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中学的析句中,所提及的“双宾语”是指谓语中心动词(谓语)牵涉的具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例如: ①父亲‖留给王小红(一支好)笔。 按照我们中学的析句方法,句①中主语是“父亲”,谓语是“留给”,宾语是“王小红”和“笔”,“一支好”是作宾语“笔”的定语。就这一句,我们可以得知,按照我们中学教学语法的析句法,该句应处理为“双宾句”,即一个句中的谓语牵涉着两个宾语,那就是此句中有关宾语部分具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王小红”和“笔”同归于宾语之列,分别视为谓语“留给”牵涉的事物——宾浯,于是得出“双宾”。  相似文献   

2.
卢传福老师《也谈双宾语》(载本刊1998年第7期),提出了“生产类”双宾句之说,认为“双宾句并不限于‘给予’一类,有些表示‘生产’的动词如‘生产、创造、收割、开垦’等也可带双宾语”,并说“我们应当承认这些句子的双宾语资格”。笔者不敢苟同。首先请看卢先...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双宾语句,既有与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相同的规则,又有它自己的特点,认识文言双宾语句,对于正确理解文言文很有用处。一、带双宾语的动词与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能带双宾语的动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授与”义动词,如“予、遗、赐、授、赍、赏、偿”及反义的“夺、取、罚、受”等。另一类是“告示”义动词如“教、告、语、言、示”及其反义的“问”等。与“授与”义相关的,还有“称谓”义动词也可带双宾语。例如《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梦溪笔谈·采草药》:“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谓”解作“称”,《马氏文通》卷四:“‘谓  相似文献   

4.
在古汉语双宾语句式中,宾语前是否可以介入“以”、“于”,语法界有不同意见,本文亦就此略陈管见。 沈春晖《周金文中之‘双宾语句式’》和周迟明《汉语双宾语的语法现象和历史发展》把“以”、“于”结构纳入双宾语句式。  相似文献   

5.
国内某知名杂志载有《情绪好学习效果佳》一文。文章开头写道:“中国有句格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一直是与‘苦’字连在一起的。但最近的研究认为,要使学习更有效果,应提倡‘乐’字.”紧接着,  相似文献   

6.
国内某知名杂志曾裁有《情绪好学习效果佳》一文。文章开头写道:“中国有句格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一直是与‘苦’字连在一起的。但最近的研究认为。要使学习更有效果。应提倡‘乐’字。”紧接着该文作者引用联邦德国一位心理学教授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情绪越好学习效果越佳”这一论题。然后,大声疾呼要将“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改成“学海无涯乐作舟”才好。  相似文献   

7.
初中第三册课文《周处》中“为乡里所患”句,课本注释为;被地方上的人认为是祸患。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也说:“‘为’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义,具体在这一课中有‘认为’、‘当作’、‘作为’的意思”,要求指出课文中出现的“为乡里所患”、“始知为人情所患”句中“为”的意丈。《教参》据此字指明:此两个“为”都是“被……认为”的意  相似文献   

8.
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说:“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那么,“紧”字的“神韵”何在呢?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选了《捕蛇者说》一文,注者把“当其租入”一句注为“抵他的税收。当,抵。”这种解释,我认为欠明确。《语文月刊》一九八三年第十一期,程瑞君同志的《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注释商榷》一文,就上述注释提出了不同意见,把“租入”解作“租税”,认为“‘租入’在这里不是一个词,‘租’是名词,租税;‘入’也是名词,同样是租税”,“‘租入’在句中是同义词连用,以凑足音节,增加  相似文献   

10.
古今汉语的双宾语句式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双宾语句式中的两个宾语都放在动词的后面,一前一后,紧紧相连。例如“遗赵王书”(《史记·廉蔺列传》)、“给他录音机”是双宾语句。如果说成“以书遗赵王”、“遗赵王以书”、“把录音机给他”,就不是双宾语句了。第二,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在结构上不发生直接组合关系,而都同支配它们的谓语动词发生联系,其联系又有直接间接的不同——其中一个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内容,可以称之为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和谓语动词动作行为发生间接关系的对象,可以称之为间接宾语。例如“遗赵王书”中,“书”是“遗”的直接内容,“赵王”是与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今年第 3期“一题一评”专栏发表的上海教育考试院霍敏先生对 1999年上海高考语文文言试题 (文言文阅读第二部分 25— 30题,材料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的“自我解析”与北京朝阳区教研中心裴松年先生对试题的“评头论足”,其中几处实属误解。   一、第 25题,要求解释“王徒好其言”的“徒”在句中的意思。霍文认为,“‘王徒好其言’中的‘徒’在句中作副词用,解释为‘白白地’。”裴文认为,这个“‘徒’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徒见欺’。”   我认为,“王徒好其言”的“徒”在句中应解释为“只”“…  相似文献   

