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文化"一般是指围绕龙所衍生的图像符号、礼俗信仰、历史传说、工艺美术及其精神内涵和科学蕴含等。本文所谓"濮阳龙文化研究"主要是指有关学者在濮阳发表的、对濮阳西水坡龙文化遗存及其他有关龙文化现象为主要对象的学术探讨,个别情况下也涉及在濮阳市外发表的关于濮阳龙文化遗存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2.
1987年濮阳市西水坡出土了距今6400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这是我国出土的关于龙的最具价值、距今较早的考古资料,濮阳因此被称为"中华龙乡""华夏龙都",但濮阳龙文化的传播还相对薄弱,龙文化元素尚未充分融入濮阳城市形象,可尝试利用戏曲、话剧、小剧场戏剧以及杂技剧等多种戏剧形式传播濮阳龙文化,使濮阳龙文化为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1987年濮阳市西水坡出土了距今6400年的蚌塑龙形图案墓群,震惊海内外,使濮阳获得“中华龙乡”的称号。经过20多年的历程,濮阳的龙文化研究和成果应用产生广泛影响,但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要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手段进行有效的发掘、整合、包装,实现长足发展,为濮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龙文化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文化体现的兼容综合、造福众生、开拓进取、与天和谐的主体精神,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章介绍了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龙的文化意蕴,分析了龙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濮阳市拥有内涵深厚、得天独厚的龙文化资源,为确保龙文化得以系统保护、合理利用、有效传承与不断弘扬,从濮阳市已有的经济社会、政治法制、历史文化三大立法基础看,濮阳市已经具备针对龙文化立法保护的可行性。濮阳市可以尝试制定《濮阳市龙文化保护条例》这一地方性法规,为龙文化保护进行地方立法,进一步保护好濮阳龙文化资源,提升濮阳龙文化的地位,助力濮阳和全国龙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龙的起源研究,对龙文化的研究著作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相同的看法,也有分歧的意见。但是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即龙文化与中华民族水乳交融,形成了一个表里相依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正>1987年,距今6400多年的"中华第一龙虎"蚌图惊世出土,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龙年。期间,围绕这一重大发现展开了一系列不断深化的龙文化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有4次全国性龙文化研讨会,其中有1次"龙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术讨论会"是在上海召开的,其他3次都是在濮阳召开的。历次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学者都以"龙"为主题,对濮阳市进行文化定位和文化产业展望,期盼龙文化研究与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互为推进。一、中华第一龙,无愧第一  相似文献   

8.
从汉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对龙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进行了简要梳理,并由此归纳出龙文化传承不息的根源来自于龙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龙文化起源的时间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化起源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颛顼时代;龙文化的最初起源地在今河南濮阳;龙文化从形成至今在社会文明史上都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龙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是民族文化启蒙教育的思想财富,是塑造少儿公民人格的有效载体。通过龙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够传承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思想修养、文化素养、艺术品位和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热爱祖国、传承龙文化的情感,养成独立弘毅的人格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襄阳地处中国的南北交界之处、思想文化碰撞之地,襄阳从城市形成之初就嵌进了龙文化元素,展现在建筑上,形成襄阳的龙文化建筑形象符号;表现在地域、风俗中,形成了襄阳的龙文化精神;更迭在各个时期的帝王将相中,形成了襄阳的龙文化气质禀赋。龙是帝王的形象、尊贵的象征,龙文化的精髓是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襄阳的城市发展借助历史的龙文化文脉形成襄阳跨越千古的帝王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濮阳市的"龙文化"品牌建设带来历史机遇,本文就濮阳市"龙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可能性进行了认真分析,同时对建设濮阳"龙文化"城市品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沁源县流传着许多和龙有关的传说,如龙母的传说、五龙的传说等,形成了独特的龙文化传说系列。这些传奇性的、描述性的故事与当地的龙王庙相结合,建构了一个与世俗相区别的神圣文化信仰空间。当地龙遗迹主要表现在龙王庙的修建以及龙与地名两方面。沁源龙被赋予了求雨、祈福、伦理道德等文化内涵,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龙文化。  相似文献   

14.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古老的苗族有着悠久的龙文化,苗人对龙的崇拜源自祖先崇拜。龙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苗族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里,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龙带给苗人源自祖先的护佑,苗人在龙的身上寄予幸福生活的希望。苗族龙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丰富了整个中国龙的内涵,增强了中国龙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庞进撰文《龙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指出,中华文明就是一定意义上的龙道文明,而龙道信仰则是中华文明的中枢系统。龙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概括起来是6个词12个字:参与、见证、标志、整合、助推、引领。一、参与。中华文明起源的上限可以追溯至距今一万年到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从那时候开始直到今天,龙一直都是中华文明的参与者。龙参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强盛,也参与了中华文明的转折和再兴。  相似文献   

16.
龙和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拟通过对比分析龙与dragon在本质、国俗语义上的差异,探讨如何看待龙的英译及龙文化问题,以达到准确传递龙文化信息、更好地对外传播我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已有三十多个市、县、镇相继举办了龙文化节,从其地理分布上更能看到龙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依据当地的龙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其他优势资源,促进当地综合实力的提升,龙文化节本身就是对龙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优秀的本土文化,龙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龙文化产业对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助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龙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实现龙文化的创新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继承和弘扬龙文化,要坚持走龙文化创新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战略并举的思路,通过以龙文化的创新传承来促进龙文化产业发展,以龙文化产业发展实现龙文化的创新传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深入探究中国龙文化渊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龙元素在古代以及现代的应用情况,基于中国龙元素应用不够普遍的现状,结合中国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低和市场定位不准的事实,提出将中国龙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使旅游产品在形神等方面体现中国龙文化。  相似文献   

20.
濮阳市在大力发展龙文化的同时,各方面的保护措施也应当与其发展齐头并进。但迄今为止,当地对龙文化的法律保障这一关键环节始终处于“缺场”状态。基于濮阳市现行的法律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濮阳市显然已经具备地方性立法的土壤条件。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职责规定不明确、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仍阻碍立法工作的开展。面向未来,完善濮阳市龙文化法律保护需坚持“软硬兼施”的双重路径。即从国家法层面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以及从软法层面制定村规民约、内部规定和行业规章等,并形成“软硬共治”的基本保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