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前各地小学,都在大力贯彻劳动教育了。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我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防止孤立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放松教学。有些教师认为现在劳动教育重要,教学差些没有问题,因此,降低在教学上的努力。也有些高级教师以为只要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对毕业生的总复习就当作无所谓了。这显然是不对的。我认为劳动教育要和教学相结合。复习是为了巩固和检查学生已有和应有的基础知识,不管学生升不升学,都必须认真进行。而且,今天国家动员和组织小学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正因为他们具有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放松了教学上应该做的工作,就无异轻视生产劳动所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二、劳动教育要普遍贯彻。有些教师,因为自已不是毕业班的级任或科任老师,就认为进行劳动教育“与我无关”了。这也是错误的。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是每个教师的庄严任务,大家都要重视这一工作。我们应在各科教学中尽可能地并且适当地对儿童进行爱劳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指导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实际劳动,训练他  相似文献   

2.
去年二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与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相比,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这就是大纲前言中指出的要“适当加强劳动教育”、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指出的“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劳动”的教育。劳动教育被列为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3.
小学劳动课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目标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诸方面的系统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劳动、会劳动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领会《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精神。目前,农村小学劳动课教学主要存在两忡倾向:一种是把劳动课看成单纯的体力劳动,上劳动课就让学生在校内或者校外进行体力劳作;另一种是,把劳动课当成单一的劳动知识传授课,上课照本宣科,讲完了事。这两种倾向,前者以劳代教,后者以教代劳,…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的教育。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快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加之家长对学生的溺爱,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不爱劳动.劳动观念差:不会劳动,劳动技能低;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过去“爱劳动、会劳动、懂珍惜”是农村学生的最大优势特点,现在正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党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政策。要搞好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有机结合,必须首先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使每个学生对劳动产生渴望,感到劳动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当学生从劳动中取得乐趣时,劳动教育才算获得成功。一、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学期,我上了一堂题为“劳动最光荣,我们爱劳动”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课前,我要学生每人带一件或几件自己制作的实物给我看看,这实物要能说明自己从小爱劳动,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第二天,学生带来了好些东西,有针线包、小手套、小枕头、小书包,还有绣花手绢、布娃娃等。上课了,我揭示课题“劳动最光荣,我们爱劳动”之后,问学生:“为什么说劳动是最光荣的?”学生谈得较热烈,有的说:“我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最光荣。”  相似文献   

7.
《生活与劳动》是一门新的学科。它与人们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非常紧密,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基础学科。通过《生活与劳动》这门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传授劳动技术,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素质和健康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简述自己几年来在《生活与劳动》教学中一些有效做法。一、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在《生活与劳动》教学中我认为《生活与劳动》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实质上包含着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从整体教学中看,德  相似文献   

8.
李国兴 《辽宁教育》2002,(4):25-25,26
劳动课“教学大纲”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都明确规定了“要在劳动技术课中进行德育”,这就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下面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及我多年的实践,谈谈怎样在劳动教育中进行德育。一、确定教育目标我们确定的在劳动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勤劳、俭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劳动、讲科学、善创新”的品质;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及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途径与内容在上好每一节劳动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科园(即农业科技实验园)、花园、景点、卫生分担…  相似文献   

9.
执教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育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家长的小帮手。 教学对象: 二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数在溺爱中成长,在家不会做家务活、在家不爱劳动。 教学要点; 1.小学生在家也要爱劳动。  相似文献   

10.
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管理,不仅是课程设置问题,也是学校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一、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劳动教育是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有着两种重要意义,一是劳动的自身意义;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来源。二是劳动的教育意义:劳动教育就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劳动情感、劳动技术、劳动知识、劳动习惯等诸方面的系统教育,使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同时,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优良的品格。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爱劳动的教育,让他们通过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责任意识。同时,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不仅能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撒下勤劳的种子,使其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此,在体育课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护公物观念,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教育。本文就如何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任雯 《小学生》2023,(6):13-15
STEAM教育是一种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涵盖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类学科的内容,具有跨学科综合型教学实践的特征。本文基于STEAM理念开展小学幸福田园课程的实践研究,以田园种植为情景依托,就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STEAM理念下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田园种植教学策略,以便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改的深入,劳动与技术教育成了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与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它与人们的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非常紧密,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基础学科。通过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传授劳动技术,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摘     
劳动作为教育手段之一,在幼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中,有它独特的教育作用。首先,通过劳动和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劳动的兴趣和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儿童爱劳动的习惯要耐心,要循序渐进,如先学会洗手,再学洗脸,不能怕麻烦而“包办代替”。其次,自我服务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能够培养儿童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重要课程,农村初中一定要上好这门课。我刚开始教这门课时,觉得要农村的学生搞一点劳动是不成问题的。慢慢地我就感到,问题并不这样简单。我们不少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对此是认识不足的。有的学生不会劳动,怕带劳动工具,甚至一上劳动技术课就借口回避,有的家长只要孩子一心读书升学,什么活也不要他们做。这使我意识到,不能小看了劳动技术课,一定要把它变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点,指导学生学习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阵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育学生热爱农村,乐于进行农业生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重视语言文字训练,但要注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的“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笔者根据这一精神,在阅读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从下列几方面概括如何有机地结合思想教育的经验,即情感感染,自然迁移,文中求悟。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些独生子女存在的怕苦怕累、处处依赖别人的思想,我们选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有关篇目对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具体教学中我们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要潜移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教师要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俗明课文所蕴涵的道理,提高对劳动的认识。动之以情。教师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热情,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感情充沛的讲解可以感染学生,使之感情萌动;学生自己反复诵读理解,可使这种感情得到升华。导之以行。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晓理、动情,还要引导…  相似文献   

19.
王晓春 《教育艺术》2023,(11):57-58
<正>在新的时期,党和政府对教育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也加大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力度,更注重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可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缺乏劳动情感,甚至还出现了不爱劳动、行为懒散、怕脏怕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现象,这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深圳从一个边陲小渔村一跃成了国际化现代大都市.城市里没有了田埂地头、鱼塘基围,劳动似乎也与学生渐行渐远.那么劳动教育是否就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显得无足轻重呢了?笔者认为,事实恰恰相反,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我们不单要讲劳动,更要爱劳动,要抓住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契机,结合地域特点,把劳动教育内容、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