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属性是就人作为一种物质形态而区别于别的物质形态来说的。人的属性中有物质属性,亦即自然属性。人的属性中也有精神属性,但人的精神属性并非是对应于物质属性,因为它在归根结蒂的意义上从属于人的物质属性,它在形成和存在上又依赖于人的社会性活动。所以,人的属性中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属性不能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这么两类属性。不仅人的意识、精神依赖于人的社会性活动,而且人的其他许多具体属性特点也是在社会性活动中形成的,所以社会属性就成为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社会属性是可以跟自然属性平行、并列的属性,又是跟自然属性相互依赖的属性,于是,人的属性中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属性,只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么两类属性。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因此他必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是学生的自然属性已经被纳入到社会属性之中,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过分夸大学生的自然属性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人还具有精神属性,它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活动,它既受到人的意识的支配,也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它的本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包含三个因素: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灵性(精神属性)。自然属性决定生命的长度,社会属性决定生命的宽度,精神属性决定生命的高度。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融合在一起共同凝成人的生命亮度。科学课程作为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提升人的精神属性。  相似文献   

4.
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同时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属性。在人身上,这三种属性是彼此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中同时渗透着社会和精神的因素,具有社会和精神的表现形式;(二)“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但社会的存在又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同时也离不开意识的参与和作用;(三)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但人的意识必须以人的自然存为基础,同时人的意识又是社会的产物和反映。  相似文献   

5.
人的独特性表现在具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即物性与心性的双重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大学世界的主体构成是师生两类人,由此决定了大学世界的“属人”性,既然大学世界是一个有别于自然世界的属人世界,那么便可推断出大学世界的根本属性,即大学世界的精神属性,因此,大学的精神世界在大学世界中就具有了根本性、决定性的意义。大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大学精神世界的构成;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是大学精神世界的根本构成,大学科学(求真)精神与人文(求善求美)精神为大学精神世界的支柱,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应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精神教育便在相应的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精心构筑净化大学精神世界的人为环境,二是突显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教育,三是强化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生观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与实践业已证明,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能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质,与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即学生观是密不可分的。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学生观,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基于这一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的全面性。学生的发展,从人性角度,它要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发展;从个体身心方面,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生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也包括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变化;从个体与社会之关系,还应包括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7.
德育有效性刍议——以人的三个发展纬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纬度的协调发展。在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和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德育教育新模式,提高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和实践总是离不开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认定,人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总是以特定的人性思想为基础。对教育思想中的人性论进行了梳理,对人的基本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精神性、生命性、差异性、创新性等,是“人性化教育”的核心思想与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应从理论上加以明确,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以人为本的理论为基础,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根本。那么…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在人类改造自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类面临与大自然尖锐对抗的社会危机。要解决这一巨大难题,不仅要诉之于其它社会实践的力量,还要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教育在人类改造自然中,一是要通过改造人的自身自然,使人更加超越自然界,更具有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从而使人在更大的规模上、更深的层次上改造身外的自然界;二是要通过发展文化及科学,使人从观念上以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方式,认识和把握身外自然,从而增强人类改造身外自然界的力量。在现时,教育应当积极参与解决当代“全球问题”,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费尔巴哈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与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不同的是,费尔巴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三个角度对人做了整体性考察,阐明了人是包含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整的人.但是总体上看,由于脱离了实践的观点,他对人的考察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的,到处充满着自然主义的色彩,因而最终没有超越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国俱存的历史现象。对国家而言,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凝聚民族与国家精神,推动民族与国家奋发图强和持续发展。对个人而言,爱国不仅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在要求与社会属性的外在体现,也是人的精神需要的反映和满足。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在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物的尺度”,在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人处于最基本的地位,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的发展又是社会一切物质发展的尺度.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自主属性,人的本质力量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统一.自然属性是说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又是自然存在物,而自然存在物是说人的生物性,即遗  相似文献   

14.
<正>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的人生观就是从对人的本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全面地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本质的特性,对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即人的一般本质具有不变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单个人的本质即人的现实本质是可变的。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向前发展的。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说明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具有不变性。  相似文献   

15.
尊严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价值判断,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表现形式。实现人格尊严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作为改革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应当通过民生建设为实现人的尊严提供物质保障,通过法律制度为实现人的尊严提供社会保障,通过道德实践为实现人的尊严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应从理论上加以明确,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以人为本的理论为基础,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根本。那么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理论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17.
简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教育中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教育也应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借 此实现人和自然、社会的高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斯芬克斯之谜”即“人是什么”,乃是哲学中最有意思的问题之一,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是一切哲学探究的原点和基础.人的本质的遮蔽以及哲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都必然要求我们回到哲学的原点,探寻人是什么.或许通过内省、判断力和理性思维等途径,从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探索,是揭开谜底的密钥.  相似文献   

19.
多数人认为,所谓人性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一般认为,人性由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所谓人的自然属性,就是指人在生物学、生理学方面的特点,即作为自然人的形态、本能等。这是学校教育难以改变的,多数情况下只能顺其自然,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教育环境。人的社会属性,亦即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人的阶级性、人的能动性等。这方面正是学校教育可以大显身手之所在,也是学校教育塑造学生人性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李清聚 《考试周刊》2007,42(10):121-122
费尔巴哈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来分析人的本质,认为人本质就是上述属性之总和;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则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于其自然属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生产劳动,批驳了费尔巴哈的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扬弃和超越了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