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由于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出现一种新的网络模式——微博,微博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固有认识,受众不再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传统媒体与微博相比,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方式都有所不足,本文以广播为例,阐述广播在"微"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分析广播本身存在的缺陷不足。从而研究广播与微博的结合,以此来谋求广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电视新闻栏目要适应新形势,在新业态上有新作为。本文以安庆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天天直播》栏目和媒体微博@安庆天天直播为例,阐述了新闻规律和互联网思维在媒体微博运行中的遵循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孙健 《新闻传播》2022,(1):78-79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外媒体数字化转型速度也逐渐加快,大众媒体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大部分新闻及信息的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普通受众还可以借助网络的便捷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地搜集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以及相关资讯,结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不再单纯依靠传统媒体,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体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发展,人们在网络上可以获取更快捷、更直观的信息,全媒体时代正式到来。这些新媒体的出现,给广播带来了的挑战,对于广播新闻编辑而言,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下的变化,做好广播电台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5.
吴珊 《传媒》2015,(20):51-52
2011年,河北音乐广播开通新浪微博后,广受"粉丝"喜爱.目前,河北音乐广播的官方微博@河北音乐广播已经拥有73万"粉丝",在《2013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中,以544的影响力跻身"十大电台微博排行榜",在音乐类广播微博中排名第二且是唯一入选的地方性音乐广播媒体微博.@河北音乐广播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离不开其优秀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微博消解了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主导地位,使得“人人面前有了一个麦克风”.微博的海量用户为广播等传统媒体快速便捷获取报道线索和新闻信息提供了通道,也为其发布信息扩大影响提供了平台.以北京新闻广播《整点快报》这档快速报道动态新闻的特点为例,说明微博悄然而明显地改变着广播新闻的报道理念、操作路径和现实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爆炸式流行,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传播效率也越来越高。广播媒体在面对信息碎片化浪潮时,媒体从业者们从提高新闻节目的密度、提高内容丰富度、加快播报节奏等方面,抢时效、抢信息量、抢受众。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新闻价值缺失、工作态度随意、新闻权威性下滑等诸多问题,为此广播媒体在应对新闻传播碎片化趋势时,要有责任意识,从理论高度解释新闻背后的意义,从而让受众了解事件的全貌。  相似文献   

8.
张丽 《传媒》2012,(5):48-50
有着自媒体属性的微博,正悄然改变着公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并一跃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用户活跃度最高的信息传播平台。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平台,使其成为塑造广播品牌形象、提升广播影响力的营销新阵地,是我们必须尝试与探索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玥 《新闻世界》2022,(2):46-51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王慧 《中国广播》2016,(2):68-7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微时代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化媒体创新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精心策划、组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报道,"做有思想的新闻,做有温度的新闻",强力塑造"以责任赢信任,责任至上"的媒体形象,传递正能量,恪守国家电台的责任和品格,彰显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融媒体时代下具有"原创性、便捷性、草根性"的高热度互联网平台,丰富了新闻的传播方式,也给大众带来了"碎片化"掌握新鲜资讯的便宜。对微博新闻编辑者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在微博平台源源不断的信息中,通过有限的字数把新闻的核心内容表达出来并获得"受众点击率"与"受众粘合度"尤为关键,而新闻标题的呈现又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例,对微博平台发布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以便于对网络时代下微博新闻编辑创新性与规范化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宋梓祯 《新闻传播》2015,(3):109+111
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新闻采编带来了更为快捷的传播辅助,广播新闻连线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变革机会。从传统型媒体有限的拓展到当前播客、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播新闻连线采编过程中的传播渠道可以突破时空的约束,在完成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同步传输的基础上,辅助新闻现场中的广播记者完成即时新闻报道目标。本文围绕广播新闻连线报道中,记者、编辑、主持人三方在连线报道中各自角色、相互的影响、作用及其应用展开论述,以期找到广播新闻采编作品质量提升的方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微博时代的信任危机——从微众直播与围观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晓薇 《今传媒》2011,19(2):92-93
近期,"金庸去世"的不实消息逐渐平息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该消息的最初传播载体——微博上,引爆微博信任危机。在中国,当微博的媒体属性被扩大后,微博便以新兴自媒体的姿态为人们提供另一条信息传递的渠道,但因公民新闻未经把关便进入该渠道,使得微博上的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虚假信息的裂变式传递给网民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构建真正的"更正与答辩"平台来维持微博信息环境的清洁。  相似文献   

14.
微博在广播直播互动中的应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国内外的媒体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新闻生产机制的质变:越来越多的新闻和社会舆论热点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媒体出品,而成为自下而上的草根制造。如果说传统的新闻生产机制主要是媒体跑新闻,那么从新媒体盛行以来,媒体新增了一项泡新闻的工作环节,即在新媒体上发现话题、关注话题,继而追访话题。2009年以来,微博作为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分享、获取平台,成为颇具潜力的新媒介,得到了传统媒体的热情呼应,已成为国内社会话题聚焦的新兴平台。在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中,广播以其鲜明的直播优势,成为与微博最为契合的媒介类型,两  相似文献   

15.
在大型新闻爆发时,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间会上演激烈的新闻争夺战。为赢得更多的观众,各类媒体绞尽脑汁,各显神通,在经验中总结出增强新闻与报道的感染力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报纸可以扩大版面着重宣传重点新闻,而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飞快。本文以大型电视直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借助对0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史诗化"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大型直播的分析,讨论如何增强大型电视活动直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正经历从内容的生产、信息的传播,再到广播电台品牌形象的打造,广播与微博的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互动贯穿其中.广播和微博的良性互动需要传媒机构的思维转变和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新闻意义塑造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以"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在微博的传播为例,研究微博受众对危机事件的话语态度。总结发现,微博话语注重情感发泄,虽然有与媒体的互动信息,但微博依靠高语境信息表达负面消极态度,消解权威话语。同时,受众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迅速集聚的情绪推动了新闻热词的传播,犹如集结的"乡民",使微博舆论场既表现出公共领域的特性,又无时无刻不具有流动群体作为"乌合之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的崛起与普及给媒体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与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媒体新闻评论"微博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如微博时代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包括以微博内容为由头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多,选题来源更加多样化,还有新闻评论形式上的许多变化,如微博体评论的盛行。与此同时,微博对新闻评论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兵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39-140
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作为"平民媒体"的微博,因其使用的快捷性、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信息传播裂变性等特性,顺应了全媒体时代受众群体"快餐式"信息获取的需求,正逐步侵蚀改变着传统新闻传播形态,使微博时代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变革。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微博时代新闻传播的变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张婷 《东南传播》2014,(8):30-32
社会化媒体时代,基于社交关系网的信息传播新形态介入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的竞合便是例证。本文从新闻选题、新闻采集、新闻报道及传播效果四方面梳理了我国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竞合现状,发现微博使新闻生产从专业化走向社会化,丰富新闻来源与选题,方便新闻采集,在新闻报道中与报纸合力互动,呈现出"鞭子新闻"的特征。同时,面临着微博信息传播碎片化等问题。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竞合的核心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