12.
《鸿门宴》里有“生彘肩”句,对于句中“生”字的解释,历来说法不一。余行达释“生”为“全”字之误;梁溪苓则认为是半生不熟;蔡伯仁解“生”与“胜”同,可解为“又肥又香”;《实用古汉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860页:“生的,与‘熟’相对。《史记·项羽本纪》:‘则与一生彘肩。’”(左右就给了他一只生的猪腿)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一文将“生彘肩”释为“故意用生彘肩试樊哙”,  相似文献   

13.
1997年第1期《语文知识》发表了一篇题为《“步走”释义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商榷》)。这篇文章认为《赤壁之战》中“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一句的“步走”诸多注释注为“步行逃跑”是不正确的,而应该解释为“自陆路逃跑”。《商榷》在接近结尾时这样说:“我认为课本将‘步走’注释为‘步行逃跑’是不够准确的,应释为‘自陆路逃跑’‘……全句译为‘曹操带领人马从华容道自陆路逃跑’更准确些。”我认为这篇《商榷》还  相似文献   

14.
贵刊第五期有作者认为:语文课《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注释,把“为之小”看作双宾语结构是错误的。我不同意.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古范围大,今范围小。王力先生在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一节中谈到双宾语句,对古今双宾语的大同小异足这样叙述的:一般说来,动词如果是“赐”“予”“遗”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忘却的记念》在叙柔石愤慨于乡间豪绅气焰之盛,居然要其把名字让给一绅士的儿子用后,鲁迅先生纵笔写道:“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对于‘复’字却未必有这么热心。”这一节叙中之议,看似枝蔓,其实寓有深意,是鲁迅先生常用的对...  相似文献   

16.
读了《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6期的卷首语《班子应该有“异己”》(以下简称“《班》文”),又读了同刊2002年第l0期的《班子应该有“异己”吗?》(以下简称“《吗》文”)。笔者认为,《班》文和《吗》文中的观点都有欠妥之处。此句名言为何意?“眼睛里不能有沙子,班子里应该有‘异己’。”对这句由中学校长高度概括地提出来的至理名言,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第一,从语法句式上说,这句至理名言应该是一个对偶型的语法句式。至理名言前一句中的“眼睛”一词应该是“班子”的代名词;“沙子”一词应该既可以指“‘沙子’型的‘领导’”,又可以指“‘沙…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曹之升在其《四书摭余说》中指出:“(《论语》所记隐士,皆以其事名之。门者谓之‘晨门’,杖者谓之‘丈人’,津者谓之‘沮’‘溺’,接孔子之舆者谓之‘接舆’,非名亦非字也。”曹氏认为《论语》中许多隐士都是以所从事的职业及形象命名的。他这种说法,在宋人金履祥的《论语集注考证》及清人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中都曾经出现过,所不同的只是曹氏在中间加了一句:“接孔子之舆者谓之接舆”。而错误恰好就出在这一句里。因为接舆是一位有姓、有名、有字的楚国隐者,《战国策·  相似文献   

18.
张正常同志在《是“嘻皮笑脸”还是“嬉皮笑脸”》一文中,认为《榆钱饭》“有的嘻皮笑脸”句中的“‘嘻’字是‘嬉’字之误,‘嘻皮笑脸’应为‘嬉皮笑脸”。(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3期)我们认为,还是“嘻皮笑脸”好。首先,从短语的结构上考察,只有作“嘻皮笑脸”才合语法规范。显而易见,“嘻皮笑脸”是由“嘻皮”和“笑脸”构成的同义并列短语。而“嘻皮”、“笑脸”都是偏正式合成词。“笑脸”一词勿需分析,但是,“嘻皮”一词如果按张正常同志的说法应改为“嬉皮”,那么,语义明显不通,也不合语法规范。因为“嬉”既不能修饰“皮”,也不能限制“皮”。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之句。高中语文课本注释为:“誓,似应作‘諐’。諐,古‘愆’字。諐违,过失”。究查课本注释的依据,不外如下:纪荣舒《玉台新咏考异》:“誓违二字,不可通,疑諐违之讹。諐尤‘愆’字”。闻一多《诗选与校笺》:“纪说是也,今握正。”余冠英《乐府诗选》、“誓或疑是‘諐,字之误,是古‘愆,字,过失也。‘违’也是过失。”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誓’可能是‘諐’的误字。‘諐,音同qian,同‘愆’。‘愆违’,过失。”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也认为  相似文献   

20.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刀刃”句,传统的解释是“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谢质彬先生《“新发於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认为这个解释不妥,理由是“‘发’字并无‘磨好’之训,也不能解为‘拿起来’或‘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