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一个重要的数据,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它也是学习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统计量的基础,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由于所有数据在平均数上下波动,并且它们与平均数之间都存在着偏差,而且偏差有正有负、有大有小,但是这些偏差之和等于0.  相似文献   

2.
中位数与众数是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中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分别代表这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中等水平”和“多数水平”.应用时要依据实际问题的内容和测查目标,正确选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代表一组数据相应的基本特征.但在实际应用时.同学们常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帮助同学们及时走出误区.现将常见错误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4.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们的地位不可小觑.复习中,我们要注意巩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数据的分析”要求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合理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同学们在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时,常出现一些偏差,下面举例分析一些常见错误:  相似文献   

6.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概率与统计中三个比较重要的特征数.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在2003年的中招考试中,出现了一些立意新.设计巧的题日.现摘录几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考查目标,灵活选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反映一组数据某个方面的特征。数据的代表要求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合理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对这部分  相似文献   

8.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用来概括一组数据的信息,使数据信息简单化.平均数就是用这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得到的值.在通常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各个数据在结果中所占的分量是相等的.有时  相似文献   

9.
一、在实际情境中。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以及权的差异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一些现象 例1,秀兰怀揣登有招工启事的报纸.找到了皮革公司的经理.经理说:“我们这里报酬不低,启事你也看了,平均工资是1200元,你在学徒期间每月300元.不过很快就可以加工资.”秀兰工作了几天以后,又去找经理,秀兰质问:“你欺骗我!我已经找其他工人了解过了,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一次听课,是由H老师执教《中位数、众数和截尾平均数》这一章节的内容,她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引出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为了巩固众数的概念并补充说明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是多个也可能没有。她依次举了以下三个例子,请学生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学习的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基本的统计量。其中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被称为统计的平均量,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和数据的集中情况,下面就三个平均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金江 《初中生》2006,(1):66-69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用来概括一组数据的信息,使数据信息简单化。  相似文献   

13.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都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众数是这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它可能不止一个;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解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统计活动的几个环节中,数据的分析是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基础之上进行的,是统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平均数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数据之一,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与中位数、众数相结合,通过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体现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因此平均数(尤其是加权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5.
考测点导航 1.能够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考查辩认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这四个基本概念。 2.理解中位数、众数所反映的实际意义,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求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从中领会统计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各地中考题中就不乏这样的试题.  相似文献   

17.
刘顿 《初中生》2009,(7):16-19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分析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极差、方差是分析数据离散情况的统计量.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据,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8.
《时代数学学习》2005,(3):14-18
说明:众数是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确定中位数时,要注意,当个数是奇数时,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是中位数;当个数是偶数时,则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中位数,这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刘金江 《初中生》2006,(5):66-69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用来概括一组数据的信息,使数据信息简单化.  相似文献   

20.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它们描述的角度和所表达的意义并不一样.正因为如此,同学们在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相关问题时,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结合实例对常见错解加以剖析,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