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眼光和思维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思考与判断后形成的执政理念。从历史之脉上看,党的“三个务必”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把握历史主动,基于时代要求对“两个务必”的深化和发展;从理论之据上看,“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两个结合”的理论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论断;从实践之路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是“三个务必”提出的重要基础,“三个务必”是党对新时代治国理政重大问题的现实回应。从三个维度深入探析“三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接续带领中国人民奋力实现伟大梦想,具有深刻而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顾月华 《人民教育》2023,(22):1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强调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江苏省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江苏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走在前、作示范”的重大定位,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强化统筹、系统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就要恪守一个基本原则,牢记两项根本任务;区分“三个问题”,应对“三个地带”,创新“四项体系”;采取五种对策,强化“五种力量”。  相似文献   

4.
"四个全面"所蕴含的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战略,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新布局。"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来的。"四个全面"的提出,完全符合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的有机融合,标志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为研究主题,重点从哲学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解读、剖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5.
《青海教育》2023,(3):18-23
<正>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承上启下扎实推进“十四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对于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在“时代”和“历史”两个维度的概括和升华,表明了踏上中国式现代化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要以什么样立场、作风、方式推进和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研究好“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阐释好“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探析好“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确保党长期执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于文本解读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须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总体战略说起。因为,世纪之交、2020年建党百年、2050年建国百年,这三个关键时间点,就像一把火炬,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接续高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现在,我们离第二步目标越来越近。为了走好第二步,为第三步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都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而且强调“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为当前打好改革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了重要铺垫。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握发展规律和大势,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需要大家深入思考,如何立足各自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提升工作效能,奋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有四个“如何”。一、如何把工作抓到“点子”上我们经常说,说话要说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做到“深学、细照、笃行”。郑州大学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兰考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把“深学、细照、笃行”和省委“一学”“三促”“四抓”的要求在学校具体化,凝练为“三学”“四照”“五抓”,贯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以此为统揽,扎实推进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融通世界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进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课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实现引领民族复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新任务新要求,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创新局的战略举措。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农、爱农、兴农的深切情怀。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的重农情怀、“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的爱农情怀和“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兴农情怀,有助于我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提升政治自觉和增进历史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3.
奚晓丽 《上海教育》2023,(30):22-25
<正>培根铸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面向中小学生,探索开设主题活动、导学、导读课程。面向本专科生,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面向研究生,开设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论课程、专题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的个论课程。“一校一特色”“一区一品牌”开设“中国系列”课程。  相似文献   

14.
<正>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5月30日,中国科技界迎来又一次历史性盛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阐述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技创新的战略思想,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节点上,总书记的一番话言近旨远,振聋发聩,为加快推进中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党的自我革命话语成为话语体系建设的突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以马克思主义自我革命观为理论前提,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建构自我革命话语的历史经验,应从严治党的现实呼唤重新出场。作为自我革命话语的核心概念,“四个统一”“四个自我”“两个革命”体现了深刻的理论内涵;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继承与发展相统一、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相统一,呈现了独特的话语特色。  相似文献   

16.
王若语 《今日教育》2023,(11):37-39
<正>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不断强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方面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着力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应从六个方面展开:一次新的伟大飞跃、“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三个课题的成功探索、“四个自信”的集中表达、五个善于的集中体现、“六个必须坚持”科学方法的系统概括。教育出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出版何为”这一新时代赋予的新命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9.
对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二是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园丁工程”;三是全力推进“校校通”工程;四是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在推进以上四个方面工作中,学校校园网建设处于极为关键的位置。其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通过校园网的建设,提高学校设备配备和教学应用标准;二是配合校园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能够较好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教学环境;三是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两个“行”的重要论断,从理论层面把对“三个为什么”的理解引向深入,为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完整准确把握“四个为什么”及其内在关联指明方向。基于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追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确有必要。文本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中国化;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时代化;还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坚定信奉者和忠诚实践者。全面分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原因,需从以上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