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语文选修课学习,接触的教材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学容量大,内容多,课时紧,任务重,成为新课改给我们出的一大难题。《考试大纲》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列为高考必考内容,以必考内容的形式来反映选修的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从"选修"变成了"必修"。那么应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有效合理地完成教学呢?我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选修系列中的一个重要模块。通过对本选修教材的研究,可以为教材编者提供参考,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选修教材,进而在语文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人教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高中选修课程中心"诗歌与散文"系列。从语文课程目标看,这一系列的目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让学生在感受、品味、领悟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独特体验和思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不仅具有以上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姜丽 《学语文》2012,(1):16-17
【教材分析】《庖丁解牛》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中的自主赏析文章,属哲理散文,它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而“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所以笔者在设计教案时将“创造形象”与“说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5.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有杜甫的《阁夜》一诗,其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颇有味道,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三种理解:  相似文献   

6.
彭玲 《语文天地》2014,(31):44-47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需要,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一定数量的名篇,进一步提高阅读、品鉴古诗文的能力。但如何凭借选修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诗文积累、提高品鉴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吃透教材,进行专题整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立足“欣赏”,根据鉴赏方法进行编排。“诗歌之部”篇章众多,内容涵盖面广,单元设计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力  相似文献   

7.
王群 《语文天地》2017,(2):9-10
到目前为止,选修课"诗歌散文"模块教学还没有权威的指导意见可供借鉴。多数教师将诗歌散文欣赏当成必修文本类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这种做法是对设置选修课程的误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笔者借《项羽之死》一文,谈谈"选择"了《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8.
刘瑞香  崔洁 《考试周刊》2010,(25):38-38
我在教学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提出,以期与广大同仁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05年6月版)选有唐代文人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文章在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时写道:“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标题为《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该标题突出了散文逻辑性、抒情性的特点。但如何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此特点尤其是“气脉”还须作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以该单元首课《六国论》为例教学尝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探究·讨论”第一题“诵读提示”中认为《湘夫人》是“男(湘君)女(湘夫人)对唱的乐歌”,而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整体感知”中则将《湘夫人》定为湘君独唱的诗歌。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同一个文本存在两种判断,本身就值得探究,以明辨是非;更重要的是,“男女对唱”可以作为文本解读的独特视角,关乎文本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更值得深人推究,以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创设了较大的空间”,因此,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时,我们不能把教材神化,把教材视为“钦定的文件”,而要重组教材,对教材适当进行整合、拓展,赋予它新的生命,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利用教材。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有孟浩然七言古涛《夜归鹿门歌》:  相似文献   

14.
古代散文如何欣赏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如何教,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什么。一是所欣赏的那篇文章的特点是什么。欣赏时结合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可以是课程行为也可以不是课程行为。后者首先是一个课程行为,那就要考虑到学生关于古代散文的知识基础,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意图.教学计划和时间,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型和过程的设计等要素。  相似文献   

15.
选修课占高中语文总课时近三分之二,无疑是重头戏。如何在选修教材多元化的背景下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案例及其教学思考,是设立“选修纵横”栏目的主要目的之一。据我们掌握的不完全数据表明:出版课标教材的六个出版社都有十几种选修教材,其体例各有特色。人教版按单元分课编写,苏教版以专题分板块编写。目前这两种版本的使用者较多。人教版有:《先秦诸子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苏教版有:《(史记)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唐诗宋词选读》《写作》《现代散文选读》等。受版面所限,我们首先对这些使用较多的模块进行研究,组织稿件的构想是:  相似文献   

16.
现行人教版选修教材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收录了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教材对第二自然段中的“公子”一词的注释是指“湘君”。如果照这种理解,那么“思公子兮未敢言”写的是湘夫人对湘君的思念。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义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中,最后有“捐余袂兮江中,遗余碟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相似文献   

18.
由袁行霈主编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这样一段话:清人沈德潜说自古以来咏诸葛亮诗中以杨慎《升庵诗话》所引《武候庙》(参见“相关链接”)诗“为最”,“情韵声律。无不合也”(《明诗别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将杨慎引诗与杜诗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19.
查贵军 《学语文》2013,(3):24-25
初拿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古诗文的背诵,而且容易把鉴赏课上成高三复习课。经过两个个学期的实践与摸索,我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例子,探讨选修教材优化整合的方式。提出"主题整合"的教材处理设想,通过"主题整合——教师精讲——学生自读——拓展阅读——问题探究"的操作模式,达到优化选修教材使用方式的目的,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