需求做好视听语言现代化转码,电视剧要处理好传统文化符号具象化问题,纪录片要创新视听表达方式,三者共同推动视听传播系统的数字化变革。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视的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它传播的主要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决定了它在传播过程中要以我国主流意识即党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为核心。这一基本原则是我们认识中国电视与先进文化关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陈昕 《大观周刊》2012,(43):36-37
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是研究中日两国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日本电视剧在中国传播历程的分析研究,从社会背景,传播过程,中国电视以及中国受众特别是伴随日本电视剧一起成长"80后"的受容等方面,浅谈日本电视剧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输出是中国大众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政府应启动影视文化产业战略转型,为电视剧海外传播打好政策基础.同时,针对以往电视剧输出遇到的瓶颈,拓宽电视剧文化视域、提升电视剧传播策略,才能够保证电视剧海外传播之路走得更加长远与坚实.拓宽电视剧文化视域主要有三种途径:民族文化的普世化处理、历史故事的现当代演绎、主流文化的后现代传递.提升电视剧的传播策略主要有:以网络为平台开展针对性营销、开发衍生产品、拓宽并延伸电视剧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张雯  陈荣辉 《新闻世界》2010,(8):215-216
电视剧是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塑造现代大众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最有影响力的工具之一。江西本土电视剧虽然在全国电视市场有一定影响力并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高江西本土电视剧文化传播效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美学符号等方面对江西本土电视剧文化传播战略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此寻求学界和业界对此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文化传播是电视媒介的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 1、电视在传播媒介中的重要地位。今天的我们,被各种媒介包围着.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尽管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以其形象、鲜活、直观、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等特点,依然是目前形式最为普及、受众最为广泛、传播最为迅捷、公众最为接受的信息传播载体。据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CDC)课题组在江西省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从全省受访者的接触频度看,几乎每天看电视的人接近三分之二,高达65.4%,其中,稳定观众在所有受访者中所占比例接近九成。有研究者甚至将电视的这种地位称为“电视媒介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各国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交流。而电视剧一直是最贴近人们生活,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近几年,许多优质电视剧销往海外并受到好评,例如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中日电视剧交流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应当受到重视。然而纵观目前国内关于电视剧在日本发展状况的研究,始终缺乏具体探讨。尤其是关于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动态,几乎是没有。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以历史研究方法梳理出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和当今发展动态,为今后中国电视剧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电视剧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有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网民主导、国际合作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当前,应当结合运用电视剧文化工程战略、精品战略、对外传播战略、电视节文化战略、类型化战略、明星战略、字幕组战略等多种战略,构建有效的传播渠道,形成有力的文化态势,扩大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清明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与节日的指代,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华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明。对于清明文化的传播也是电视节目承担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清明节全国各大卫视的清明节目的上映,更是着重地突出了我国传统佳节与文化的历史地位。笔者即是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于清明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作出相关阐述,旨在阐明电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1.
传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体边界的消融,推动了传媒的生态重构。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内容产品,电视剧呈现出跨屏传播、跨媒体营销、融合发展的制播新业态,是传媒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媒介技术的内在驱动。本文分析了当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剧跨媒体流动和营销的内在驱动力,并归纳出电视剧跨媒体营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下大众传媒中,电视媒介居于较强势地位,它以丰富的形式,为塑造意识形态、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构建了一个逼真的镜像世界。本文以热播剧《北风那个吹》为案例,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旨在分析电视媒介利用电视剧这一形式,对处于边缘状态的女性主义传播的阻滞方式,展示当下女性主义传播的困境,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造成了解码的困扰,其中语言符号是造成误解的重要原因.以中国古装电视剧中语言符号使用的问题为切入点,将语言符号转化为不同符号进行解码,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国古装电视剧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4.
韩玉 《视听》2016,(7):97-98
城市形象是塑造城市品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众对城市整体印象特征的感知、识别与认同,在市场化经济竞争中,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已经成为城市参与竞争谋求更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反映80后婚后育儿、家庭、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虎妈猫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视剧中城市形象进行量化分析和"影像细读",进行电视剧受众调查,对城市形象的影视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受众对城市形象的偏好。  相似文献   

15.
一无论从制作数量、水平还是影响效果,历史剧及武侠剧都是最突出的,已成为中国电视剧海外销售品牌。如《雍正王朝》、《康熙大帝》、《汉武大帝》等大型电视历史剧在东南亚颇具影响,2010年江苏、安徽、天津、重庆等四家卫视同步热播的《新三国》,已经卖出一百多个国家的版权,成为传播范围最广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6.
王妃 《报刊之友》2014,(4):143-144
消费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环境气候,电视媒体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的渠道,在倡导、制造、实践、强化消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电视在传播消费文化过程中也会呈现的一些负面效果。因此,要用好电视这把双刃剑,传播积极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王海  王伟 《新闻传播》2005,(5):19-19
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拥有众多的手段,然而电视仍然是科普工作首选的传播手段。尤其是儿童电视科普节目在众多的儿童电视节目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儿童电视科普节目创作做一个粗浅的探讨。那么,儿童电视科普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应主要注意以下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文化促成了大众文化在整个文化场中的优势地位。电视文化一度片面注重电视符号的能指层面,被指为“电视无文化。”实践证明:传者自觉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电视进步的原动力,惟此方能实现电视文化传播启蒙、教化、人文天下的目标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张芹  陈玲 《新闻知识》2012,(1):15-17
当代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食品健康传播的信息呈现多元化,但受众个性化的消费标准却可能与媒介传达的健康标准存在信息的"鸿沟"。因此,本文试对2010年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的食品影像进行解读,分析了电视新闻与时事节目、电视健康栏目、电视剧、电视广告这四种类型的中国电视节目,由此探究并反思当今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的食品健康传播标准和文化规范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城市意识到电视剧媒介的巨大传播力,并开始尝试利用电视剧来传播城市文化形象。本文论述了当代电视剧对于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作用,并从城市精神、城市视觉以及城市市民等方面阐释电视剧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而探讨电视剧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